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课题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立项申请书课题名称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申请人(课题负责申请日期2010年8月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课题论证(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学经典文化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寻求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21、如何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2、如何借助国学经典诵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3、探索经典诵读指导课的模式,探求经典诵读与学科整合模式。课(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3题论证国内研究现状: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在我国的教育界日趋如火如荼。关于经典诵读的实践与课题研究风起云涌:有“把经典名篇引入课堂研究”、“小学语文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诵读传统经典,促进小学生品德养成研究”、“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研究”、“诵读教学与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研究”等。另一方面,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加强了研究,还涉及到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研究,崔峦、巢宗祺等学者对语文素养的涵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课题的突破:已有的研究成果范围已经比较全面,我们提出的课题预计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两方面着手,探求经典诵读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有机整合的有效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双养素质。(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4人员结构:本课题组包括负责人共有10位成员。从职称上看,6位小教高级,4位小教一级。从年龄上看,9位成员都在40岁以下,其中35岁以下的占7位。从研究经验上看,课题负责人张良才曾主持过课题研究并已结题,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课题负责人刘坤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研究正在研究阶段,多篇论文、课件等获奖;课题组成员也有论文获奖。从教学经验上看,课题组主要参与者全部是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两名市级教坛新星、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两名区级优秀教师。本课题组9位成员都有较好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以高职称为主,年富力强,业务精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教育科研团队。资料准备:本课题的前期研究基础较为丰厚。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各种学科功能室齐全,为此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课题组全体成员订阅了大量相关学术期刊,并阅读了大量学术论文,资料准备充足。科研手段:对比研究法:根据实验对象个体情况进行实验前后纵向比较,并判断实验效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诵读情况,收集学生及家长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课题实验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全国其它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以及可借鉴的优秀经验。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经费保障:学校开办之初即制定了“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思路,每期都拨有充足的教科研专项经费。本校校长张良才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可以为课题的完成提供人、财、物和时间的保证。5课题组分工情况1、课题负责人张良才负责课题统筹规划和管理工作,保证课题顺利实施。2、课题负责人刘坤负责设计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组织理论培训、收集整理资料、召开课题会议、汇报课题进度情况、撰写研究报告等。3、课题组成员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学习和实验。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意见单位盖章县区审核意见盖章6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意见《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国学经典文化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国学经典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既极富哲理,发人深省,又语言精粹,极富情趣。经常诵读,既利于修身养性,又能使语言表达流畅练达,可以说国学经典文化真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份宝贵的财富。中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黄金阶段,学生大量诵读国学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先进人文理念的熏陶,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所以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加强语言积累、积攒文化财富,由经典的智慧、先哲的风范陶铸学生的优美人格,不仅是提高学生人文和语文双素养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当今教育的重要补充。诵读国学经典,在我国的教育界日趋如火如荼。同时,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课题研究风起云涌。为顺应潮流,同时也为打造学校书香特色,我校在全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养》的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转化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通过熏陶涵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拓宽学生的心胸与视野,以达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目的。2、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熟背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积累精美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能恰当得体地引用所诵读的锦句华章,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以此奠定语文基础,增加经典储备,以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3、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寻求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探求如何把学习国学经典和语文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为语文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如何以经典诵读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2、如何借助国学经典诵读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83、探索经典诵读指导课的模式,探求经典诵读与学科整合模式。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对象(一)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诵读情况,收集学生及家长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课题实验应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2、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全国其它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整理、筛选,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以及可借鉴的优秀经验。使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更高的起点。3、行动研究法对研究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小学生双文素养的研究不断提出改革方案,通过一系列课内外语文的实践活动,寻求语文与弘扬国学经典之间联系的桥梁,研究一条适合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途径。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得出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5、对比研究法:根据实验对象个体情况进行实验前后纵向比较,并判断实验效果,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二)研究对象:我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本课题实施周期为两年(2010、8、——2012、8、),为保证课题积极、稳妥的实施,具体的实施时段如下:9(1)准备阶段(2010、8、----2010、9、)①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落实分工,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②组织课题组成员以及全校教师学习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文献资料以及全国其它学校在国学经典诵读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2)实施阶段(2010、9、----2012、6、)①确定各学段的国学经典诵读内容。②探求如何以国学经典为载体,促进学生双文素养的有效策略。③探索国学经典诵读和学科整合的模式。④开展系列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此推动国学经典活动的深入。⑤撰写阶段性计划、总结。⑥借助该课题研究的开展,创建书香特色校园。(3)总结阶段(2012、6、----2012、8、)课题组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所积累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做好结题工作。《诵读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素质》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目前正在积极倡导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思考如何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和谐发展。和谐教育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自身发展需求相和谐为宗旨,协调并整体优化各种教育因素,创设和谐的育人氛围,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教10育模式。《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段)”。为此,我们特进行《诵读国学经典与培养学生素质》的课题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1、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因为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就诵读这些经典,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2、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只有学生广读博览,有了丰富的海量的语言储备,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有宽厚的基础。开展中华经典古诗文的诵读研究,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自主探索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诗文诵读成果,手抄报上诗画合璧、图文并茂,既锻炼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能力,又可以巩固诵读的成果。3、促进学生的记忆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取决于记忆力水平,而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充分的开发和锻炼而不断提升的。儿童时期是开发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最佳开发期,将永远无法弥补。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是最佳的方式之一。当大量的语言文字的精华,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而深深的印进儿童的大脑里,其智力的发展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当这种背诵成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习惯的时候,孩子们的记忆力会得到非常好的锻炼。4、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可逐渐培养孩子的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品德、开启孩子的创新11思维,从而奠定孩子一生中具有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与秉性的基础,让我们的下一代更了解古老的中国,了解中华文化,从而更热爱我们的祖国。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步骤:1、课题研究的对象:濂水镇初级中学全体学生。2、课题研究的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和子课题方案。2、课题研究组成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思想。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0年10月—2012年6月)1、熟读实验读本《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和校本教材。2、适时和其他实验学校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开阔视野,相互启发,发现问题,提出策略,使实验工作逐步向纵深发展。3、学校班级积极创设各种环境,开设各种功能室,为学生诵读经典提供有利条件。4、举行跟经典诵读有关的各项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第三阶段:深化总结、鉴定阶段(2012年7月—2012年8月)1、系统分析整理材料,开展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多层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2、总结、鉴定实验成果。3、对学生的古诗文手抄报、古诗词书法作品、绘画作品等

1 / 8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