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简析:高二年级政治课开设的是《文化生活》,为什么开设这门课程?第一,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课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更有效地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专题课程英文名:SpecialSubject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课程代码:04413013一、课程基本情况1.学分:2分学时:32(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0)2.课程性质:专业限定选修课3.适用专业:历史学(文物保护方向)4.适用对象:本科5.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6.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田广林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汤一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中国和平出版社。刘小枫《中国文化特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英)罗素(BertrandRussell)《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美)许烺光《宗族、种姓、俱乐部》,薛刚译,华夏出版社。胡道静、戚文《周易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李锦全、冯达文《中国哲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李文初、蒋述卓等《中国山水文化》,广东人民出版社。冯天喻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二﹑课程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范围十分宽广,材料极为丰富。我们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中国传统文化讲座,旨在使在校大学生对历史悠久、成就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学会做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完全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加强自身修养外,还有建设未来中国新文化的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本课程为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是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支撑点,是研究中国古代政经、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宗教、艺术的基础课程,有利用对历史专业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对学习和研究专门史有很大的支撑作用。是通史课程的一个提纯与升华,也为学习和研究其他断代学科打下基础。三﹑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行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中国传统教育、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外传播及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等等。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讲授与自学相结合,以讲授为主,适当指导学生讨论和自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编著,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包容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放到网络教育平台上,师生可以在这里进行广泛的讨论和交流,这里既可以答疑又可以倾听广大同学对课程本身和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线测试。有了这个平台,便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历史教学与“无纸化教学”越来越近,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趣味性。绪论(共6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文化一、“文化”界说二、文化的结构与分类三、文化的特征四、文化与文明第二节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中国文化二、中国传统文化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和特点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六、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景七、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教学重点:文化、文化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难点:文化、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文明的联系,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延与内涵,掌握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与技能。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一、地形、地貌和近万年以来的环境变迁二、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一、中国古代的早期农耕文化二、“三代”以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野三、周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第三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一、远古文化族团分布二、华夏与四夷的分立及其重新组合三、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一、中国国家的形成及其发展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五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关于传统文化特点的诸种意见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自然、经济、政治环境教学难点:游牧与农耕、宗法制、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基础。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产生的原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纵深透析。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不同学派的不同价值取向一、追求仁义的儒家二、崇尚自然的道家三、主张兼爱互利的墨家四、注重功利的法家第二节人格理想与修养之道一、儒家追求“内圣”的心性修养二、道家崇尚“自然”的虚静导引三、释家倡导“静虑”的定慧双修教学重点: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价值取向教学难点:儒道释内修的具体内涵和影响(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不同学派的价值取向。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各学派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熟练掌握各派修养的途径。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第二节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二、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健康人格的精神动力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的诠释与拓展。(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当今社会的现实功用。第四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孕育一、远古时代南北各地古文化发展成就二、统一宗教神权的出现三、尚老崇祖与人文主义基调第二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理论化一、从尊神祭祖到敬天保民二、八卦观念与阴阳五行三、春秋之际的学派分立四、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三节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一、秦代儒法之争与“焚书坑儒”二、汉初“黄老政治”与儒道冲突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第四节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更新一、经学的衰落与玄学的兴起二、佛教和道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三、儒、玄、释、道的交互影响与相互合流第五节理学的出现与传统思想文化的最终定型一、张载的“气本论”二、程朱“理学”体系的形成三、陆王的“心学”体系第六节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终结一、西学东渐二、中国传统文化大总结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容和作用教学难点: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的诠释与拓展。(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要节点,包括兴起、变异、定型和传播等。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主轴一、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二、中国哲学得发展与流变第二节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一、中国哲学的宇宙观二、中国哲学的人生观第三节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一、与政治伦理密切相联二、唯物与辩证的思维传统三、强调天人关系和人际关系教学重点: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内容及其观点教学难点:中国传统哲学内容的演变、宇宙观、人生观、现实影响(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和特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现今社会的影响。第六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共4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体系的基本结构二、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节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一、封建伦理道德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重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和发展教学难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点和缺点、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导引效应。第七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2学时)(视频展示)(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二、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第二节中国古代艺术一、灿烂的古代艺术成就二、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风貌教学重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的分类和具体内容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的赏析和解读(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成就。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第八章中国传统教育(共2学时)(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机构和考试制度一、教育机构二、科举制度第二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及其特征一、教育思想二、教学思想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考试制度、教育思想教学难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影响(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和机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得学生懂得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的精华,厘清中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四、课内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无五、考核办法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形式:论文3.成绩核定:课程成绩=平时(20%)+期中(30%)+期末(50%)大纲制订人:关连芳教学院长:邓树强院长(主任):王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