《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11广电12011370120杨萌第一部分: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philosophy)是一个译名,其西文原字出于希腊,本是“爱智慧”的意思。百度百科说“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除了这两种根本对立的回答外,还有一种回答,认为物质和意识是两个独立的、互不依赖的本原。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流派称为二元论,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不彻底的哲学,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唯物主义哲学家和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在原则上是不同的。唯物主义是在承认物质世界及其规律的客观存在,承认思维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础上,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唯心主义则把客观世界看作思维、精神的产物,认为认识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认识。也有一些哲学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他们是哲学史上的不可知论者。根据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物质由原材料产生,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具体又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该流派哲学一直强调感官认知与理性推理及客观证据,由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流派在关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上尚无定论。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内容十分之复杂,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客观唯心主义,其包涵了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比较古老的“具象神”宗教,强调主宰万物的神灵的客观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人的意识(而非神灵的)存在。更深入地追究,就是将“认知”与“存在”等价起来,主观唯心主义所讲的“存在”是狭隘的“客体”对于“主体”的被认知。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但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但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根据以上的第二方面可以讲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基本观点: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持该观点者多为唯物论者,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指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至今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因为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持该观点多为唯心主义者,“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中国古来并没有与今所谓哲学意义完全相同的名称。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生活渗透了儒家思想,儒家俨然成为一种宗教。而事实上,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正如冯友兰先生说:“任何一种大的宗教,它的核心部分必然有哲学。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而儒学,并非如此。先秦所谓的“学”,其意义可以说与希腊所谓哲学略约相同。先秦时讲思想的书都称为某子,《七略》将所有的子书都归为《诸子略》,于是后来的“诸子之学”成为与今哲学意味大致相当的名词。魏晋时,有玄学的名称。南北朝后,玄学成为专科,与经、文、史学平列。到了宋代,又有“道学”、“义理之学”、“理学”等名称。清朝人又将学问分为义理、考据、辞章三类,所谓义理,即是哲学。许多人习惯认为,道、儒、佛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其实,儒家并不是宗教。而道家和道教是不同的两回事,道家是一种哲学,道教才是宗教。它们的内涵不仅不同,甚至是矛盾的。如冯老所说:“道家哲学教导人顺乎自然,道教却教导人逆乎自然。”所谓中国哲学,也可以指中国系的哲学。可以在外来哲学的基础上与本民族的哲学文化不断的融合,创造出自己民族所适合的、认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将来的世界里,哲学将取代宗教的地位,这是合乎中国哲学传统的。人不需要教化,但是人必须哲学化。当人哲学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所提供的最高福分!”第二部分:走进《中国哲学简史》的世界初读《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这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等等,尽管对哲学知之甚少,但书中所写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这句话,可以大概使我们了解到中国哲学的重要性。纵观全书,冯老将中国哲学的各个点都涵盖到了,不仅着重讲解了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文化。更是在对其仔细区分的基础上,还具体写到了新道家、禅学、更新的儒家文化。总体而言,冯老的语言文字虽然简明扼要,但是内容却无比丰富,每一个段落都可以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进行研究,甚至一段话里都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就我自己这次写读书笔记的感受而言,我个人认为刚开始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总觉得整本书中没有规划出一个清晰的大纲,就像顺着历史痕迹延伸写出来的。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可能是因为自己历史知识的欠缺和文言知识的匮乏,而且对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感悟力不强吧。而且正是由于冯老的书内容全面,涉及点多,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下手,所以就避而不谈,仅仅很简单的写了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大体情况,并没有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后来我无意中找到了张岱年先生的一本《中国哲学史大纲》,仅仅是看了一下目录部分,就让我豁然开朗,于是我便按照张老的思路着手写读书笔记。但是,张老的书美中不足的是,对于佛教、道教以及后来的新道家、新儒学、禅学等方面都没有涉及到。刚刚借到了冯老另外一本书《中国哲学的精神》,这本书的大体内容跟《中国哲学简史》是相似的,但是也有不同。所以,我便多方参考,继续学习。曾听过这么一句话,至今仍觉得妙不可言——“文学是用于通情的,史学是用于明故的,哲学是用于达理的。”而文史哲本来就是浑然一体的,离了哪一门学科另外的理论就无法得到论证。写史易,写简史难。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一本看似简单的书,实际上却凝结了冯友兰先生许多年的学问和人生经验。但是仔细读来,本书不枯燥,不高深,再细细品味个中语句,心中那几分迷茫渐渐拨开了云雾,透出了些许的曙光,让我平添了几分理智。我不禁想起了培根《论读书》中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而人生,就是一个学无止境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借鉴古人的经验,并把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付诸实际。这样,我们做学问才有了价值,而不仅仅是读懂或能写出一堆文字,就像邓小平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尺!真正的人生哲理是用生命感悟出来的,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的出的经验才是最有价值的。记得高考前语文老师说过,只要阅读题中有问作家为什么能写出好文章之类的,那么我们首先一点要答的就是这个作家丰富的人生经历。真的觉得,我个人还没有足够的人生经历去读懂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但我还是会细细体会。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王国维先生是在研究古代文献之后的感悟,与此相同的,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也是以古代文献为基础的。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因而完全可以当成一部研究文化史实的书来读。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就其用来作为恢复国力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导思想。比如西汉初的“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的雄伟霸业奠定了基础。而到了统治中期,社会需要稳定秩序,统治者大多采用儒家伦理来教化百姓。这里,我想首推的就是董仲舒。儒家思想的推广,旨在使子女孝顺父母、臣民忠于君主。但是到了王朝末期,官吏贪污腐化,鱼肉百姓。此时民怨沸腾,统治者又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办法来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纵观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把关注点放在具象的人伦关系上,所以被认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当时的人也称为“显学”。下面,我将进行具体的分析。1、儒家的哲学思想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不单单只是一位儒生。他在教育、探索人生、本性论、为君之道等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孔子说:“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五十岁以前,他追求的都是表面的比如道德价值、行为准则、人生智慧等东西。比如他的“仁”与“义”,忠与恕,正名等思想。但五十岁后,他才懂得了天命和顺命。如“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江南废也与,命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觉得自己承受了一种神圣的召唤,而与此相同的还有苏格拉底。在冯老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关于孟子的就是他讲孟子的政治哲学。第一,我觉得孟子特别有先见之明,他提出社会和国家的起源要追溯到社会中人伦关系的存在,而其之所以能一直存在,是因为它应当存在。他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与亚里士多德不谋而合,即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第二,他讲据孟子的看法,百姓有一种道德权利,就是在领袖无德时进行革命。这个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1911年,推翻帝制。孙中山在1924年跟一位日本记者谈到:“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第三,孟子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遵行王道,就要实行土地平均分配。这一思想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明末李自成起义口号就有“均田免粮”一说,太平天国运动中也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有后来的中华民国的土地政策也涉及到了土地分配问题。我们都知道,荀子被称为儒家学派中的现实主义代表。这里我着重想强调的就是荀子的思想。不同于冯老在书中篇幅比例的倾斜度和他对以上两人高度的评价,我个人觉得荀子是先秦儒家学派中我最欣赏的一位。理由如下:第一,他关于逻辑的理论。他的《正名》篇里说到:“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这是说,“名”的由来,一部分是伦理(即社会)的需要,一部分是由于逻辑思辨的需要。(下面两点是冯老没有讲出来的,只是因为原来的老师有着重强调过。)第二,就是荀况天人相分的观点。还记得我的高中历史老师讲荀子时总会说到一句话:“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出自《荀子天论》)这就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区分开来。他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第三,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荀况大胆地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