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的真理性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以及获得这一知识体系的活动的总和。科学知识的真理性社会是指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科学知识的真理性不仅证明了科学的有效性,而且直接为坚持和相信科学提供了理性的力量。当然,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下面从科学推理引出的问题探讨科学的真理性。1.1归纳与演绎科学认识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反复过程,与之相应的逻辑方法就是归纳与演绎。归纳方法建立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基础上,演绎方法是建立在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基础上;归纳方法应理解为概括由经验获得的事实,演绎方法则应理解为建立逻辑必然的知识体系;归纳方法的目的是确立科学认识基础的客观性,并由它得出合乎情理的、或然的推论,演绎方法的目的是组织“现成的”知识,即从作为真理而被采用的前提中得出必然结论的方法。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是交融渗透的,不能把二者隔离开来。科学的真理是归纳与演绎的辩证统一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或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1.2休谟问题休谟问题是关于因果性的问题,其中蕴含着归纳问题。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后人有的把它重述为因果问题,有的把它重述为归纳问题。然而不论是因果问题还是归纳问题。其根源是休谟对经验所产生知识的必然性的怀疑。休谟认为:人心中的因果性与必然性的观念来自人们内心的习惯与信念。因果联系只不过是在相似的实例反复出现若干次后,心灵为习惯所影响,于是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后,就期待经常继它之后而发生的事件发生,并且相信后一事件是存在的。在休谟看来,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与意识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都属于既不表述经验内容,又不表述观念关系的“谎辩和幻想”。1.3最佳说明推理在我们对现象的说明上,形成信念的不同背景往往会提供一些相互竞争的假说,这样,最终就会有这样一个假说:与其他假说相比,它更优越。这一情形反映了科学或哲学领域内的信念形成问题,同事也涉及到信念形成的推理机制,这就是“最佳说明推理”。在认知活动中,人们常会依据推理来形成有关事物的新概念,并对事物为何就是这个样子进行说明。最佳说明推理是以某个已知的结果为出发点来确定与其相关的说明,推理的合理性就在于它的最佳说明性。“所以的归纳推理都是达到最佳说明的推理”。二、科学解释的性质和特征科学解释的标准模型科学解释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2.1科学解释的本质科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试图解释我们周围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有时候,我们会出于实际的目的寻求解释。例如我们也许想知道为什么臭氧层损耗的速度这么快,从而试着对它采取一些措施。在其他情况下,我们寻求科学解释仅仅是出于猎奇心理--我们想对这个世界了解地更多。在历史上,对科学解释的追求是由这两个目标共同推进的。2.2覆盖律解释模型亨普尔认为,科学解释的典型逻辑结构和论证是一样的。结论断言待解释得现象实际发生了,前提则告诉我们这个结论为什么正确。亨普尔认为:首先,前提应该保证推出结论,即论证应该是演绎推理。第二,前提应该全部为真。第三,前提应该至少包含一个普适定律。按照亨普尔覆盖律解释模型,解释的本质就是表明待解释的现象时被某个自然普适定律所“覆盖”的。这种观点确实有吸引人之处。因为,表明一个现象是某个普适定律的结果确实在某种意义上祛除了它的神秘性-使它更易于理解。事实上,科学解释的确经常符合亨普尔所描述的现象。2.3解释的不对称性书中旗杆例子的一般寓意是,解释的概念显示了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在给定相关定律法则和附加事实的情况下,旗杆的高度为影子的长度提供了解释,但是并不存在反之亦然的情况。一般来说,在给定相关定律法则和附加事实的情况下,如果x为y提供了解释,则在给定同样定律法则和事实的情况下,y为x提供解释将不会是正确的。这有时也被说成:解释是一种不对称关系。覆盖律模型暗示着解释应该是一种对称关系,但事实上解释具有不对称性。因此,亨普尔的模型没有完全弄清什么才是科学解释。为我们未知的事实提供预测的信息并不能在我们知道以后用于解释这同一事实,这是亨普尔理论的吊诡之处。2.4解释的不相关性由于普适定律和特定事实两者都是正确的,并且由于它们的确能保证推出被解释项,按照覆盖律模型,书中医生和小孩的事例,医生并没有给出一个相当充分的解释。但是事实上他当然没有给出。所以覆盖律模型又是过于宽泛了:它把直观上并非科学解释的解释也作为科学解释接纳了进来。这个总体的原则是,关于一个现象的良好解释应该包含与现象的发生相关的信息。亨普尔的模型并没有考虑到我们的解释概念的这一关键特征。2.5解释的因果性解释一个现象事实上就是在解释什么是导致了它的产生。解释和因果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相当紧密。受这一联系的影响,许多哲学家已经放弃了对解释的覆盖律阐释而转向基于因果性的阐释。尽管内容有所变化,但这些解释背后的基本思想都是:解释一个现象无非就在于指出什么导致了它的产生。在某些情况下,覆盖律和因果解释方式之间的差别实际上并不太大,因为从一个普适定律演绎推导出一个现象的发生常常就是给出它的原因。但是,覆盖律和因果解释并非完全等同—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有分歧的。事实上,许多哲学家之所以倾向于解释的因果性阐释,正因为相信它可以避免覆盖律模型面临的一些问题。三、科学理论科学假说在经过检验后,被证明为正确的部分就成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人们在大量知识积累的知识基础上,所形成的一定的理论体系,所达到的对事物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科学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科学知识体系,它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完整地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3.1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科学理论与经验和假说有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是通过科学理论自身的特点表现出来的。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客观真理性。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其内容是正确的并符合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因而是有客观真理性。第二,全面系统性。科学理论应能普遍地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科学理论的建立所依赖的概念、原理不是孤立的,而是按系统性原则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第三,逻辑完备性。科学理论不是诸多概念与原理的简单堆砌,也非各种互不相关的论据和论点的机械组合,而是一种统化的逻辑体系,它建立在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与严密的逻辑证明基础之上。第四,科学预见性。就是认识主体在实践中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作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推测性认识。科学预见的特点主要在于它的示导性,即它是一种超前性认识。从认识主体的角度看,超前性认识来自认识主体的超前性认识能力,即预见力。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预见是依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过程的预测。3.2科学理论的功能科学理论的功能可以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其一,描述功能。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结果,而科学理论一旦形成,反过来又成为指导人们认识、理解自然界各种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性的方法论。因此,科学理论具有描述功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并帮助人们同宗教迷信和错误思想划清界限,以及与之展开斗争。其二,解释功能。从形式上说,解释一个现象需要说明有关现象的描述是从定律和先行条件的陈述中合乎逻辑地得出来的。从内容上讲,解释就是揭示存在事物的本质。对某一客观事物的科学解释归结为对这些联系的全面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地再现所解释的客体。其三,预测功能。科学预见提供了认识事物发展进程、预见最近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可能性,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思想基础。科学预见要求准确地表达被预见对象发展的具体条件,要善于运用逻辑的规律和规则。科学预见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于在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中有效地控制复杂的系统,并对系统的进程进行监督,有着巨大的意义。3.3科学理论的结构科学理论的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由这些概念和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特殊规律和预见。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命题构成了理论的核心元素。理论的结构特点在于,理论所由构成的那些概念和判断并不是按照任意的或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在逻辑上严整的、连贯的系统。理论的概念和判断相互存在着逻辑关系,借助于逻辑的规律和法则可以从一些判断中获得另一些判断。理论的概念和判断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总和组成了它的逻辑结构。3.4理论实体的地位科学实在论正是一般实在论观点在科学理论解释中的具体化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它有着特殊的解释对象和解释方法,也使它在理性的进步中产生了特殊的功能和意义。对实在概念的误用是当前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人们常把实在概念和实体概念相混淆,然而,前者是一个认识论概念,后者是一个本体论概念。仔细分辨这两个概念,那么就可以找到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争论的症结所在。实际上,二者争论的根源来自于休谟问题,只有解决休谟问题才能确立科学实在论。从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看,休谟问题是可消解的,而科学实在论正是在科学现实基础上得以成立。科学理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成功,从而使人们信任由这一理论所假定的实体及其结构和特性。对此,科学实在论强调了四个十分重要的特征:第一,一个可被接受的理论必须经历足够长的“有意义”的时期;第二,这一理论解释的成功,虽然不是一个最终的保证,但毕竟给出了某种使人们信任它的理由;第三,必须确信理论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真正的世界结构的同晶性;第四,对于所假定的实体,不作任何特殊的、更基本的、有特权的存在形式的主张。科学实在论的基本观点深刻地说明,这些观点涉及到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语义分析的各个方面;它与科学的成功和进步、理论的真理性、理论的解释和预测、理论的结构和实在等等问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科学实在论的各种问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任何一个简单的、片面的或教条的方面去分析和评价科学实在论都是不合理的。科学理论中不仅包含着人类的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这样两种不同类型的经验知识,而且还包含着语言、逻辑与数学这样一些极为典型的人文知识。它们构成科学理论同化和融合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的形式框架,是科学所以为科学的内在根据以及衡量科学发展阶段、水平及其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理论正是同化和融合在这样一些“先验的”形式框架中的人类经验,是以人类特定的生理结构作为基础的人类实践和智慧的重要结晶,集中体现了人类理智、情感和意志的内在统一,充分展示了人性中所蕴涵的无穷魅力。和世界上任何事物一样,科学认识是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它的成果——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科学理论,不论怎样成功,也只能是相对完成的体系。这就决定任何一个科学理论必定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四、判决性实验判决性实验指能够决定性地判决两个相互对立的假说或理论何者为真何者为假的实验。“判决性实验”作为科学实验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其对假说或理论的检验的可靠性比起普通的科学观察记录更有优势。特别是对于与之相背离的假说可以提供一种有力的反驳,深刻揭露其内在的缺陷和矛盾,而对于与之相容的假说则提供有力的支持,增强其确证程度。在科学史上,“判决性实验”的强大功能有目共睹。1957年初,华人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与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设计互为镜像且包含弱相互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利用有关粒子衰变特征的“判决性实验”,检查两套装置中粒子衰变的宇称结果是否总是相同,并最终成功得出在这样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不成立的结论。又如,1887年,迈克耳逊(A?A?Michelson,1852-1931)和物理学家莫雷(E.W.Morley,1838-1923)在麦克斯韦(JamesClerkMaxwell,1831-1879)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超高精度的实验设计得出了以太并不存在的结论。可以说,这些都是物理学上经典的“判决性实验”。当然,任何科学实验都很难超越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其某些时候出现一定的误差也在所难免,但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于“判决性实验”,我们绝不能武断地将其抛弃。我们要创造有利条件,科学地设定其应用维度,把“判决性实验”的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参考文献[1]张之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