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视角下的唐诗英译——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两译本分析李慧(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9)摘要:中国唐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擅长借物抒情。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认知的基础,将其引入唐诗翻译研究能为唐诗英译开辟新的视角。本文将以唐诗《芙蓉楼送辛渐》的两个译本为例,试图用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对译文进行分析,探索其意象认知与图式建构,以进一步利用意象图式进行唐诗英译研究与实践。关键字:意象图式;唐诗英译;认知语言学作者简介:李慧(1989-),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词汇学、认知语言学、英汉对比。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有着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唐诗擅长借物抒情、以物言志,诗词中存在大量意象。传统的唐诗研究一般从修辞、美学或文化等层面入手,而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唐诗的解读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意象图式理论可以更好地将各个意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呈现出来,为翻译研究,尤其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唐诗英译研究提供很大帮助。一、意象图式与唐诗英译Lackoff&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将“意象”用于隐喻分析,后来又将“意象”和“图式”两个术语结合成“意象图式”。他们指出,意象图式是我们日常身体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是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意象图式具有体验性、想象性、抽象性、心智性、动态性等特征(王寅,2007:173)。Lackoff在其著作中主要论述了7类意象图式:容器、路径、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容器图式是具有里外结构的图式,它源自于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容器的认知。路径图式由起点、终点以及路径构成,它来自人在行走时的始源、路径和目的地的身体经验。其它图式也都是依据身体经验而来。意象图式为我们理解抽象概念提供了主要依据。中国唐诗是古典文学的瑰宝,其语言精练、意象微妙、主题深远,国内外许多学者致力于唐诗的翻译以发扬传统文化及帮助其它外语读者品读欣赏。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翻译唐诗,其中,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应用于唐诗英译成为当今学术界的热点。学者们认为: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可借助意象图式进行深层次解码;对于译者来说,意象转换的实质就是意象图式的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若译者能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意象图式并在翻译时找到相似意象图式,将语篇与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就能有效表达出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故在唐诗英译时,译者应通过正确的意象图式识解,匹配源语言和目的语映射,以此实现英汉语言转换和信息传递。二、基于意象图式理论的两译本分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晚年之作,诗人一生坎坷,屡遭贬斥。这首七言绝句是王昌龄在江苏镇江的芙蓉楼赠别辛渐所作。辛渐是诗人的好友,当时由润州渡江,北上洛阳,诗人特意从贬所赶来送别辛渐。此首送别诗也是一首咏志诗,诗人通过送别时的凄清孤寂的场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愁苦,同时告慰友人,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也体现自己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结合Lackoff对意象图式的类型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这两种意象图式:前两句以路径图式为主,后两句以容器图式为主,同时融合了其它图式。不同的意象图式组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身体经验,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故在翻译此首诗歌时,译者应站在诗人的角度感受情景、揣摩情怀,力图表现诗人所要表现的意象与传达的感情。本文将选取许渊冲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一)及陶洁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二)并结合意象图式理论对两篇译本进行比对分析。标题“芙蓉楼送辛渐”直观交代了此诗发生的背景、地点和目的,体现的是路径图式,暗含了“此地-路径-目的地(洛阳)”的图式,表明了即将离开的过程,一副送别图的景象呼之欲出。译文一对标题的处理是FarewelltoXinJianatLotusTower,直接点明了诗歌farewell这一主题,但没有体现标题的路径图式;而译文二SeeingXinJianOffatHibiscusPavilion采用了直译手法,遵循了原诗的意象图式,在读者心理上构建了相同的路径图式,呈现给读者的是辛渐将要离开此地、赴往洛阳的离别场面。“寒雨连江夜入吴”一句是连接图式与路径图式的融合。“寒雨连江”勾勒了凄凄寒雨、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景象,是为连接图式。后三字“夜入吴”历来受到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入吴”的主语是寒雨,但还有人认为是诗人和辛渐。笔者参阅了一些诗歌赏析,认同主语应为“寒雨”,整句意思为带着寒意的秋雨沿着江面袭来,整个吴地(今江浙一带)都沉浸在潇潇的寒雨中。此句在诗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夜入吴”三字构成了一个路径图式,体现了寒雨运动的过程,表明了雨的方向,即“起点-路径-终点(吴地)”的图式。译文一对于此句的翻译是“AcoldrainmingledwithEaststreaminvadesthenight”;译文二的处理是“Alongtheriverthatmergedwithacoldrain,WeenteredtheWucitylateatnight.”两译本分别使用了“mingle”和“merge”,都体现了寒雨和江面相连的连接图式,保留了原诗景象,而两译本对“夜入吴”的翻译存在很大差异:译文一的动词“invade”,生动传递了原文所表现的路径图式,展现了寒雨入侵的动态过程;而译文二的译文是按照“入吴”主语为诗人和辛渐的理解,所以与译文一造成了意义上的不同。笔者认为,译文一许的译本更为准确,更符合诗人意图传递的迷蒙烟雨笼罩吴地江天、秋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过程。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暗示心境,此句是路径图式与前后图式的结合。“平明”意为天亮的时候,“送客”是路径图式,隐含了离开此地去往目的地的路径。而后面的“楚山孤”表现的是天已蒙蒙亮,雨也停了,向远望去,耸立在苍茫平野上的只剩下一座孤峙的楚山,此为前后图式。前后图式是根据前景-背景、图形-背景等结构,采用某些意象为背景来映衬凸显某一重要意象。楚山矗立,楚山即为图形,后面的平野则是背景,表现了楚山的孤立与周围凄清,在这里通过前后图式折射出了对诗人处境的一种隐喻,诗人的好友离开,只剩下诗人独自一人在这异乡,所以作者的境遇也分外孤单落寞。在翻译这句时,译文一的处理是:Atdawnyouleavethesouthernhillslonelyinhaze.译文二将其译成:EarlyatdaybreakIbidyoufarewell.WithonlytheloneChuMountaininsight.相比之下,译文一更与原诗中的路径图式吻合,表现了辛渐离开,独剩孤山;而译文二直接译为bidfarewell,没有体现送别的画面感,没有传递出图式的意境。对于“楚山孤”三字,两个译文都采用了直译的方式,没有明写诗人的孤单,但是“lonelyinhaze”和“theloneChuMountain”也能让读者隐约感到弥漫在烟雨中的寒意及诗人空留原地的落寞。第三句的“洛阳亲友如相问”是一个容器图式,作者人只身在被贬之地,而亲友在洛阳担心惦挂着他,相当于远方的亲友是在“洛阳”这个容器中,是与诗人分隔开的。译文二直译为“mykinsfolkinLuoyang”表达“洛阳亲友”的概念,这固然无误,真实再现了原文的意思,反映了容器图式。但是,译文一许渊冲对于“洛阳亲友”的翻译采取了“myfriendsintheNorth”的处理,想必是经过一番考量、细细推敲的结果:其一,诗人王昌龄并非洛阳人,但他曾在洛阳一带结识了不少朋友,所以惦记他的主要是关心诗人现在处境的曾经好友,用“friends”更加妥帖;其二,考虑到译文读者有可能是外国人,他们并不了解中国地理,不清楚洛阳具体在哪里,也对楚山、吴地之类的位置没有概念,故译文一对于地名的处理是:将上一句的楚山译为southernhills,将本句洛阳译为intheNorth,这样成功避免了外国读者对于中国地名不了解的问题,形象再现了辛渐由南向北及北方亲友关心惦念作者的图景。故虽然两个译文都完整反映了原文的容器图式,但译文一更加贴合实际,照顾读者。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全诗诗眼,是一个典型的容器图式,并折射出了空间隐喻。读者通过自己的认知、通过对现实生活经验的累积了解到,白玉壶晶莹洁白,所以这里作者表达的是,他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表现了诗人“表里俱澄澈”。此空间隐喻用图形表示如下:因此,读者读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诗人个体的意象图式与玉壶容器的意象图式发生重合,隐喻的意义由此产生。故译者在对这句进行处理时,应激活相应的意象图式和空间隐喻结构,使读者产生相同的认知体验。译文一为:Myheartisfreeofstainasiceincrystalvase.此译虽表现了容器图式,但稍显不足的是译文只提到了“freeofstain”说明作者的心没有被污染,但不足以传神达意,没有充分表现诗人的纯洁无暇和高风亮节。相比而言,译文二的“Likeapieceoficeinacrystalvessel.Fore’eraloofandpureremainsmyheart”既呈现了冰心冰——剔透诗人内在——高尚清廉容器:玉壶——洁白容器:诗人自己——清白和玉壶的空间隐喻,又展现了诗人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高尚节操,表达了自己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综上所述,总体来说两位译者在对本首诗英译时都能较好地理解作者所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除个别地方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所以造成了译文的差异或某个意象图式的缺失,两篇译文基本上能把握原词的意象图式并在翻译处理时选择相应的意象图式,读者能体会到原词所表达的意境,且译文一能兼顾到文化因素,更符合读者的文化图式。三、结语中国唐诗蕴含大量意象图式,通过分析唐诗中的意象图式能够了解诗人感受事物、观察问题的视角,同时揣摩出唐诗中的隐喻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意象图式理论为中国唐诗的翻译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对唐诗《芙蓉楼送辛渐》进行了意象图式的分析,并对其两篇译文进行比较,结合意象图式理论进行翻译解读和研究,肯定了意象图式在唐诗英译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视角来看,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它涉及到译者对原作品的思维解码和将其转换成目的语的思维编码过程。因此,在唐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准确理解作者的意象图式并在翻译时运用相似意象图式,从而激活读者相应认知结构,展现原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参考文献[1]李东.从意象图式解析中国唐代诗歌的英译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12):51-53.[2]李福印.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1):80-84.[3]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98.[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73-177.[5]杨俊峰.从古典诗歌中的意象翻译看意象图式理论的阐释空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4):66-70.TranslationofTangPoetryonthePerspectiveofImageSchemaTheory——StudyonthetwotranslationsofSeeingXinJianOffatHibiscusPavilionLiHui(SchoolofForeignLanguages,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Abstract:ThepoemsofTangDynastyinChinaareveryconcise,expressiveandfullofimagery.TheImageSchemaTheory,asthebasisofCognitiveLinguistics,canopenupanewperspectivetothetranslationstudyofTangPoe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