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新政及其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析清末新政及其影响[摘要]清末,中国不断的遭受世界列强的侵略,把中国一步一步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在此过程中,清廷进行了多次改革,本文以清末新政为例,阐述了新政在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在经过众多改革之后,病入膏肓的清廷终于还是倒下了,但留给后人的反思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还是大有所在。给当代中国的前进发展方向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Abstract]AttheendoftheQingDynasty,Chinahassufferedfromworldpowers'invasionofChina,takestepbysteptosemi-feudalsemi-colony.Inthisprocess,theQinggovernmentcarriedoutmanyreforms,basedonthenewdealinthelateQingDynastyasanexample,elaboratedthenewdealinthepolitical,economic,military,educationandotheraspectsofreform.Aftermanyreforms,thegovernmentregardedashopeless.Finallyfell,butlefttoposteritythereflectionandworthwhileplaceoraplace.TocontemporaryChinaforwarddirectionalsohasimportantreferencevalue.[关键词]清末新政;改革;影响;2目录一、清末改革背景.....................................................................................................................3二、清末改革内容.....................................................................................................................42.1政治改革........................................................................................................................42.2经济改革........................................................................................................................42.3教育改革........................................................................................................................52.4军事改革........................................................................................................................52.5其他改革........................................................................................................................6三、清末改革失败及原因........................................................................................................63.1新政本质的畸形...........................................................................................................63.2清政府政权衰弱...........................................................................................................63.3变革时机的错失...........................................................................................................73.4世界格局形势的限制..................................................................................................7四、改革的启示和借鉴............................................................................................................84.1致力于引导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加强民族间的国家认同感.........................84.2在政治转型的过程中,保持中央政府的权威是非常关键的.........................94.3必须处理好国家建设与社会领域之间的关系..................................................104.4改革过程中应警惕和完善党的领导,推动法制化和民主化.......................11参考文献......................................................................................................................................123一、清末改革背景1840年6月,随着英军舰队的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序章,本论文举两个影响最为深远的侵略战争为清末改革的原因。第一,两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自乾隆后期中国就因“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潮。在于外贸易时处于优势地位,使英国极为不安。鸦片战争始于1839年六月的虎门销烟,随后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第一次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1856~186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1关于十二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条款,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主要内容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表示拒绝,交涉没有结果。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甲午战争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1《望厦条约》:《海关中外条约》.卷1.页677-690谢缵泰先生绘制的《时局图》4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遭到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可惜由于统治者腐败无能以及政治制度的极端落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二、清末改革内容新政改革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在政治制度层面,从“改官制2”扩展到“预备立宪3”,并探索建立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在经济制度层面,从奖励农工商业扩展到试图确立以个人为本位的财产权制度;在军事制度层面,从编练新军扩展到确立现代军制;在文教制度层面,从建立学堂、废除科举扩展到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可谓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运动。2.1政治改革前期主要是整顿吏治,裁撤合并中央和地方一些旧有机构,同时创立商部、学部,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等。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遂开始着手政治体制改革。厘定中央官制,确立司法独立和自治原则,设资政院、咨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4,制定一系列新的法规等。政治改革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开始了君主立宪的实践,开始由君主专制制度向现代政治迈步。清末新政改革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改革方向。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大纲,尽管君主仍有很大权力,但也提出了司法、行政、立法的分立问题;设立了资政院、咨议局,作为成立正式国会的准备;确立了司法独立的原则;筹建各级审判厅,实行州县、城镇地方自治,这些改革尽管很不彻底,但都是对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改造,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一步。2.2经济改革设商部,其地位仅次于外交部。可见清王朝对振兴工商业的重视。制定商律,颁行了一系列商法,保护工商业的社会地位。虽然大多流于形式,但它毕竟符合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客观要求。奖励工商业者多属官样文章,但提高了工商业者2改官制:《财经》.雷颐.2011年第11期3预备立宪:《财经》.雷颐.2011年第11期4《钦定宪法大纲》:360doc个人图书馆.2012-02-175的地位,有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劝办商会,根据商会颁行的《商会简明章程》,“全国凡商务繁庶之区,无论是否省会,均应设立商务总会,商务稍次之地则设立分会,各分会分别隶属本省总会。”据不完全统计,清政十年全国共设商务总会23处,分会733处,遍布全国24个省。“正是有了商会,才使资产阶级有组织地参与社会重大政治改革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积极改革措施,受到资产阶级的热烈欢迎,投资实业热潮兴起,这一热潮成为推动早期现代化过程的强劲动力。新政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发展。从1902年,清廷连降谕旨,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工矿、铁路,并取得显著成效。民间投资超过了洋务运动30年的国家投资总额。在冶矿业方面,从1872——1911年40年共投资4100万元,而1905年——1909年的5年间投资共近1600万元。铁路方面,1895年仅400公里,至1911年已达9600公里。这一时期可谓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2.3教育改革其内容是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采用现代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科举制的废除加速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代表着中国与过去一刀两断”。“使整个社会失去了特有制度体系。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不亚于一场革命。”实行现代学制,兴办新式学堂,使新政时期学生数量激增。自1901年,不断下诏令各省派学生出国游学,而且公费鼓励,还派宗室八旗子弟出国留学,“广为造就”“图治育大”[3]当时主要去往日本留学,因为“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访行”。[4]当然,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本意在于因应时势,培养既忠于朝廷又懂得西方的后补官员,但是留学的学生系统地接受了当时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先进成果,不再是主张开明专制、预备立宪,而是倡导民主共和,他们成为20世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