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建工作2011年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工作科学化水平,动员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十二五”作贡献、为党旗添光彩,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内容包括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分析研究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状况,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三)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学习党风廉政法规,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并组织实施;(五)履行监督职责,对所辖地区、部门、系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六)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七)依法领导、组织并支持执纪执法机关履行职责。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历史上的精神文明既有历史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的发展需要物质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它的发展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指导方针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四是民主法制建设先进乡镇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各级政府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五是基础设施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举国关注,共谋大计。来自方方面面的讨论与争鸣,可谓如火如荼。但是,眼下至少有两个不争的共识:一是坚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坚实基础。农村公路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陕西省农村公路的现状,仍然可以概括为“欠账甚多、任重道远”。六征税征管工作“坚持依法征税、和谐征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优化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更好地发挥税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收入分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作出新的贡献。”2010年12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在全国税务工作会上就2011年税务工作重点如是说。七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所有制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的非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它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境外资本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八是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或地方政府成立的开发区)吸收投资(主要是非本地投资者)的活动。招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并且在各级政府报告和工作计划中出现。招商引资是指地方政府(开发区)以说服投资者受让土地或租赁厂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针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环境的销售行为。各地的招商引资正从吸收外资为主到同时吸收内外资,从吸收第二产业投资为主到同时吸收第三和第一产业。九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到21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又做出了一些调整。由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到达适婚年龄,在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十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什么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1],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胡晓义表示,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有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十一是教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类型有正规教育、成人教育、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十二是扶贫开发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第一,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第二,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第三,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第四,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第五,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强调扶贫到村到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国的扶贫开发着重扶贫到村到户。国家不仅将扶贫到户作为一项重要措施,而且把解决贫困农户温饱的各项指标也量化到户。十三是科技工作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通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创科技创新农业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等形式,发展现代种养殖农业模式,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污水及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的契机,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普及意识,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程,促进农村健康发展。十四是民政民政所工作职责民政办公室作为街道办事处重要职能部门,主要承担基层政权建设,拥军优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社区服务、殡葬管理、救济救灾、老龄、残疾、五保供养、社团登记、地名管理等工作。十五文体十六是卫生加强乡镇卫生管理,消除安全隐患。十九是残疾人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证残疾人基本生活1、在农村继续实行对贫困残疾人的救济、扶助政策,对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法定抚养人或虽有法定抚养人但抚养人无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2、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其中。适当提高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水平。3、城镇残疾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障’缴纳社会保险费,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及失业、工伤等保险待遇;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就业的残疾人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障。二十苹果产业二十一棚栽产业二十二草畜产业为实现苹果产业建设高点起步,志丹县制定了“三长办点”工作机制,由县长、局长、乡长及相应层级的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苹果示范园,实行挂牌管理,统一考核,以此推动全县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保安镇位于志丹县中部,总土地面积239.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965人。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富民”的特色农业发展战略,把大棚蔬菜业作为川道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首选产业和决战产业,以实施示范带动、科技带动、龙头带动、品牌带动为根本抓手,全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提升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强化组织领导,稳步推进大棚菜种植我镇把发展大棚菜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去抓,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各棚菜种植点包片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棚,领导小组全盘统筹安排全镇的大棚菜技术推广工作和基地建设工作。在抓大棚基地建设中做到了“三个统一”,即对基地的路、沟、管道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大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选种、育苗、栽植等技术措施。二、大力发展棚栽产业,不断提升棚菜的质量和效益今年我镇改变过去种植的杂、乱、无规模现象,在川道村全部种植大棚菜和大田蔬菜,消灭一切高杆作物,并由川道村向拐沟村延伸。按照“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统筹布局”的原则,加快实施刘坪、志张路沿线蔬菜产业开发带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的经营模式,在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植、产业化经营,使棚菜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今春,在孙岔、张沟门、新窑湾等村新建弓棚141棚,大棚30座,使全镇棚菜总量达到572棚,种植露地菜1200亩,大棚棚均收入12000元,单棚最高收入达到1.6万元,蔬菜产量达到4.8万吨,实现产值480万元,仅此一项为全镇农民人均增收565元。三、强化科技推广,提高棚栽业整体效益今年以来,在总结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坚持把科技投入放在提升蔬菜产业开发效益的突出位置来抓。按照有示范村、有示范户的要求,突出抓好良种普及和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蔬菜生产通过改造低效棚、推广新科技、引进新品种等措施,先后引进推广瓜菜良种20个品种。目前,傲绿11号、保冠1号、天津2苠、津优30黄瓜、安德烈茄子等优良品种在全镇大面积种植,发挥了显著的生产效益,全镇蔬菜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集中育苗、配方施肥、嫁接栽培、防寒保温等实用技术,普及率进一步得到提高,双膜保温、全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全面普及。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工作。今年,共举办培训班12期,发放技术资料800余份,培训农民1200人(次),有70%的农民掌握了1-2项生产技术。四、强化政策扶持,促进棚栽产业快速发展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要求,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