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一)宕昌县城关第四小学邓成花一、概述1、教学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是以十为计数单位。重点:是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1)、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重点。(2)、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二、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知道孩子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还比较好,大部分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因为这节课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纪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利用课间、小棒,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识。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2、填空:(1)30里面有()个十(2)7个十是()(3)80里面有()个十(4)5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整十数?(二)、探究新知(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让学生齐读课题)1、首先我们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1)、打开课本P61主题图:(2)、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1)、问:你都发现了什么?(老师在发书;桌子上:左边放着10本,右边放着20本)2)、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讨论、举手回答问题)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必要时可以引导说出“求一共多少本书”)3)、问:那么谁能解答他的问题?学生口答:10+20=30(2)、(共同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问:10+20=30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2)、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讲解不同方法,并简单板书)全班交流。3)、板书:方法一: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出示摆小棒图)。先摆1捆(10根),表示左边书的本数;再摆2捆(每捆10根),表示右边书的本数;合起来是3捆小棒,3捆是30根,所以,10+20=30方法二:接着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得数。(数的时候,按照10个、10个地数。10、20、30;所以,10+20=30方法三:可以计算出得数。因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是30.所以10+20=30(鼓励学生多说一说算理)方法四:可以用计数器来计算.(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的方法)。(10+20,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0”不变)因为1+2=3所以10+20=30强调:相同单位才能直接相加2、我们再来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1)、问:既然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加法题,那么30-20=?怎样算的?学生回答方法。(引导学生用“算理”的方法来计算: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是10,所以,30-20=10)(2)、那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方法呀?学生举手回答。三、巩固训练1、完成P62的“做一做”第1题:看图口算(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指名说说口算的方法)第2题:(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看谁做的有对又快。(然后巡视、更正、交流)四、课堂总结:今天都学了什么?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减,只是把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相减就可以了。六、作业设计:练习十四第1题和2题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0+20=30(1)1个十加2个十为3个十,所以是30(2)因为1+2=3所以10+20=30结论:相同单位才能直接相加或相减教学反思:《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着让一年级计算课更具实效性这一原则,我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四个层次:第一,设置适当的复习进行知识铺垫,第二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并对优化算法。第三,让学生讨论,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四,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的当堂检测来看,正确率达到90%以上,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比较好。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来看,用开运动会布置看台这一学习情境学生都比较喜欢,所以都能他细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且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比较浓。不足: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以及对算法的最优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去学习更科学有效的算法。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细心引导,让学生去主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