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试题答案宠辱不惊发表于2006-12-2411:40:11《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一、填空题1、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体)。2、教师的爱是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的。3、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对(生命)的相互对接与交融。4、教师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5、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6、教师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自我认识)。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8、教师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应求助于专家进行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9、教师自主发展有三条可行性路径:反思、合作、(共生)。10、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要有某种桥梁,这桥梁就是(教学本身)。二、选择题1、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的一项是(D)。A、艺术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速效性2、教师工作的核心是(A)。A、教书育人B、广博学习C、教育科研D、精心备课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C)。A、方法B、途径C、本质D、形式4、有德之人,在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这叫做(C)。A、慎微B、慎重C、慎独D、诚实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这句话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6、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B)。A、1995B、1997C、1999D、20017、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最直接因素是(A)。A、语言表达能力B、非语言表达能力C、教育技术运用能力D、管理学生能力8、校园文化属于哪一类课程资源(C)。A、素材性资源B、条件性资源C、隐性资源D、显性资源9、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是一种(B)关系。A、医患B、伙伴C、师生D、主从10、在教学反思过程的诸阶段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B)。A、具体经验阶段B、观察分析阶段C、重新概括阶段D、积极验证阶段三、判断题(√)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2、今天,在我国“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4、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5、要树立学生是消费者,就是教育服务的顾客的观念。(×)6、实施新课程,我们要彻底否定教师的权威。(√)7、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母爱”并列起来,不免掩盖了教师职业情感的专业化特征。(√)8、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9、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其教师生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10、“教学相长”是必然的,无条件的。四、简答题1、“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25答:(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一个过程。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什么教师要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P88答:新课程内容的社会化,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学科知识结构。新课程的内容不断的得到更新和补充,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始终关注和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知识,不断地构建适应时代教学需要的多元知识结构。新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新课程、新教材加强了学科之间和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3、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强化哪些能力?答:(1)强化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2)立足于新型人际关系,发展教师的交往与合作能力;(3)拓展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4)发展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技能。4、教师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什么意义?P150答:(1)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教师身心的健康;(2)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加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学的机会;(3)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与学的活动;(4)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校组织效能的发挥。5、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P169答:(1)热爱教师职业,认同自己的教师职业角色;(2)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自我意识;(3)坚韧与自制;(4)有效调节不良情绪;(5)好学与创新。五、论述题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26答:(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者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2、结合实际说明教师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P125答:(1)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2)多渠道获取信息;(3)行动研究;(4)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校本研究与教师成长答案宠辱不惊发表于2006-12-2411:41:421、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要以(学校中的人员,尤其是教师)为研究主体。2、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主要包括(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反思意识以及创新意识。3、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4、学术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者共同组成一篇论文的主体部分。5、撰写教育调查报告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6、教育实验报告的组成部分包括题目、前言、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与讨论)和参考文献与附录。7、行动研究的第一个环节是(形成计划)。8、个案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有:背景描述、主要问题的描述、(诊断与分析)、小结与建议。9、中小学教师自己或在校外研究者的帮助指导下所从事的叙事研究叫做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10、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既是教育科研的目的,也是它的(归宿)。二、选择题1、校本科研也要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进行:研究者要选择课题、拟定计划、呈现成果、(D)。A、发表论文B、著书立说C、申请评奖D、推广实践2、最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D)。A、职前培养B、脱产培训C、外出考察D、教学实践3、科研过程中的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结果的(C)。A、证实B、证伪C、预测D、论证4、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素材写成的文献称为(A)。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教育档案5、通常要求学术论文的每个关键词不超过(C)个字。A、4B、5C、6D、76、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是(C)。A、摘要B、绪论C、本论D、结论7、科研方法的选择取决于(B)。A、课题题目B、研究目的C、研究习惯D、熟悉程度8、研究者在进行观察之前就拟定好观察计划的观察叫做(C)。A、取样观察B、评价观察C、结构式观察D、系统观察9、电话访谈属于(C)。A、个别访谈B、直接访谈C、间接访谈D、开放式访谈10、行动研究的构成环节有计划、行动、观察和(A)。A、反思B、总结C、反馈D、评价三、判断题(×)1、教师的任务自古以来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让教师搞科研是额外负担。(√)2、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只是在研究过程的开始阶段,它贯穿于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3、记录文献的形式中,摘要又称摘录。(√)4、研究课题的题目与反映其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题目并非完全一致。(×)5、下列数字用法是否正确:今天是06年12月一日,星期5。(×)6、教育调查的方法多样,有问卷法、访谈法、成品分析法、测验法等。(×)7、使用问卷法进行教育调查时,一般都要求被调查者署名。(√)8、行动研究没有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9、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10、教育叙事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不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理论。四、简答题1、“校本”的含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答:校本可以从“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个方面来理解。(1)“为了学校”是校本科研的目的所在。教师教育科研就是要改进学校的具体实践,解决学校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更要前瞻性的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献计献策。(2)“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对于学校自身所产生的问题,最好的解决者是学校中的人,即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学校管理者及教师对学校内部问题的认识、据估计、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最行为有效的。(3)“基于学校”是指从学校的具体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开展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都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地挖掘学校中的各种潜力,使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其中,让学校的资源更好的被利用起来。2、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符合哪些要求?答: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下列特点:(1)课题必须具有研究意义。(2)课题必须有科学性。(3)课题必须具体明确。(4)课题要有新意。(5)课题要有可行性。3、编制问卷应注意哪些事项?P122答:(1)目的明确;(2)表述准确;(3)使被调查者理解清楚;(4)避免调查者的主观性情绪;(5)选择合适角度。4、教育叙事研究有哪些特点?P198答:(1)教师既是叙事者,又是研究工具;(2)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3)研究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4)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5、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可以采取哪些方法?P234答:(1)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2)办科研校刊、科研校报宣传推广科研成果。(3)参加科研成果评比活动,推广科研成果。五、论述题1、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P25答:(1)养成反思习惯。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提问,不但自己进行反思,还和同事共同反思。(2)掌握反思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所呈现的典型反思案例,训练反思性思维,提高反思能力。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它还需要群体的支持。(3)运用反思的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实践。(4)寻找合适的反思方式和内容。2、结合实际谈谈教师的个案研究对教师校本成长的作用。P186答:(1)个案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对教师的工作具有实践意义;(2)个案研究有助于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3)个案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