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公共管理者的人格与教育问题张康之著第12章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2人格生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公共管理者的独立自主人格公共管理中的权威与尊严人格生成的途径正确认识道德教育重点问题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312.1人格生成的社会历史前提人格是一种社会规定,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会拥有属于这个历史时期的并得到广泛认同的人格。社会治理者的人格是由社会治理模式的性质决定的。在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人的等级差别和权力关系造成了普遍的人格依附。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412.1人格生成的社会历史前提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以其制度的客观性剥夺了社会治理者的自主性,虽然社会治理者所从事的是社会治理的活动,但是在整个社会治理体系中,他既不独立也不自主,每一个治理者都只不过是治理体系这架庞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512.1人格生成的社会历史前提公共管理需要搬除社会治理体系中一切不利于人的独立人格生成和发展的障碍,公共管理需要在伦理制度建设中率先促进社会治理者独立人格的生成,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人格化,并以此推动全体社会成员独立人格的充分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612.2公共管理者的独立自主人格人的独立自主的德性在人的德行中则更多地表现为人的人格,即人的独立人格。在人的各种德性中,独立自主是一种直接以人的人格形式出现的德性,它既是人的德性的标志,又是人的人格的指称。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独立自主也是公共管理者的德性。在公共管理者的德行中,他的独立自主的人格一方面表现为公共管理者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表现为对公共管理体系中一切独立人格的尊重。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712.3独立自主人格的表现独立自主的德性会表现为自信,独立自主的人格会体现为人的自尊。反之亦然。一方面,人的独立自主是以自信为前提的,一个人只有有了充分的自信,才可能在行为中表现出独立自主的特征。另一方面,一个有着独立自主德性的人,时时处处都会展现自己对人生对事业的自信,会勇敢地面对任何挑战,会积极地寻找一切机遇,会大胆地进行探索……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812.3独立自主人格的表现独立自主的人格不仅是一种境界,而且也是一种能力,它能够使人对自我、对环境、对他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认识,能够使人对自我应当和即将作出的行为选择作出理性思考,从而使人拥有自强自立地立身于社会生活和职业活动之中的能力。独立自主让人在对待自我的问题上通过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节制而实现自尊;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表现出勇敢上进、坚忍不拔的勇气;在为人处事中做到平和友善、诚实守信。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912.4人格尊严的确立公共管理者的尊严和权威是一个东西,他的尊严就是他的权威,如果他没有尊严,他也就不会有任何权威。公共管理者的尊严来源于尊重和自尊。尊重和自尊本身就是相互对应和互为前提的,对他人的尊重既是自尊的表现也是自尊的实现;同样,也只有自尊的人才会尊重他人和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和被尊重、自尊与他尊的统一,就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中的理想形态。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012.5道德修养是人格获得的途径人的道德修养是人自觉地认识、恢复和重建自己的道德存在的活动。人在后天学习和受教育过程中所接受的非道德因素阻碍了人与社会理性、群体理性或职业理性的契合,使人的道德存在未能成为其自觉的存在。为了唤醒人的道德存在,积极的做法就是自我修养。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112.5道德修养是人格获得的途径道德修养的真实含义就是指,它是一个涵养、淬化人的道德存在的过程,使人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与道德存在一致和谐调起来,尽可能地使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都贯注了道德存在的内容,从而实现人在整体上的道德化并体现为道德人格。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212.5道德修养是人格获得的途径公共管理者的职业人格是在他的职业活动中形成的,他在职业活动中自觉的道德修养可以使他达到完善公共管理人格的目标。在公共管理活动中,遵循公共管理体系的服务精神,本着合作治理的态度,去做出公共管理的行为选择,就会朝着一点一滴塑造公共管理人格的方向前进。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312.6关于人格塑造中的教育途径对于人的人格生成来说,道德教育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道德不是在教育中获得的,道德任何时候都是对人们之间伦理关系的直观和直觉,是人的道德存在的觉醒。一个社会道德水平普遍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把社会治理结构奠立在真实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伦理精神去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412.7社会教化是否可能当一个社会谋求道德建设时往往采用道德教育的手段,在这个意义上的道德教育也被称为教化,是以教化民、以教化风俗的方式。教化的准确含义其实就是社会的道德教育。一切教育的目的都只是帮助具体的个体提高适应已有的生活模式的能力,而决不是教他们去如何创造一种新型的生活模式。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512.7社会教化是否可能真正属于一个社会全体公民的政治生活模式,实际上就是这个社会全体公民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形式化了的总和。一种政治生活模式既不是来自于天启,也不是来自于圣贤的设计和安排,而是由这个社会中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改造人和改造社会的运动,只能在制度安排中才能得以实现。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612.7社会教化是否可能教化永远都是无功的,任何对整个社会进行教化的企图,都是无谓的谵妄。公共管理伦理学的任务既不是要对公共管理的对象实施教化,也不是对公共管理者进行教育,而是要通过确立一定的原则和观念,通过道德制度的建设去塑造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让这个治理模式及其制度去执行对公共管理者个体进行教育的职能。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712.8教育的真实含义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文明延续和发展过程,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个人心智、理解力的成长和成熟过程,也包括接受既有文化的熏染以及接受既定的生活方式。狭义的教育是为了某种具体目标和以某种特有的形式而开展的强迫一定的人学习的运动或过程。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812.8教育的真实含义教育的功能更多地表现在知识的传承方面,许许多多社会问题都不应寄望于教育来加以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不仅不是由于教育带来的,反而恰恰是教育功能有限性的证明。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1912.8教育的真实含义道德教育的结构性缺陷在于这种教育所确立的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极大反差。由于道德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希望帮助教育对象树立起某种人生观、价值观。所以,道德教育的前提就在于提出某种道德理想,而且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为了激发道德教育对象的热情,往往倾向于无限提高道德理想的境界。这样一来,道德教育所依据的思想和理论就会严重地脱离现实。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2012.8教育的真实含义解决市场经济建设中的所谓“一手硬,一手软”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寻求治理方式的变革,在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是搬用西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而是站在时代的前列,用新近生成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来为市场经济建设开辟道路。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2112.9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公共管理伦理学认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出路是道德制度的建设,即建立起德制的制度体系。这样一来,伦理学研究的基本功能应当是致力于制度设计,即使是具体的伦理学分支学科也是这样,也应在具体的研究领域中为制度设计作出贡献,而不是停留在人的个体道德修养层面上进行探索,更不应出于教化的意旨。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2212.9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也就是说,公共管理伦理学不属于个人修养论伦理学,它把个人修养论伦理学的思路颠倒了过来,要求伦理学的研究首先服务于制度建设,即致力于建设超越近代法制模式的伦理化制度,这种制度也可以称为德制,是凝结了全部法制积极成就的更高类型的制度模式。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23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人格?社会治理方式对人的人格有什么影响?2.独立自主人格有什么具体表现?3.人的自尊、自卑和自大分别对人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4.如何评价人的道德修养在人格生成中的作用?5.教育的真实含义是什么?教育在科学知识的传承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LOGO公共管理伦理学(修订版)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