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四川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原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P3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P3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P3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P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P56.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P5答:①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产生谁?谁决定谁?②我们的思想对于周围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界?7.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5答:①这个问题是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最终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它贯穿于人类哲学史的始终;②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它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③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8.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它揭示了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9.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简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形而上学用鼓励的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不依赖,互不作用的。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即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同其周围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中,从而真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2.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观察事物,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唯物辩证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一切事物。3.形而上学用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侧面,唯物辩证法坚持用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研究事物的一切联系。全面把握事物的多重联系,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24.形而上学否定事物内部的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额根本原因是由于食物的内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一切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辨析)答: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就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规律也叫做对立统一定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矛盾的基本属性。11.矛盾的普遍性答:矛盾的普遍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实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自终存在着矛盾运动。12.矛盾的特殊性答:矛盾的特殊性实质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绝对性,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相对性。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精髓。①他们相互联结。②他们相互区别。③他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第一,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世界运动、发展的和内在的源泉和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唯物辩证法的中心线索,是理解整个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是否承认并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15.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3.人事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6.实践的含义及特点答:实践是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有意识、有母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总体上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总是在人们的一定目的,一定意识支配下进行,它是实现人们一定价值追求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有计划的改变世界的面貌。第三,社会实践性。实践是人们结成一3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的活动。所以人们的实践是社会性的实践。17.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没有人的实践,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是不会自动反映到人的头脑里并形成认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实践总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的知识也随着发展的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发展。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加以对照,才能检验人们的主观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出发点,也是认识的归宿。18.简述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P21答:①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真理具有绝对性。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②真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又都具有相对性。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另一方面,绝对通过相对而存在。19.简述社会基本矛盾。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关于这两对矛盾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行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力量。2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27答: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4基础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展开和发展的,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③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来解决。21.商品及其二因素。P31答:(1)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2)商品二因素: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②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价值的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22.货币的产生及本质。P34答:(1)货币实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2)货币的本质:第一,货币是固定充当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第二,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23.货币的职能。P35(多选或简答)答: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称为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指货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的作用;(2)流通手段。指货币媒介商品流通的作用;(3)贮藏手段。指货币可以贮藏起来备用或作为财富加以贮藏;(4)支付手段,指货币能够清偿债务的作用;(5)世界货币,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24,价值规律的含义及作用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和实现的规律。(2)①调节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即人财物向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流动转移或分配,是社会资源配置趋向合理优化。②促进作用。价值规律促进商品生产经营者改进生产技术和加强经营管理。③分化作用。一是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否定平均主义;而是在社会制度的制约性削弱的情况下,发生两极分化。25.资本的划分答: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所谓不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所谓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26.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5答: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答: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其实质在于生产的相对过剩,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过剩。②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重复出现,具有周期性,表现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的反复。28.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答:①经济危机的冲击力相对较弱;②经济危机由产品的相对过剩转变为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③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各个阶段不如过去明显;④财政危机和货币信用危机成了社会资本在生产的经常伴侣。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2.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3.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4.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5.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答:第一,用粮食税代替余量征集制。第二,用部分国有化企业退还给原企业住经营,实行租赁制和租借制。第三,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第四,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第五,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其基本思路是: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过程;把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交换;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其实质是:就是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调节手段来发展生产力。6.列宁晚期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答:1.执政的共产党和国家政权之间应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必须十分明确地划分党(及其中央)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6神。党的任务是对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2.执政的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的途径和方法。执政的共产党要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一是党要通过苏维埃国家机关来实现领导。二是党通过选拔、教育和调配干部来实现领导。三是党通过国家机关党组织的活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领导。3.执政党要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一是要防止因胜利而骄傲自大;而是要防止脱离实际的主观主义;三是要同各种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4.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①党内从下到上的一切机关要实行普遍的选举制、报告制、监督制,排斥一切委任的制度。②对一切最重要的问题,在党的决议未经通过以前要展开广泛的讨论与争论,充分自由的进行党内批评,集体制定全党性的决议。③要使召开党的领导机关的公开会议成为一种制度。④要使党的舆论监督对党领导机关的工作进行经常的监督。⑤党的监察机关要有最大限度的独立性和权威。5.注重党员质量,纯洁党的队伍。一是必须规定严格的入党条件;二是必须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三是必须把党员置于纪律、法律的严格监督之下;四是必须随时清除“混进党里来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答: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答: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论述题)答:(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2)“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党的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7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