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势”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节选第二课时新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课标分析: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包含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地形作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首先学生对中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名称及分布情况应作大致了解,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征;第二,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生可以自己概括出我国地势特征;第三,通过实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和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对生产、生活以及气候等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中国地形图,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布特点;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运用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通过实例,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识图,培养学生的地图、图表应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对不同地形类型的利用,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环境观。教学重点:中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真正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具:多媒体、地形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微课展示: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承上启下】带领学生回忆中国主要地形区,口头提问:地形概念是什么?那么这些地形区在中国疆域上如何分布呢?今天来学习一节新的内容:中国的地势【板书】2.1中国的地势口头回答感知地势和地形的区别同时复习地形区知识讲授新课【读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A、B、C代表区域颜色如何变化?代表什么含义?【引导】结合图例,观察中国地形图上ABC代表的区域的海拔高度变化规律。【总结】从西向东依次为:>4000米,1000-2000米,<500米。我们将此地形范围从西向东依次称作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梯。【读图】观察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相邻的阶梯之间的海拔高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板书】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读图回答:A棕色B黄色C绿色看图例思考作答:海拔高度有变化看地形图思考作答:西边高东边低作答:高度变化呈阶梯状观察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明确我国自西向东海拔高度变化规律请3位同学上讲台板书填写三级阶梯地形区的分布,其他学生完成课本28页【活动】第一和第二题引导学生看图例读图,初步建立地势的空间立体感通过科学读图学生自己得出中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即西高东低自行读图,看出中国地势第二个特征,即呈阶梯状分布;强化知识:自西向东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级阶梯板书设计:2.1中国的地势【过渡】观察三级阶梯示意图,找出1,2阶梯和2,3阶梯的分界线(山脉)。【补充提问】三级阶梯上都有哪些地形区分布呢?对照图读图2.2(中国地形图),有请三位同学分别在黑板上写出三级阶梯包含的主要地形区。(即学生补充板书:三级阶梯)【查漏补缺】重点指出遗漏的地形区【提问】观察三级阶梯包含的地形区,分析三级阶梯各以什么地形为主?【学以致用】水电站选址?为什么?【课外拓展】地势特征对中国的气候、交通等有何影响?(以布置小组任务形式展开)看板书归纳:第一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讨论作答选址为P,通过分析地形图,理解海拔落差大和河流是水能利用的两个必备条件结合课本介绍并搜集相关材料(文字和影像),理解地势特征的影响方面及内在原因自我实现,并保证知识梳理的过程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学会联系:地形和地势是分不开的,理解广义的地形概念包括地势学会思考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因果关系初步锻炼有针对性地搜集资料的能力小结【板书】见板书设计梳理本节课学习内容梳理知识脉络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教学反思: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