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3629)学习参考资料1、奠定了中医辨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医家是张仲景。2、最早记载伤口冲洗和消毒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3、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5、中医护理学诊断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辨证施护。6、关于《伤寒杂病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开创了先河;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7、哪些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9、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10、整体观念:即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十分重视人与外界环境的有机联系。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14、辨证施护: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15、同病异护: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个体或不同的阶段会表现出几种不同的证候,证候不同,疾病的本质特点就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16、异病同护:不同的疾病在某一过程中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证候,证候相同则疾病的本质特点也基本类似,因而可以采用相似的护理方法。17、为什么说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生活在外界环境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一般情况下,人体通过内部的调节机能,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外界环境的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体本身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发生疾病。由于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因时、因地、因人施护,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原则。18、简述辨证与施护的关系。辨证就是辨别疾病的证候,施护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原则和实施护理措施。因此辨证是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和施护是诊断和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19、中医护理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医护理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将全身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有机整体性还表现在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诊治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就是根据这些有机的联系来指导疾病的防治及护理,即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从官窍、形体、色脉、神情等外在表现,来了解内脏病变。同样是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进行护理评估,从而提出护理诊断/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采用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痊愈,身心健康。第一章阴阳五行精气学说1、能够说明阴阳之间协调平衡关系的是:阴平阳秘。2、能用阴阳的相互依存来解释的是:阴损及阳。3、在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中,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阴阳的无限可分性。4、可用阴阳的对立关系解释的是:寒者热之。5、按照阴阳学说理论,描述属阳的是无形的。6、按照阴阳学说理论,描述中属阴的是减退的。7、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组织结构,不准确的是:背为阴,腹为阳。8、关于“阴阳转化”,说法不准确的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9、“阳胜则阴病”是指:阳偏胜的病变,必伤阴液。10、“阴胜则阳病”是指:阴盛的病变,必须损伤人体的阳气。11、按五行配属关系,肝胃属于木。1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13、根据五行的理论,“肝脾不和”属于木乘土。14、“子盗母气”是指:子脏不足,导致母脏亦虚。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理传变是:木乘土。16、肝病及肺属于相侮。17、属相侮关系的是:脾病及肝。18、引火发元不是根据五行生克规律确定的治法。19、古代医学家采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与形态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不属于金的是:五色之黑。20、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错误的是:火克木。2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事物阴阳的无限可分性。22、阴阳偏盛的治法包括:热者寒之;寒者热之。23、对中医学影响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五行学说,阴阳学说。24、属“母子关系”的是:木和火、水和木、水和金。25、根据五行归类,哪些征象可作为心病的辨证依据:面见赤色,舌尖红赤。26、根据五行归类,哪些征象可作为肾病的辨证依据:耳鸣耳聋、牙龄枯槁。27、应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病理变化的是: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重阳必阴,重阴必阳。28、能用阴阳转化的理论来解释的变化是: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29、用五行的乘侮规律来说明病理影响的是:脾病及肝、肾病及心、肝病及肺。30、五行相侮关系中描述正确的有:金不中则木侮之;水不足则火侮之。31、属阴的特性有:抑制;减退;晦暗。32、属阳的特性有:温热、兴奋、推动。33、阴阳: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34、阳损及阴:阳损及阴指阳虚到了一定程度时,因阳气不足,无力化生阴液,进一步出现阴液亦虚的现象。35、阴损及阳:阴损及阳指阴虚到了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滋养阳气,进一步导致阳气亦虚。36、阴盛则寒:阴盛,多指阴邪致病,或阴邪滞留体内导致功能障碍,表现出一派寒象,故日“阴盛则寒”。37、阳盛则热:阳盛,多指阳邪致病,或机体功能亢奋,表现出一一派热象,故日“阳盛则热”。38、阴虚则热:阴虚则热是由于阴虚,无力制约阳热,可出现虚热征象。39、阳虚则寒:阳虚则寒是由于阳虚,温煦功能低下,不能制约阴液,可出现虚寒征象。40、五行: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41、相生: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42、相克:相克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制止、约束、削弱等作用。43、相乘:相乘指相克太过而为病。44、相侮:相侮指反克而为病。45、阴和阳的特征是什么?阴和阳的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都属于“阴。46、简述阴阳的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可分性。阴阳的相关性,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应该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的,即相关基础上的,不相关的事物或现象不宜分阴阳。阴阳的普遍性,指凡属于相关的事物或现象,都可以用阴阳对其各自的属性加以概括分析。阴阳的相对性,指各种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阴阳的可分性,指阴或阳之中可再分阴阳。47、简述五行生克的规律和次序。五行相生的规律和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规律和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48、五行的相克与相乘有何异同?相克和相乘的共同点:两者都是相克关系。其不同点:前者是正常情况下的制约关系;后者是正常制约关系遭到破坏的异常相克现象,即相克太过。中医学用前者说明生理现象而后者讲的是病理关系。49、简述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①阴阳的相互对立;②阴阳的相互依存;③阴阳的相互消长;④阴阳的相互转化。50、举例说明五行学说中的生克规律。按五行生克规律:如肝(木)之气太过,作为胜气则过度克制脾(土),而使脾(土)之气偏衰,土衰不能抑制肾(水)则水气偏胜而加剧克制心(火),火气受制而减弱克制肺(金)之力,于是金气旺盛起来,把太过的肝(木)之气克制下去,使其恢复正常。反之,若木气不足,则将受到金的过度克制,同时又因木衰不能制土而引起土气偏亢,土气偏亢则加强抑水而水气偏衰,水衰无以制火而火偏亢,火偏亢则导致金偏衰而不能制木,从而使不及的木气复归于平,以维持其正常调节状态。第二章藏象1、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脉外,是由脾脏所主。2、各脏腑中,胆是奇恒之腑。3、各脏腑中,三焦不是奇恒之腑。4、心在液为汗。5、肺在液为涕。6、脾在液为涎。7、藏血为肝所主。8、脾的生理特点之一是:喜燥恶湿。9、元气运行的通道是三焦。10、与发育、生殖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肾。11、与肺主一身之气密切相关的气是宗气。12、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机制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13、调节呼吸的脏腑为:肺肾。14、肺在体为皮毛。15、具有通调水道功能的脏腑是:肺。16、脑为髓海。17、血之余为发。18、骨之余为齿。19、脾脏其华在唇。20、血液的运行与肾脏关系不密切。21、人体水液代谢与胆脏腑无关。22、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之阳气。23、具有通行元气和运行水液作用的脏腑是:三焦。24、为全身阳气之本的是肾阳。25、肾脏“开窍于耳”。26、能主二便有脏腑是肾。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是胆。28、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主要指的是胃。29、小儿因门迟闭、骨软无力,主要与肾脏有关。30、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肺、脾、肾。31、“气不足便是寒”是气的温煦作用失常。32、与宗气运行最密切的脏是心、肺、脾、肝。33、对津液输布起主宰作用的脏是肾。34、营卫之气的共同点为来源相同。35、“见痰休治痰而治气”的理论基本是气能行津。36、血和津液的共同功能为滋润和濡养作用。37、与气能摄血最相关的脏是脾。38、与气虚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肺与脾。39、“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津血同源。40、三焦通利不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41、营气通过何途径循行于全身十四经脉。42、气的出入运动不及而结聚于内称为气结。43、呕吐物不属于津液正常排泄途径。44、肺脏与津液的生成关系不密切。45、汗液、唾液、肠液均属于津液范畴。46、水湿不属于津范畴。47、与人体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肾。48、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血。49、与血液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脏腑是肾。5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心气。51、与气的生成关系不密切的脏是心。52、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现象,是气的推动作用功能失常。53、“气有余便是火”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54、水谷精气与清气相结合关系到宗气的生成。55、与肺主一身之气密切相关的气是宗气。56、营气的生理功能为:构成血液。57、具有司腠理开合等功能的气是卫气。58、元气依赖于肾精物质而化生。59、宗气的生成与肺、脾脏有关。60、元气运行的主要通道是三焦。6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是:元气。62、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指:宗气。63、能使血不溢出脉外而在脉中流动的功能是气的固摄作用。64、易患外感生疾病,是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所致。65、与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脏腑为:脾、肾、肺。66、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为:气、血、精、津液、髓。67、肝主疏池的生理作用是: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维持气血运行。68、属于五志范围:喜、怒、恐、忧。69、大肠的传导功能,主要与脏腑的哪种功能有关:胃之通降、脾之运化、肝之疏泄、肾之封藏。70、六腑主传化物,主要对食物起何种作用:消化、吸收、输送、排泄。71、五脏主要储藏:气血、津液、精气。72、血液运行的最基本前提条件是:血液充盈、脉道滑利、心阳气充沛。73、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有:主脉、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74、肺主人一身之气主要体现在:参与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75、肺主行不,是通过何种功能来实现的:肺气宣发、肺主肃降。76、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呼出浊气、输布津液精微、宣发卫气。77、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吸入清气、输布津液精微、清肃洁净呼吸道。78、肺气失于宣发,可出现的症状有:呼吸不利、咳嗽、胸闷、鼻塞。79、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的症状有:呼吸短促、喘促、咳痰。80、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