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改革———1978-1992年总框架一、总述:1.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二、部门专论:1.农村改革2.企业改革3.民营经济的发展4.金融体系的发展5.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三、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1.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一、总述:•增量改革(1979-1993年)1.增量改革战略的形成2.改革重点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3.增量改革战略的全面推行4.“双轨制”的出现5.长期采用增量改革战略的消极后果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增量改革(1979-1993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转机。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中国改革找到了这样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在经历了开始阶段扩大企业自主权实验不成功、国有经济改革停顿不前的情况下,采取一些修补的办法维持国有经济运转,把主要力量放到非国有经济方面,寻找新的生长点,我们把这种战略叫做增量改革战略。中国经济在往后一、二十年所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一新的改革战略有关。不过,这种改革战略的长期延续,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增量改革(1979-1993年)1.增量改革战略的形成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把中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孙冶方提出:应当吧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提高企业活力放在改革的中心地位。在1978年7-9月的“务虚会”和“计划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总结报告中指出:今后改革中,一定要给予各企业以必要的独立地位,使它们能够自动地而不是被动地执行经济核算制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全会《公报》提出:应当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地经营管理自主权,以便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勃地发展起来。从1978年10月的6个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国有工厂到1980年已发展到6600个。增量改革(1979-1993年)2.改革重点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扩权”虽提高了积极性,但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其中存在着很多市场不公平竞争,导致“积极性”的发挥不一定有利于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加之当时工业发展过高过急,增加投资压力大,造成总需求失控,财政赤字剧增,经济秩序混乱。八十年代,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改变了改革的重点,从城市国有经济转向农村的非国有经济。1980年9月以后,中国开始采取“不在国有经济中采取重大的改革步骤,而是把改革的重点放到非国有部门去,在那里创建市场导向的企业,并依托它们实现增长”的“体制外先行”战略。增量改革(1979-1993年)3.增量改革战略的全面推行改革开放下,沿海地带相当数量与境外资本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非国有企业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发展非国有经济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发现:(1)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增量改革(1979-1993年)(1)鼓励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增量改革(1979-1993年)(2)对外开放,实现部分地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增量改革(1979-1993年)(3)建立实验区,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推进”增量改革(1979-1993年)4.“双轨制”的出现为使非国有企业能在计划配置资源的体系下生存,作出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使它们能够通过市场渠道取得原材料等的供应和销售自己的产品,这就是价格和其他方面的“双轨制”。“双轨制”的正式确定,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准备了基本的经济环境。随着国民经济中非国有经济份额的扩大,在计划外流通的商品数量也日益增多,因此市场定价的范围逐步扩大。同时,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价格结构逐步靠近。这样,到90年代初期,计划定价的商品在国内商品流转总额中已经不再占据主要地位。增量改革(1979-1993年)5.长期采用增量改革战略的消极后果国有部门改革滞后和双轨制并存带来的消极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日益恶化。(2)通胀压力经常存在。(3)利用公共权力敛财肥私的“寻租活动”日益猖獗,行政腐败广泛蔓延。(4)贫富差距扩大。增量改革(1979-1993年)小结:在中国的增量改革战略下,创造了新的民营企业得以破土而出的条件,促进了民间资本的积累,培育了大批企业家,使市场力量大大增,对于后来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也起了准备条件和积极推动的作用。农村改革•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经营制度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农业是一个适宜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一)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迅速普及(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经济效果(三)承包经营制引起的产权变革(四)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前景二、部门专论: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经营制度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产品贡献农产品商品剩余的增长,是非农产业部门发展的先决条件。(2)市场贡献农业是工业以及整个非农产业产品的主要购买和消费者。农民购买和消费工业品始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拉动力。(3)要素贡献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里,以农产品剩余为代表的农业储蓄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部门发展的原始动力。(4)外汇贡献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为出口换汇创造了条件。发展最后,会形成一种新的农业贡献,即“生态环境贡献”。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经营制度2.农业是一个适宜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农业的两种基本经营方式:(1)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市场组织实现(2)以公有制为基础,通过计划安排实现农业因具有内部规模不显著、劳动的监督和度量都及其困难的特点,而成为一个适宜家庭经营的产业。“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一)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迅速普及包产到户:把规定了产出要求的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包产部分全部交给生产队,超产部分全部留给承包户或由承包户与生产队分成。包干到户:村委会按人口或按人口和劳动力将土地发包给农户经营;农户按承包合同完成国家税收、统派购或合同订购任务,并向生产队上缴一定数量的提留,余下的产品全部归农民所有和支配。“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一)家庭承包经营制的迅速普及1978年末,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包产到户”浪潮,首先在安徽兴起。1980年9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都有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是“双包”,即“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1983年初,实行“双包”的生产队更占到93%,其中大部分是“包干到户”。这时,“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两个概念已经融合为一。“包干到户”成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主流,标志着中国农业完成了由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制度到农民在“承包”土地上建立的家庭农场制度的过渡。“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经济效果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推行的家庭承包经营制使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承包经营制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据林毅夫的测算,各项农村改革对1978-1984年的农村产出增长贡献率综合为48.64%,其中,承包经营制的贡献率为46.89%。“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经济效果“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三)承包经营制引起的产权变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改革以后,我国农民的资产有巨大的增长,到1992年,我国农村的总资产有95196.12亿元,其中22.71%为农户私人财产,77.29%为集体地产和企业资产。改革以后,我国农民获得了三种形式的财产权:①私人财产②徒弟的使用权③农民人力资本的增长(四)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乡镇企业是在农业已经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因而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步前进的。“包产到户”的推行和经济效果(四)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革的前景1984-1992年间,有两种情况交替出现:每当农产品丰收时,政府为了防止“谷贱伤农”,总是力图用保护价格收购;而一旦农业减产,则靠提高收购价刺激农民增产的积极性。还需解决的五个问题(跨度92年以后):(1)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2)完善土地制度(3)减轻农民负担(4)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5)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企业改革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1.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1)社会大工厂的基本生产单位,政府直接经营(2)国有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也是党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并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3)所有权被割裂,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通过一套横向和纵向分割、权利和责任不对称的组织体系来实现的。(4)预算约束严重软化2.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1978-1992)在“松绑放权”、“扩权让利”思想的指导下,1978年10月四川省首选6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扩大企业自主权就是:放松政府行政机构对企业的计划管理,允许企业管理层自主做出一些过去必须由政府作出的经营决策,即向企业管理层转移一部分过去由政府掌握的控制权。二、部门专论:企业改革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2.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1978-1992)在“扩权改革”的初期,企业表现出很大的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可是效率却没有明显提高,而且很快就出现了经济秩序混乱、财政赤字剧增和通货膨胀等弊病。1980年末,中国政府的改革转向强化国有企业对完成国家计划的“责任制”。1983-1984年的“利改税”改革将国有企业上缴财政的大部分利润改为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等形式向财政纳税。企业改革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2.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1978-1992)企业承包制:由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取得成功,国有企业改革又没找到适当途径,承包制被引入国企改革。1983年初中央要求在城市工商业中全面推行企业承包制。1986年末停止后,又在1986年12月,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承包制的弊端:承包制即在把部分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交给承包者以后,使企、业产权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发包者与承包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双方相互侵权的行为更容易发生。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建立在单一国有制的基础上的。民营经济在国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成长壮大是一个曲折的过程。首先,民营经济在1978年以后的增量改革的过程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国有部门。在改革开放初期,动摇国有制统治地位的任何图谋都会遇到来自传统意识形态的极大反对。而民营经济的逐步引入采取了以下方式:(1)开放“个体经济”(2)农民家庭承包农场的广泛发展(3)乡镇企业的大发展(4)对外开放中外国投资企业的发展(5)私营经济的合法化二、部门专论:金融体系的发展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最重要的架构之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建金融体系。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资本,是通过金融市场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间作空间上,特别是时间上的配置。而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从那些拥有富余资金的人手中把闲置的资金引导到那些资金短缺的人手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各国的中央银行发行的某种信用凭证如人民币,是用来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进行计量和对企业进行经济核算的。二、部门专论:金融体系的发展1.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体系的变化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开始后,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1)农业由人民公社集体经营变为家庭经营,这大大扩展了货币经济活动的范围。(2)独立经营并在一定程度上由市场导向的民营工商业有了发展。(3)国有企业融资自主权有所扩大。到80年代后期,金融体系的雏形开始形成。这一期间金融体系主要变化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金融格局的变化国企实行“拨改贷”,民企可自行融资(2)金融工具的增加和资本市场的草创票据贴现、再贴现:国债发行、企业债券和国库债券交易市场的开放、开办国债期货交易业务(3)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的变化改变了单一银行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