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120.40K32GB8871—2001交流接触器节电器EenergysaverforACcontactors2001-11-21发布2002-11-01实施.I前言…………………………………………………………………………………………………………11范围………………………………………………………………………………………………………12引用标准…………………………………………………………………………………………………13术语、符号………………………………………………………………………………………………24额定值和分类……………………………………………………………………………………………25标志………………………………………………………………………………………………………36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47技术要求…………………………………………………………………………………………………58试验方法…………………………………………………………………………………………………89检测规则…………………………………………………………………………………………………13GB8871—2001目次II本标准的第7.2.7条和第8.3.8第、第7.2.8条和第8.3.9条、第7.2.10条和第8.3.11条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GB8871—1988《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及其应用技术条件》的实施使我国的交流接触器的节电器等产品有了统一的标准,但因GB8871—1988主要引用现已被废止的JB2455—1985《低压接触器》的有关规定,且与现行GB14048.4—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有差异。故需要进行修订,此外随着节电器的生产和发展,已有多种带保护功能节电器问世。故也需在标准中增加有关保护性能的内容,本标准生效后,将取代GB8871—1988《交流接触器节电器及其应用技术条件》。IEC无与本标准相对应的标准。本标准从2002年11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乐清市飞跃开关厂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炳彰、林李杰、刘超。前言GB8871—2001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接触器节电器(以下简称节电器)的电气、机械性能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与交流接触器匹配使用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为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为380V及以下的节电器。该节电器降低交流接触器电磁系统的电耗,并可降低其噪声和温升。节电器也可以对交流接触器的主电路兼有一些保护功能。本标准应能在确保所匹配交流接触器的主要技术性能,经济合理性和安全性等要求的条件下实施,交流接触器的节电线圈和采用节电技术的交流接触器可引用本标准中有关性能及验证要求。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4—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IEC60068-2-30:1980)GB/T2828—19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接批的检查)GB/T2829—1987周期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2900.18—1992电工术语低压电器(eqvIEC50-441:1984)GB/T4207—1984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neqIEC112:1979)GB4824—2001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的测量方法和限值GB/T5169.10—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idtIEC695-2-1/0:1994)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4048.1—200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eqvIEC60947-1:1999)GB14048.4—199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eqvIEC60947-4-1:1990)GB/T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2:1995)GB/T17626.3—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3:1995)GB/T17626.4—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871—2001交流接触器节电器代替GB8871—1988EenergysaverforACcontactor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11-21批准2002-11-01实施GB8871—20012GB/T17626.5—199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1995)3术语、符号3.1术语本标准的术语均引用GB/T2900.18。3.2符号本标准中出现的符号如下:CTI—相比漏电起痕指数;△P—有功功率节电率;P1—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电磁线圈消耗的有功功率;P2—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于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入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有功功率;△Q—无功功率节电率;Q1—不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在吸持状态下电磁线圈消耗的无功功率;Q2—加装节电器的交流接触器处于吸持状态,在节电器输入端测得的所消耗的无功功率;T1—线圈冷态平均温度;T2—线圈热态平均温度;R1—线圈的冷态电阻;R2—线圈的热态电阻。4额定值和分类4.1额定值4.1.1节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和220V。4.1.2节电器的额定绝缘电压值为380V。4.1.3节电器的额定频率为50Hz。4.1.4节电器的额定工作制有以下几种:a)八小时工作制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配用时,在保持闭合到足以使节电器达到平衡,但达到八小时必须断开。八小时工作制是一个基本工作制。b)不间断工作制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使适用的交流接触器保持闭合的时间超过八小时(几星期、几个月)也不分断。c)断续周期工作制此工作制为节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配用时,其闭合的时间与断开的时间有一定的比值,此两时间均很短,节电器不能达到热平衡。断续周期工作制由每小时的操作循环数和负载因数两个参数来说明。负载因数是通电时间对整个周期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其标准值为:15%、25%、40%和60%。节电器每小时内可能完成的操作循环数,即操作频率分为下列级别:3级3次/h12级12次/h30级30次/h120级120次/hGB8871—20013300级300次/h600级600次/h1200级1200次/h操作一次是一个完整的操作循环,即包括与其相配的接触器一次闭合和一次断开。4.2分类4.2.1按工作原理分:a)电容器式;b)变压器式;c)电子式;d)剩磁式;e)永磁式;f)机械锁扣式;g)限流电阻式;h)其他。4.2.2按有无保护功能分:a)无保护功能;b)有保护功能。4.2.3按有故障时转换为交流操作的转换装置分:a)无转换装置;b)带手动转换装置。4.2.4按转换辅助触头分:a)不需要占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b)需要占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但无需调整;c)需要占用交流接触器的辅助触头,且需要调整或更换触头零部件。注:辅助触头的调整或更换触头零部件的具体要求,应由节电器制造厂在有关产品技术文件(如使用说明书等)中规定。5标志5.1节电器应用不易消失的方法在清晰易见的表面标志下列内容。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型号名称和型号;c)产品编号或制造日期;d)额定电压;e)适用交流接触器的型号和额定电流;f)符合标准号。5.2接线端子标志节电器的所有接线端子应有清晰的标志,以指导用户正确接线。主电路(一次侧回路)如采用接线端子接线方式,则进线端用1、3、5表示,出线端用2、4、6表示,或分别用“电源侧”和“负载侧”表示。专门用于连接中性线回路的接线端子应标志字母“N”。辅助电源的接线端子应标明“电源”或用字母“Usn”表示。输出触头的接线端子应用两位数字标志和识别:个位数是功能数,1、2表示常闭触头电路,3、4表示常开触头电路,转换触头元件电路接线端子用GB8871—200141、2和4标志;十位数是序列数,属于同一触头元件的接线端子应用相同的序数表示,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触头元件应有不同的序数。输出触头接线端子的标志表示例见图1。其他功能的接线端子应由制造厂提供明确的标志。除非接线方式是明确的,制造厂应提供接线示意图。图1输出触头接线端子标志示例线圈接线端子的标志为A1和A2,有公共抽头的线圈抽头接线端子按顺序标志A3,A4等,双绕组线圈第一个绕组的接线端子标志A1、A2;第二个绕组的接线端子标志B1、B2。6正常工作条件和安装条件6.1正常工作条件6.1.1周围空气温度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不超过+40℃,24h内平均值不超过+35℃;b)周围空气温度下限下低于-5℃注:当周围空气温度高于+40℃或低于-5℃地方使用时,用户应与制造厂协商。6.1.2海拔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6.1.3大气条件安装地点空气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该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并考虑到温度变化发生在产品上的凝露。6.1.4污染等级污染等级为3级。6.1.5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安装类别(过电压类别)为Ⅲ类。6.1.6冲击与振动有关冲击振动条件在具体产品标准中规定,或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注1对于一般用途的节电器,除非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一般可不考虑冲击振动。GB8871—200152对带有电子元器件的印刷电路板或者对冲击振动比较敏感的节电器,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规定其冲击振动条件。3冲击与振动试验可作为特殊试验。6.2安装条件正常安装条件应根据制造厂的安装说明书,对安装条件有规定或节电器性能受安装条件有显著影响时,应在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明确规定其安装条件。7技术要求7.1结构要求7.1.1材料节电器应选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适用材料,并在构成节电器后应符合有关试验要求。用于电路中的电子元件及材料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选取材料的适用性可用以下试验来验证,试验可在节电器上和(或)节电器的部件上进行。a)耐湿热性能试验;b)绝缘材料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性能试验;c)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性能试验。7.1.1.1耐湿热性能节电器应能承受交变湿热试验(Db)的考核。其试验严酷等级规定为:高温温度为+40℃,试验周期数为6昼夜。节电器应在Db条件试验过程中的温度为25℃±3℃,相对湿度控制在95%~98%并避免在试品表面产生凝露,试验结束前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做工频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值为2000V,历时1min,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MΩ。7.1.1.2耐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性能绝缘材料部件由于电气效应可能使之受到热应力,并且绝缘恶化可能损害节电器的安全,这些部件遭受非正常热和着火危险不应使其失效或危及安全,节电器所用绝缘材料应能承受8.2.4规定的试验考核。7.1.1.3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性能。节电器所选用绝缘材料的相比漏电起痕指数(CTI)规定为:CTI≥100。绝缘材料的CTI按8.2.3规定的试验来验证。7.1.2载流部件及其连接载流部件应具有满足预期使用要求所必须的机械强度和载流能力。传递接触压力的螺钉或螺母应啮合在金属螺纹上。以上要求应以目力检视和8.2.3规定的试验来验证。7.1.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应不小于5.5mm;爬电距离应不小于6.3mm。7.1.4接线端子7.1.4.1接线端子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