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外文翻译)题目传播学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姓名夏敏霞学号3080223066专业班级新闻学08(2)班指导教师刘建民分院法律与传媒分院开题日期2011年12月3日宁波理工学院1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微博,微型博客的简称,也可以称之为博客迷你版。微博能够即时发布和接受消息,旨在“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受众可以悬着围观凑热闹,可以选择交流获取温暖,满足不同的需求。微博始于美国的Twitter,以极简的应用程序撬动了一场交流方式的改革。在国内,微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的饭否网。但直到09年7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起,微博在中国才开始发力,让国内网民真正关注到微博这个平台。从2009年7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测试,据统计,截止2010年10底,新浪微博用户数已达5000万,可见微博客发展之迅速。如今,像《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三联生活周刊》等一些传统媒体也纷纷注册了新浪微博账号,作为它们信息发布、与受众互动的平台。微博的飞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微博亲民的语言平台,这种低门槛的交流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的草根加入其中,“织围脖”显然成了眼下最流行的话题。而草根数量的庞大,也让这个群体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2009年9月,新浪推微博邀请运动,一名名叫“封起De日子”的股评微博在一天之内,关注的人就超过了1万,而这个成绩,是李开复、李宇春等人半个月的成果。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生存进入了微博化阶段。在微博出现以前,网络舆情已经变成现实社会舆情的一个缩影。互联网匿名性的优势又使得网络舆论的话题范围更广,禁忌更少。网络已经成为放映社会舆情最主要的媒介,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受众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的一个有效平台。网络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我们应该客观、全面的对待,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与途径,以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而微博的出现为原有的网络舆论监督带来了新的刺激,这种新型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凭借其自身开拓式的技术与传播特性,网络舆论监督在微博化的互联网时代展现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根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报告《中国社会舆情应对能力评估2分析报告》指出,微博正在成为企业和个人信息发布的有效渠道。在“金浩茶油致癌事件”中,记者通过个人微博发表新闻披露事件,金浩董事长也通过微博向消费者致歉。同时,微博开始在个人事件中扮演舆论扩散者的角色,包括“唐骏学历门”和“仇子明事件”。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迅速异军突起”。微博客通过微博“短、平、快”地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在信息革命背后的也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前进里程。目前,我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时有发生。微博给予民众一种低门槛的宣泄平台,同时,党和政府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真实的民意。通过微博,党和政府可以借助民众的力量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完善纪律的、司法的惩戒机制。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将在微博上主动发布信息的人定义为微博客。微博客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并通过在粉丝中裂变传播,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舆论。许多舆论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新浪微博为例,在李盟盟事件、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上海高楼火灾事故等事件中微博的网络舆论监督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新浪微博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成熟的研究,总结归纳在在新浪微博上所发生的舆论监督事件中网络舆论监督得失利弊,以此得出网络舆论监督在今后发展前景。首先论述论述微博在舆论机制的形成过程。微博在信息传播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加快了传播速度,名人的关注形成意见领袖从而形成议题,话题榜让所有微博客关注到事件的存在。其次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不需要完整的事件,随时发随时关注事件的进展,彻底突破时空限制,形成对事件的长效监制。在事件进展中进行监督,对公众情绪有效宣泄,开放式的评论更多的容纳了不同的意见。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发帖,微博在转发数量上无比惊人,部分避免了“删帖”问题,进一步弱化守门人概念,让公众更接近事实真相。但是在优势之下,还是难以掩盖微博舆论存在的缺陷。群体极化使得微博客在舆论监督上时时出现网络暴力现象。李盟盟事件中,依据现有规章制度是否应3该录取还是值得思考讨论的。如果不应录取,是否应认为是网络舆论监督凌驾于法律之上?依靠人际关系进行的互动难以解决下一个李盟盟事件,网络舆论监督还是难以做到孙志刚事件一样从根本上改变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同时随时发也让同一事件中夹杂过多其他“随时”发生的事件,降低微博客的注意力。简短的陈诉无法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全部的了解,舆论偏差是有发生,其公信力也不断受到质疑。在现阶段国情之下,微博舆论监督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微博除了应加强自身的监督还可以寻找网络外的监督,使自身的监督更加深入、有效。(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通过新浪微博研究微博舆论监督形成机制。2.通过新浪微博研究微博舆论监督所展现出的优势。3.通过新浪微博研究微博舆论监督凸显的漏洞。4通过新浪微博研究微博舆论监督在今后发展中亟待改善的方向。5.通过对比传统舆论监督展望微博舆论监督的前景。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在确定研究课题的前提下,除了找准研究视角外,还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计划,以增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综合运用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对新浪微博的研究应该采用整体性的系统分析方法,综合地观察和审视李盟盟事件与网络舆论监督产生机制、特点、缺陷以及发展前景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得出辩证的评价标准。(一)研究的基本过程取材分析和归纳结论检查和验证(二)研究的主要特点实证分析与归纳研究相结合,已有理论研究成果与自我观点、分析相结合,使观点具有科学性、客观性、连贯性、实用性等特点。(三)研究的主要方法1.个案研究法:认定新浪微博在国内微博中具有代表意义,是研究微博舆4论监督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从案例中发现普遍规律。2.资料收集法:资料的主要来源是互联网信息和文献综述资料以及报刊资料。互联网信息是平时在上网过程中所看到的有关记录,内容简短,条理清晰,更新快,提供客观的关于本课题的信息;文献资料通过查阅公开出版物以及数据库来获取,文献资料权威可靠,涉及面广泛,研究深入,具有非常大的价值。3.归纳概括法:在完成搜集资料之后,通过归纳概括总结的方法,提出论点。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年7月-2010年9月:确定选题2010年9月-2010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及其答辩工作2010年12月-2011年2月:进行资料搜集2011年3月:完成初稿2011年4月:修改并确定二稿2011年5月:最终定稿五、论文提纲拟定的研究内容大纲,具体如下:导言一、网络舆论监督产生机制1、微博的裂变式传播方式2、微博的意见领袖在舆论监督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话题榜的推波助澜二、微博舆论监督的优势1、强烈的交互性诱导微博客积极参与2、随手法随时关注事件进展,突破时空限制3、开放式交流,疏放所有评论4、及时、有效地跟踪事态进展,确保得到有效监督三、微博舆论监督的缺陷1、过多的依靠转发形成沉默的螺旋与公众注意力的分散52、微博舆论监督伦理偏失:网络暴力2、网络舆论监督影响司法独立3、群体极化现象造成舆论偏向4、依靠“意见领袖”形成舆论压力,难以全面解决同一类型事件四、微博舆论监督的前景1、微博应加强自身的监督2、网络外的监督应尽快完善3、网络舆论监督在现阶段国情下比较持续一段时间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六、主要参考文献[1]CassR.Sunstein.Republic.com[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2.[2]中宣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6)[3]杜骏飞.沸腾的冰点——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Deuze·Mark,Bruns·Axel,Neuberger·Christoph.PREPARINGFORANAGEOFPARTICIPATORYNEWS[J].JournalismPractice.October2007[5]蒋宏,戴永明.平民舆论:一种基于网络技术的社会监督[J].新闻界.2006(1)[6]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7]李琳.从网络的发展看舆论监督的本位回归[J].今传媒.2008(6)[8]文新良.网络舆论对当前中国民主决策的作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9]王春玲.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J].新闻爱好者.2010(5)[10]荆丽娜.网络舆论监督中的“媒体审判”现象解读——从最高法院关于规范媒体舆论监督的规定谈起[J].活力.2010(10)[11]陶文昭.国外政要如何直面网络监督:奥巴马普京们的“网事”[J].人民论坛2010(9)[12]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0(1)6[13]石国亮,徐媛.国内网络舆论监督研究综述[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4]郭志蓉.我国大陆网络舆论传播研究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2010(23)[15]樊拥军,王宏.网络舆论监督的主流价值取向[J].网络传播2010(2)[16]陈力丹,付玉婷.将监督地方权力的舆论组织起来——论人民网公布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后的传媒组织功能[J].今传媒2010(8)[17]袁世杰.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及对策[J].记者摇篮2007(8)[18]网络舆论监督[19]王媛.微博引发舆论事件的三个要件——以“推普废粤”事件中的微博传播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0(11)[20]王智慧.从李萌萌事件看微博的舆论监督[J].视听纵横.2010(6)[21]吴姗.“两会”微博开新风——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J].新闻前哨.2010(5)[22]吕航,张婷.微博传播环境下舆论生成初探[J].新闻传播.2010(6)[23]宋好.微博时代“意见领袖”特点探析[J].今传媒.2010(11)[24]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11)[25]王天定.舆论监督进入“弱效果时代”[J].青年记者.2010(17)[26]曾嘉,翟文茜.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J].军事记者.2010(6)[27]张月萍.微博客对网络新闻评论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0(3)[28]时统宇.“围脖”与舆论引导[J].青年记者.2010(16)[29]姚吟月.WEB2.0时代的民意表达——对江苏地区网民舆论监督规范意识及其认知的调研报告[J].东南传播.2011(1)[30]季寅妮.探索“融合媒体”方式推进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J].新闻窗.2010(4)[31]李多,周蔓仪,杨奕.网络平台对于政府与网民之间关系建设作用的探索——以伍皓的微博为例[J].新闻知识.2010(8)7[32]陈喆,祝华新.网络舆论的发展态势和社会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9(10)[33]曾嘉,翟文茜.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J].军事记者.2010(6)8文献综述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舆论监督,实际上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社会民间舆论的部分反映,只不过是网络把这些松散的民间的舆论一下子集中了起来,并且利用了一个可进行传播和扩散的网络化的物质媒介平台而已。1而微博舆论监督又是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一部分,微博利用自身在传播上的特色优势在舆论监督中扮演着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