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1高考复习专题训练课件--专题1图像分析第2节等值线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典例示范……………………05知识精讲……………………04跟踪演练……………………13知识精讲一、主要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二、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三、等值线解读方法返回目录典例示范例1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两题。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典例示范(1)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2)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A.aB.bC.cD.d返回目录典例示范[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基本技能。通过地形图判读就能分析出村落所在地的地形条件、河流所受流水作用的特点,进而作出正确的选择。(1)由图示可知,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且为多条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因而有利于形成规模最大的村落、集市。(2)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看出乙处与d地处于同一河谷,乙处于河流的上游,d处位于河谷口处且地势平坦,因此沙金很有可能在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下被携带到d处。[答案](1)C(2)D返回目录典例示范例2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返回目录典例示范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解析]此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高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等盐度线等,对这些常见等值线及其运用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不过,近两年高考在“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的指导下,新的等值线类型不能断出现。本题考查的是多年平均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中显示2600<甲<2700,2600<乙<2700,1900<丙<2000,故由甲、乙两地向丙地逐渐减少。[答案]C返回目录典例示范例3读海底岩石年龄与板块构造,分析回答:返回目录典例示范(1)图中海岭位于和线之间,判断理由是。(2)B属板块。A处地壳活动多,原因是。[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海岭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轻,两侧的岩石年龄或对称分布,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因此,图中的海岭应位于c线和d线之间,理由如上述。B处属于美洲板块(注意没有大西洋板块)。A处多火山、地震,原因是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注意不是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返回目录典例示范[答案](1)cd海岭是海洋地壳的诞生处,其岩石年龄最轻,两侧的岩石年龄或对称分布,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2)美洲板块多火山、地震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某地区河流封冻日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3题。返回目录跟踪演练返回目录1.图中A处等值线向高纬凸出,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有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A处海拔高,气温高②A处海拔低,气温高③B处受纬度因素的影响④B处受海陆因素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根据A处封冻线向北(高值)凸出,可知其封冻期比两侧短,说明其温度较高;B处等值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其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选B。跟踪演练返回目录2.C、D两处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是主要原因是()A.光照充足,雨量丰富B.人均耕地面积大,商品率高C.热量丰富,生长期长D.土壤肥沃,单产高[解析]解答该题先要定位准确,C为三江平原,D为松嫩平原,再联系东北地区农业的发展知识解答。故选B。跟踪演练返回目录跟踪演练3.甲、乙两地最可能的数值是()A.甲为160、乙为140B.甲为140、乙为160C.甲为180、乙为120D.甲为160、乙为120[解析]甲、乙两处都位于平原地区,由于甲位置偏北,相对的封冻期较长,乙的封冻期较短。但它们为闭合等值线,分布在140和160之间,因此其数值最大为160,最小为140。故选A。返回目录跟踪演练如下图,所示范围全部为昼半球,D、C分别为100°E所在经线圈与南北极圈的交点,读图完成4~7题。返回目录跟踪演练4.图示时刻的北京时间为()A.3时20分B.10时40分C.13时20分D.22时40分[解析]示意图范围全部为昼半球,最大圆为太阳高度为0°的等值线,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该图解题技巧类似于等太阳高度解题技巧。分析:此图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100°E经线为地方时12点所在经线,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二者相差20°,时间与经度的运算关系为:经度相差15°,相差1小时,相差1°,相差4分钟。所以二者相差1小时20分,120°E又在100°E经线以东,因此北京时间为12点加上1小时20分得13时20分。返回目录跟踪演练5.D地的昼长比C地()A.长12小时B.短12小时C.长24小时D.短24小时[解析]图中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与D点太阳高度差为90°,则纬度相差90°,D点为66°34′N,所以D点所在纬线圈以内全部位于昼半球,昼长为24小时,C点为66°34′S,此时出现极夜现象,昼长0小时,D地比C地昼长长24小时。返回目录跟踪演练6.D地位于B地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正北方向D.东北或西北方向[解析]D所在经度为100°E相对经线80°W,纬度为66°34′N,据图可知,D在B的北方;此时B点所在大圆为晨线,可推知D在B地以西,因此D地在B地西北方向。返回目录跟踪演练7.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能的是()A.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季风B.美国中部地区正在播种小麦C.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D.北冰洋上空气压达一年中的最大值[解析]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为夏半年,南半球此时为冬半年,A项应为我国冬季,B项应为秋分前后,D项应为北半球冬季,只有C项,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C项正确。返回目录跟踪演练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返回目录跟踪演练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集水线B.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分水线C.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D.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周围地形有关9.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返回目录跟踪演练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D.植物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解析]等高线中向高处凸出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为集水线,向低处凸出的最弯曲部分的连线为分水线。第8题,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会形成山谷和山脊,流域边界为地势较高的山脊,不一定山脊处的各点海拔相等。第9题,上游地面坡度大,河道汇水速度快,易造成洪水。下游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慢,易造成洪水。[答案]8.D9.C返回目录跟踪演练二、综合题10.读某地局部不完整信息的假想等高线图,图中A、B、C三地为城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说出该地地形的主要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返回目录跟踪演练(2)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3)某中学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L、P线路攀登狮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点设在丙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C城镇资源丰富,如果想在A、C两城镇之间兴建公路,把C地的资源运到A地加工出口,请在图中用“”符号画出你认为合理的线路,并说明理由。[答案](1)低山丘陵;理由:海拔大多在200~1000米之间,地势起伏明显。返回目录跟踪演练(2)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山谷出口处;有河流流过;跨河分布。(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以下为两组参考答案。A:合理。理由: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和相对高度(或“海拔高度”)相近:B:不合理。理由:L线路中狮山的等高线比P线路中虎山的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4)画图略。理由:避开不利地形;线路较短;连接更多的城镇。返回目录跟踪演练11.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返回目录跟踪演练(1)图甲中反映的是什么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分析等值线在A处分布有何特点,试分析原因。(2)图乙中B位于哪一省,试分析图中等值线的类型以及等值线在B处向西北凸出的原因。(3)试分析图丙中的等值线在C处变化的特点和原因。(4)图丁为我国积温分布图,写出图中D、E两处的地形名称并分析D、E两处较周围地区积温高的原因。[答案](1)图甲中反映的是我国东北地区1月等温线分布图。A处为大兴安岭东坡,此处等温线向北凸出,反映气温较高,主要是由于大兴安岭东坡陡,寒冷的西北风越过山岭下降增温所致。返回目录跟踪演练(2)图乙中B位于山东省,等值线表示的是等降水量线,B位于泰山附近,由于处于泰山迎风坡,该地多地形雨等值线向西北凸出。(3)图丙为太阳辐射的分布曲线,C处是四川盆地,该地是我国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地方,主要是由于处于川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多云雾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致。(4)图丁中D为渭河谷地(或关中盆地),E为汾河谷地,两地海拔较周围地区低,受地形的影响地势低,气温高,积温也高。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