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护理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综述题目: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治疗的研究综述学生姓名:尚爽班级:2015级专升本学号:27号完成日期:2015年10月29日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治疗的研究综述2015级专升本27号尚爽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引起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影响身体的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一直都是医学界的重点课题,而我国的高血压专业护理却处在一个极低或者可以说是空白阶段,故此,高血压的护理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关键词:高血压;护理;高血压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前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过亿且每年仍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高血压的治疗与护理备受关注,而其中的高血压患者护理内容更是提上日程,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步骤,但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护理工作仍处于极低水平,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危害,本文将从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方式等各个方面予以阐述。一、高血压的类型及病因1.1高血压的类型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注: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等级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1]。1.2高血压的病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2]。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一)遗传因素:多组研究数据表明,高血压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征。若父母均出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家庭,则他们的子女未来患上高血压的几率可达75%以上[3]。(二)环境因素:现代人因环境因素患高血压的案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通过对多个因环境因素产生的病例的调查,基本上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可致病因素:1、饮食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带油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油脂调料等)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有很多时候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另外,过多的烟酒应酬也是高血压发病的导火线之一。2、精神因素:现代人长期为工作和家庭奔波。长时间精神紧张,生活压力大。心脑血管的日常负荷早已超过健康水平,极易诱发。3、运动因素:生活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缺乏运动,光吃不练,体重超标。4、药物因素:现代人过分依赖药物,特别是部分年轻人为解决一些难言之隐,过分依赖计生类药物。患高血压的几率既然也就越来越高。5、职业环境因素: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病[4]。二、高血压的临床表现2.1、大体表现一般而言,当病人患有高血压时。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早期:病人刚刚患上高血压时,很多时候没有感觉。即使出现了症状也只是有轻微的头痛、颈后部不适,头晕,睡眠质量下降,健忘等。有的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但都不会太强烈。病人不会意识到高血压,可能只是按照神经衰弱的症状来进行处理。中期:当高血压病人的病情进入中期以后。就会出现血压急剧升高,起初的头痛迅速变得剧烈。头晕,天旋地转。然后开始恶心呕吐,甚至会出现晕厥休克的严重情况。晚期:当高血压病人的病情进入晚期以后。病情已经从最初的外部表现开始向体内主要脏器并发症爆发过度,这时候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将会彻底被引爆。病人将会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5]。2.2、主要器官表现心脏: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出现代偿性肥厚,当此种高血压性心脏病进一步发展时,可导致左心功能不全,既而出现右心肥厚和右心功能不全。肾脏:主要因为肾小动脉硬化,使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多尿、夜尿,尿检时可有少量红细胞、管型、蛋白,尿比重减轻。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最终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而出现氮质血症或尿毒症。脑:如脑血管有硬化或间隙性痉挛时,常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产生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眼花、肢体麻木或暂时性失语、瘫痪等症状。脑血管在以上的病理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而引起脑卒中,其中以脑溢血及脑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眼底:在早期可见眼底视网膜细小动脉痉挛或轻、中度硬化,到晚期可见有出血及渗出物,视神经乳头水肿[6]。三、高血压患者的护理1.1、护理目标:(一)能自我调整情绪(二)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三)躯体不适减轻1.2、护理问题(一)活动无耐力,与长期高血压至心功能减退有关(二)舒适的改变头痛、头晕与血压增高有关1.3、专科评估(一)血压是否维持在正常水平,收缩压≤18.6kpa,舒张压≤12kpa。(二)病人对活动的反应,活动后是否出现心悸,收缩压增设,呼吸困难,虚弱,疲乏等。(三)休息后体力是否容易恢复,头痛、头晕是否减轻。1.4、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存在焦虑、郁闷情绪易激动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病人,了解病人思想、生活及工作情况,多与病人进行交谈,消除病人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协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并指导病人训练自我控制能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免加重病情[7]。2、活动指导根据高血压分期决定病人的活动量,但必须以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为原则。第I期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必须避免重体力活动。第Ⅱ期适当休息,避免比较强的活动。第Ⅲ期卧床休息。对于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3、饮食护理向病人讲解限制钠盐和脂肪的重要性,过多的脂肪摄入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加重高血压,因此饮食应以低盐、低脂肪为主,限制摄入肥肉,动物肝、肾,巧克力,香肠等食物,积极鼓励病人多吃水果和蔬菜,禁止吸烟和饮酒[8]。4、用药护理服用降压药开始应从小剂量开始,并且降压药后应定时测量血压以判断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急性低血压反应。在对于重症患者应用到血管扩张剂时,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逐渐减少用药[9]。5、出院指导指导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不要暴饮暴食,保持通便顺畅,坚持长期用药,同时指导病人或家属测量定时血压并记录,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二)头痛、头晕护理1、保持环境安静,尽量减少探视2、抬高床头,使病人体位舒适。3、遵医嘱给予适当的降压药和镇静剂4、用药期间应指导病人起床不宜太快,动作不宜过猛,防止头晕加重。5、做各种操作时动作要轻巧,以免加重病人头痛[10]。(三)病情观察1、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定期测体重,并认真记录。2、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并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视力模糊、心悸、气促、失语偏瘫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备好降压药物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1]。1.5、高危急症的观察及护理1、观察(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人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力模糊、眩晕、惊厥、昏迷等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2)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及意识变化,测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并记录。2、处理:(1)绝对卧床休息,置病人半卧位,头稍抬高,减少搬动病人。(2)持续吸氧4-5L/分。(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等,如硝普钠静脉滴注,应注意避光及输液速度,现用现配。(4)提供保护性护理,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唇舌[12]。结论:通过上文的研究论证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仍存在许多可以提高或亟待解决的方面,这就对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挑战与要求,在校园学习时,我们要多涉猎各方面疾病的护理书籍,多去积累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治高血压的主要措施仍然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及时纠正自身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改善饮食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自我心态,乐观去生活,同时要加强血压调护,定期进行测量血压检测,获得更加健康的体魄。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2]胡大一,马长生,陈良龙.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新观点2007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1-319[3]郭冀珍.高血压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1997,36(9):638[4]郑海燕.中青年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20):60[5]刘国红.老年与中青年高血压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466[6]刘力生.高血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7-500[7]娜仁,郭明贤.高血压护理研究现况[J].护理研究,2011,45(22):56-58.[8]史素玲,孙圣燕,陈玲丽.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1):72-73.[9]王建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J].中国实用医药,2009,4(4):219-220.[10]赵爱珍.护理医学问答[P].山东医学院出版社,1999,8(5):106-107.[11]戴燕铃,金爽.高血压药物治疗与用药护理进展[J]护理科学,2009,24(3):92-94.[12]刘登焦.基础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4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