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提纲(讨论稿)(帽子部分)(一)简述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1、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的重大举措。(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理论方面:从资源有限性角度分析,土地综合整治是调整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破解城乡用地矛盾的重要措施。实践方面:十年的土地整治经验证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在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未利用地开发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要求,顺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的形势,应对经济发展对耕地保护提出的更严峻的挑战。要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基本方针。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城乡发展用地空间,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重大措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基础保障。(二)简述规划依据、主要任务1、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土地管理法》中“国2家鼓励土地整理”的要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土地综合整治总体目标;——《全国村镇规划》、《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的要求;2、主要任务——完善和细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以整理增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扩展用地空间为重点,确定土地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细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分析投入,评价效益;——提出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意见和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三)基期、规划期和规划范围:1、基期:2010年2、规划期:2020年3、范围:不包括台、港、澳的全国行政区一、土地综合整治的状况与形势(一)简述上轮规划全国土地综合整治取得的主要成绩1、减缓了全国耕地净减少的势头。实施有组织的整理复垦开发以来,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数量逐年加大,耕地得到有效的补充和保护,逐步实现了全国占补平衡。规划期间:——增加耕地总量;3——开发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增加耕地数量;——整理复垦增加耕地数量。2、提高了土地质量。结合农田整治,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大幅度提高了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美化了环境,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3、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通过土地整治实现了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居民点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切实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真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4、改善了环境。结合小流域治理和矿区环境恢复治理实施的土地整理和复垦,促进了生态建设,加快了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增加了就业,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二)当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从特殊的土地国情和耕地保护前景以及城镇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分析判断,提出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才能满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满足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等对土地的需求。(说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基础,结合有关生态建设规划的要求,阐明到2010年和2020年在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各项建设占用耕地量、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和用于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减少的耕地量。——从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扩展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对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作用的角度出发,指出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4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抓手。(三)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1、有利条件——阐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源状况,说明资源潜力的可行性:可开发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量,其中可增加耕地量;可整理资源量,其中可增加耕地量;可复垦资源量,其中可增加耕地量;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资源量,可节约建设用地总量,其中可增加耕地量;总量,其中可增加耕地总量。——简述近几年国家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视,说明已经初步具备了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法规、组织管理和技术保障的基础:占补平衡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简述已有的农村土地整治投入渠道,说明初步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投资和群众自筹资金相结合的农村土地整治投资体系,对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土地出让金15%部分,农民自筹资金等。——综上所述,在加大投入、精心组织下依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尤其是通过整理复垦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能够实现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2、制约因素——投入不足;——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不高,低水平徘徊;——建设用地整治制度不完善。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5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遵循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内涵挖潜为重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水平,确保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二)总体目标1、在保证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宜农未利用土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农田整理有序开展,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增工矿废弃地得到全面复垦,逐步消化工矿废弃地历史欠帐;农村建设用地有序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确保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益明显提高,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规划实现后的总体效益:——到2020年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总量达到万亩,平均每年万亩。其中:通过农田整理增加耕地万亩,通过土地复垦增加耕地万亩,通过开发土地增加耕地万亩。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增加耕地万亩,农村居民点节约用地万亩。——实现整理复垦开发增加耕地与建设占用和灾毁耕地持平,实现耕地保有量目标,保障粮食安全;——%以上的基本农田得到整理,提高耕地等级,土地生产力明显提高,生产成本降低;——重点矿区环境得到恢复治理,复垦率提高到%;——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的土地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6(三)分区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分析各区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资源潜力,确定方向、目标和实施措施。三、重点区域与重大工程(一)重点区域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的重点区域,在分析后备资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重点区域的资源潜力状况,提出规划目标和优先实施的措施。(二)重大工程在重点区域内组织实施若干项重大工程,细化《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规划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方案;1、重大工程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原则:——分整理、复垦、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可以有若干项工程,每项工程突出一个重点方向;——每项工程区域规模以重点区域为基本单元;2、重大工程方案内容主要应包括:——工程地点、范围、规模;——资源状况;——目标和建设内容;——实施步骤、工期进度安排;——工程量和投入概算;7——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预测;——管理和实施措施。3、重大工程的总体效益阐述实施各项重大工程对实现规划确定的总目标所起到的作用。四、投资分析(一)实现规划目标所需总投资1、分整理、复垦、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计算全国及分区的工程量,算出分类型全国总投资额及各区域的投资额,以及重大工程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2、年均投资规模和分年度投资安排。(二)资金筹措1、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2、耕地开垦费;3、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安排;4、出地出让金15%部分;5、农民自筹和其他社会投资。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一)政策措施(二)组织措施(三)投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