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安全观主讲教师:林柏泉本章重点内容:安全的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安全价值观和大安全学科体系。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的原理第三节安全价值观第四节大安全观树立科学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大安全学科体系目录第一节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于全部哲学理论中的灵魂,对安全科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对安全科学的研究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安全与事故就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安全是为了不发生事故,有了事故才需要安全;事故是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只要我们掌握了事故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就能够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拢海线铁路桥跨塌事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与具体科学一样,都是客观规律的反映,都是关于客观规律的科学,这是他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第二节安全本质及安全第一原理一、安全的本质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往往比对事故的认识难度大,因为事故比较直观,对人们的影响比较深刻,人们容易从其危害中加以认识。而安全给人们的印象是同事故相对存在的,只有社会属性,没有自然属性。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大致有如下五种类型:(1)从事故的危害中认识到,安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企业安全生产、人们安全生活,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等。(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危险系判明危险发生概率以及有害性超过了允许限度,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等。(4)从安全内容的扩展中认识到:其一,安全是指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伤、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其二,安全涉及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其三,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同,对安全需求的水平和质量就具有时代感的全新的内容和标准。(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如企业安全生产的状态,人们生活的状态,社会交通安全的状态,消防的安全状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社会的安定局面等。对安全认识既不应是名词解释,又不能停留在感性阶段,只有运用安全现象提示出安全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确诊安全和安全规律,产生预防事故的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实践,才能超前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达到征服事故的目的。生产安全的本质,是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即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就是安全的本质。这是因为,安全规章制度(生产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通过总结安全生产经验和吸取事故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具体认识了生产规律,而逐步建立、健全的符合生产规律的产物。所以按安全规章制度办事,就是按生产规律办事,按生产规律办事,生产必然安全。二、安全的规律规律:通常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或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安全规律:就是安全这一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安全规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安全规律,是指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如生产安全规律、交通安全规律。广义安全规律,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规律在与安全本质有普遍联系的安全现象中,安全具有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和发展变化规律。1、生存规律安全的生存规律,是指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人类社会的安全,是由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在其置于的系统中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规律运动,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内在本质联系。例如,在生产系统中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三者结合的生产实践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运动,是生产的安全。在交通系统中人、车、路,三者结合的交通实践符合交通规律的规律运动,是交通的安全;可燃物、点火源、助燃物在消防系统中符合于消防规律的规律运动,是消防安全2、构成规律安全的构成规律,是指能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是由多种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结合的持续规律运动而构成的。例如,生产安全是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时间、劳动空间,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符合生产规律的持续规律运动而构成的。能够构成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五种因素包括:(1)劳动者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劳动者的安全思想→安全技能→安全心态→安全行为→安全效果的系列安全因素,相序组合的规律运动构成的。(2)劳动手段的安全构成因素。如设备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设备的自身安全结构→外延安全功能→安全运行方式→实际安全效果的系列安全因素,相序组合的整体规律运动而构成的。(3)劳动对象的安全构成因素,仅以煤炭生产中的原煤为例加以说明。原煤开采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原煤的自然结构,如顶板压力、煤层厚度、瓦斯含量、地质构造等因素,符合生产规律客观要求(即达到安全利用标准)决定的。(4)劳动时间与劳动空间的安全构成因素,是安全的相关因素。它的安全构成因素,是由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在其置于的时间与空间内有机结合达到生产规律要求决定的。良好的劳动空间,适宜的劳动时间,是安全的构成因素。反之,异常的劳动空间,失控的劳动时间,则是导致事故的因素。安全构成规律,是由能构成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种因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同客观规律的本质联系所构成的。3、发展变化规律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是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例如,生产中的安全,随着生产实践的规律运动-异常运动-异常灾变-规律运动的对立统一,在人们认识掌握了安全与事故的运动规律之后,安全就逐渐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经过理性升华后,就不再只是原来意义的生产实践规律运动的形式了,而是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如产生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安全技术以及预防、控制事故的理论与方法等,并以其具有的规律性反作用于生产。三、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其含义体现在: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它有关部门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它有关部门时时处处都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中各环节都要坚持安全第一。第三节安全价值观一、安全价值的定义及内容安全价值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安全价值分析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安全寿命周期投资达到最低、安全功能达到最适宜的水平。2、安全功能分析安全价值不是直接研究“安全”与“投资”本身的,而是从研究安全功能入手,找出实现所需功能的最优方案。以安全功能分析为核心,是安全价值独特的研究方法。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所谓必要的安全功能就是为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以及避免财产的意外损失,决策人对某项安全投资所要求达到的安全功能。安全功能分析的目的,就是确保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消除不必要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安全投入,提高安全价值之目的。4、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安全价值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目标是一定的,而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可以选择的。这就要求开展安全价值活动的组织者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广泛选择最优的方案,并发动群众,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各项工作。安全价值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式子来表达:V=F/C式中:V—安全价值F—安全功能C—安全投入从中可以看出,提高安全价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F提高,C下降;(2)F提高,C不变(3)C略有提高,F有更大的提高;(4)F不变,C降低;(5)F略有下降,C大幅度下降。二、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生产价值=生产活动效益系数安全系数生产活动是指:从事生产的人们通过某种组织形式(人),在特定的环境(环)里,操纵工具设备(机),按照规定的工艺方法(法)对原材料(料)进行加工制造,得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商品),销售给用户,再从原材料单位采购回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供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过程,五因素的基本状况也各不相同,对生产效益(价值)的影响也就不同,概括起来有两大作用:一是对生产的正作用,也就是有利作用,可创造生产价值,作用大小用效益系数表示;二是对生产的负作用,即有害作用,也就是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作用大小用危险系数表示。效益系数是表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的效率,是生产资本对生产价值(净产资)的比值,它的大小取决于生产活动过程中的五因素的素质,即正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素质越好,正作用越大,效益越高,系数越大,反之则小。安全系数是表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它的大小取决于生产活动过程中五因素的缺陷程度,即负作用的大小,决定于:缺陷越多、越大,负作用就越大,发生事故的机会就越多、越大,事故的经济损失也随之增大,安全系数就越小,反之则大。安全系数等于1减去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损失价值与生产投资(生产资本)的比值。当事故损失价值低于净产值时,可采用下式简易算法:安全系数=1—(事故损失价值/净产值)三、安全价值的观念性1、安全的战略观念安全的战略观念有两个要点,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方针,搞好安全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大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全的最终目标是使劳动安全成为人民第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2、安全的市场观念我国的企业正向生产经营型转化,从表面上看,安全是企业内部的事,似乎与市场无关;实际上,人们对产品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你的产品安全性不好,容易触电、爆炸等,则无人敢买,也就没有市场。此外,如果一个企业安全状况不好,经常出事故,在社会上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企业的形象受损并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3、安全的竞争观念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市场就无法发展。竞争的内容很多,当企业实力相当时,某些弱点就会使自己丧失机遇导致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的安全状况。如果某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事故频繁,其结果是:不仅会由于职工的伤亡和经济效益,使其在竞争中失去中标的机会;而且也会由于企业的安全形象不佳,影响中标的机会。4、安全的服务观念安全有利于企业完成生产任务,有利于企业安定团结,有利于企业职工的家庭幸福。做好安全工作,是为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服务,是为发展企业生产力服务,是为提高企业效益服务,是为企业员工幸福服务。5、安全的素质观念要搞好安全,就必须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其中主要包括:领导素质—强烈的安全意识,及时、正确的安全决策;职工素质—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安全文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安全技能;工艺设备素质—能够在职工操作失误时,确保安全;产品本身的安全素质—产品在使用中,有足够的安全系数;管理素质—企业具有能够预测、预报隐患,发现并预防事故的能力。6、安全的开发观念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是人才开发,要选拔与培养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人才;一个优秀的安全人才既要有综合性的安全知识、能够发现不安全因素并且能够加以预防,事故发生后能够深入分析事故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