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诗界革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诗歌革新运动,代表着中国近代诗歌的主流,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格律诗的形式,以适应表现新生活内容的需要,要求诗歌以通俗的语言创造新的诗的境界,反对拟古和复古。代表人物有梁启超、黄遵宪等,其中黄的成绩最大。小说界革命是指中国近代的小说革新运动,也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反对封建正统文人鄙视小说的传统观念,把小说的社会地位提到空前的高度,促进了近代小说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为五四文学革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新文化运动是指五四前夕以科学民主为旗帜,以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运动。它以1915年9月《新青年》创刊为发端,继而融入文学革命和五四运动。其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等。文学研究会是文学革命后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人数最多,影响最大。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成立,发起人有郑振铎、沈雁冰、周作人、叶绍钧、孙伏园、许地山、王统照等,后来参加的有朱自清、冰心、鲁彦、庐隐等。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周报》等。文学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是“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因而也被称为“人生派”和“写实派”。1932年《小说月报》停刊,该会自行解散。创造社继文研会之后,与文研会齐名的新文学社团。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后来参加的有田汉、郑伯奇、穆木天、冯乃超等。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文化批判》等。文学思想倾向于强调创造精神,提倡浪漫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因而被称为“为艺术派”。后期主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强行封闭而解散。学衡派1922年出现的一个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文化派别,因1922年1月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是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和胡先骕等。其文学主张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属于文化复古主义。在鲁迅和共产党人领导下的新文学阵营的声讨下名存实亡,后于1933年《学衡》终刊。甲寅派1925年出现的一个复古守旧的文化派别,因《甲寅》杂志复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张士钊(段琪瑞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他们反对新文化运动,提倡尊孔读经,主张言文分离,压制学生运动,维护封建教育,遭到新文学派的批判和打击。现代主义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始传入中国。中国诗歌会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蒲风、白曙等,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蒲风。1933年2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在诗歌理论探索和创作实践上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我国革命诗歌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一个综合性艺术团体,也是我国第一个演出话剧(新剧)的团体,主要成员皆中国留日学生,如曾孝谷、陆镜若、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以演剧为主,先后改编排演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剧,从思想上配合了辛亥革命,为我国戏剧界培养了一批新人。该社于1915年解散。太阳社1927年冬于上海成立的一个新文学社团,发起人是蒋光慈、钱杏邨,成员有孟超、洪灵菲、戴平万、杨邨人、殷夫、冯宪章等。其成员皆为共产党员,社内有党组织,出版《太阳月刊》、《时代文艺》、《拓荒者》等刊物及《太阳社丛书》,并同创造社一起,致力于革命文学的倡导,1930年左联成立后,该社成员全部加入左联,该社遂自动解散。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领导人有鲁迅、冯乃超、钱杏邨、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主要刊物有《萌芽》、《拓荒者》、《北斗》、《前哨》、《十字街头》等。左联成立后,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批判资产阶级及各种反动文艺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倡文艺大众化,发展革命文艺创作,培养年轻作家,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文艺运动。1936年春为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左联”自动解散。革命文学论争:是指1928年初太阳社和创造社为倡导革命文学,与鲁迅展开的一场论争,这是革命文学阵营内部围绕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而展开的思想论争。通过这场论争,扩大了无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宣传,分清了阵线,明确了是非,提高了认识,加强了团结,从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为左联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两个口号的论争:是指1936年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翼文艺阵营内部周扬、夏衍等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与鲁迅、冯雪峰、茅盾、胡风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之间的论争,这是左翼文艺阵营内部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展开的一场文艺思想论争。通过论争,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方向,团结了队伍,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普罗文学:即无产阶级文学(proletariat)音译的缩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文艺工作者为避免反动派的注意而采用的译名。普罗文学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文学。其基本特征是以鲜明的革命立场,饱满的革命热情,直接表现革命斗争,热情歌颂革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但也有政治口号代替艺术描写和“革命加恋爱”的公式化倾向。1928年至1930年的革命文学,经过了普罗文学阶段。京派:是指30年代前后活动在以北平为中心的北方城市的作家群,其主要阵地是《大公报—文艺副刊》、《骆驼草》、《水星》、《文学月刊》等。主要成员有周作人、沈从文、肖乾、冯文炳等。他们的文艺追求在于“纯正的文学趣味”,其艺术视野也不限于北方的都市生活,而往往以乡下人的目光,在乡村与城市的比照中构建自己的审美天地。他们的创作,一般与社会现实保持有一定距离,往往以相对闭塞的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着重刻划和表现人性中淳朴美好的方面,其作品多有乡野质朴之美,又颇具凝重古久之风,富含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沈从文、肖乾,代表作品《边城》、《栗子》等。论语派:是30年代一个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散文流派,因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人物是林语堂,刊物除《论语》外,还有《人间世》和《宇宙风》,以刊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曾受鲁迅及左翼作家的规劝和批评,但仍坚持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新月派:是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文化派别,得名于1928年3月在上海创办的《新月》月刊,其前身是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新月社,代表人物有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等,其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及文学主张,都呈现出进步性与保守性统一并存的复杂情况,他们在文学上既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又反对三民主义文学,在创作上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其作品大都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却表现出一定的美学追求,其代表作家是徐志摩。自由人:即胡秋原,是政治上站在民族主义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之外的所谓“自由人”,从1931年12月到1932年上半年,胡秋原在《文化评论》上发表了《阿狗文艺论》等一系列文章,既批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又批评左翼文艺运动,因而受到左翼文学的批判。第三种人:指1932年在上海出现的以苏汶(杜衡)、施蛰存、韩侍桁等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在左翼作家反击自由人胡秋原时,以苏汶为代表的自称为“作家之群”的“第三种人”出来为胡秋原辩护,他们标榜中立,反对文艺的功利性,鼓吹文艺可以脱离政治而自由,指责左联独霸文坛,不要真理,把作家变成煽动家,但同时他们也对民族主义文学持明确的批判态度。他们的论点,受到鲁迅、瞿秋白、周扬、冯雪峰等左翼作家的批判。民族主义文学是30年代出现的,一个由国民党政府操纵,适应国民党政权法西斯政治需要,凭借权势和金钱勉强拼凑而成的畸形的文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潘公展、范争波、朱应鹏、王平陵、傅彦长等,大都是国民党政客、特务、军官等。他们鼓吹以“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民族主义文艺”,公开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起攻击,提出以“民族意识”代替“阶级意识”,用“民族主义”来统一文艺思想,用民族主义文学统治文坛,受到左翼文艺各方面的反击。其代表作有黄震遐的《陇海线上》和万国安的《国门之战》。文协即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8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这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学家和艺术家,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几十个分会。文协成立后,积极开展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组织作家走上前线,深入农村,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抗日文艺运动的发展,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10月解散。孤岛文学是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活动,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历时4年零一个月,其间四面皆日军侵占之沦陷区,仅租界内为英法等国控制,所以成为“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开展抗日文学活动,故称之为“孤岛文学”。七月诗派是贯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文艺刊物而得名,主要成员有艾青、田间、绿原、阿垅、曾卓、鲁藜、邹荻帆、彭燕郊、牛汉、冀方等一批青年诗人,其中不少成员是共产党员,他们的诗作突出了现实主义传统,政治倾向明显,与现实斗争联系紧密,诗体自由奔放,不讲究诗行和格律,常以饱满的激情充溢诗行,为当时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九叶诗派活动于40年代国统区的一个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形成于40年代,得名于1981年《九叶集》的出版,九位诗人是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他们的诗作,有力地抨击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愤懑情绪,也表现出了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艺术上常用象征、暗示和隐喻的方法表现主题,因而显得含蓄隽永,精警深刻。战国策派1940年前后在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带有法西斯思想色彩的反动文化派别,因创办《战国策》半月刊和《战国》周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聚集昆明的大学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认为当时的时代是“战国时代的重演”,从而抹杀了法西斯侵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区别;公开宣扬尼采的权力意志论和“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法西斯理论;在文艺思想上,他们鼓吹“力的文化”,主张描写“强力”,提倡反理性主义,提出以“恐怖”、“狂欢”和“虔恪”为文艺创作的“三道母题”,其代表作品是陈铨的剧本《野玫瑰》、《蓝蝴蝶》等。战国策派的思想观点和创作适应了国民党专制主义的需要,其反动理论及作品,受到当时进步文艺界的揭露和批判。边区文协全称“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1937年10月在延安成立,是边区文艺界的一个统一战线组织,负责人有艾思奇、周扬、成仿吾、柯仲平等。1939年5月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文抗”),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团结边区的文化工作者,积极推动和开展了边区的战时文化工作,出版了《文艺突击》、《文艺战线》、《谷雨》、《大众文艺》等刊物,组织战地文化工作团,深入前线,为抗战服务,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文化团体。西战团: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1937年8月12日成立于延安,作家丁玲和吴奚如分别担任正副主任,其成员是边区的文艺工作者。西战团以半军事化的生活随军转战于晋察冀前线,于战斗间隙编演了许多小型多样、通俗易懂、宣传抗战、鼓舞斗志的文艺节目,如《送郎上前线》、《汉奸的末路》等,出版有《西战团戏剧集》、《西战团通讯集》,还有丁玲主编的西战团丛书10种。他们的活动引起广泛注意,中外新闻界不断报道其行踪和成绩。1944年5月完成使命。鲁艺:全称“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后改名鲁迅艺术文学院,设戏剧、文学、音乐、美术等系,并设有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力推行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