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中的七个误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误区之一:治疗糖尿病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没问题。大部分有高血压病的患者都清楚,在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调整用药的剂量与时间。糖尿病的治疗也是如此,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一般情况下,当糖尿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血糖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之后,血糖有时会因某些情况而出现波动,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时(如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以及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血糖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要求我们在按时服药的同时,还需定期监测血糖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注意生活方式及用药规律,长期稳定地控制好血糖。误区之二: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都一样,漏服一次没关系。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口服降糖药有多种,不同的降糖药有不同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环节,每种药物有着不同的服用时间,而不能统统饭前或饭后服用。否则,一方面达不到应有的降糖效果;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低血糖的发生。常用的需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磺脲类药物(如美吡达、达美康等);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药物为α-糖苷酶类(如拜唐苹等);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华止等)为克服胃肠道反应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噻唑烷二酮类(如文迪雅)等则可酌情选用服用时间。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一旦经医生拟定之后,就应长期坚持,血糖控制好或进餐少时酌情减量,那种认为降糖药漏服一次、两次没关系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实在因特殊的原因而漏服,也不必过于紧张,更不应想当然地补服或加服,而可以考虑监测一下当时的血糖水平,再酌情处理。误区之三:口服降糖药会损害肝脏和肾脏,能不用就不用。部分降糖药确实可以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以及胆汁淤积性黄疸,但总体来说口服降糖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大,况且人的肝脏和肾脏有着强大的解毒、排毒功能,所以担心因降糖药损肝、损肾而不敢用药实在没有必要。糖尿病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医生往往会对病人的肝肾功能进行系统的检查,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肝肾功能检查。这样一来临床上真正因降糖药物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的病例,可以说是极其少见的。误区之四:只要能降血糖,用哪一种药都行。对于降糖药物的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考虑单独或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并非只要能降糖,用哪一种药都可以。因某些药物,如磺脲类药物,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在治疗后1~3年左右可能会失效,称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为避免失效,应适时地交替使用不同药物。如病情未能控制,还需加用其他药物治疗,甚至改用胰岛素。误区之五:胰岛素是“毒品”,一旦使用会成瘾;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无区别。通过检测,一旦确认缺乏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病人,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其目的是防止高血糖的毒性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那种认为一旦用上胰岛素就会“成瘾”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其实胰岛素是人体内存在的正常激素,缺乏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需补充,控制好后可以减量,甚至有的病人可改服口服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分为两类:一类为从动物体内提取的胰岛素,纯度可达99%。由于动物的胰岛素结构与人类胰岛素有着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动物胰岛素在使用后久而久之较易形成抗体,降糖作用减弱,个别甚至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另一类是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纯度高,抗原性小,一般不产生抗体,且有着更高的作用效率。显然,单从治疗的角度来说,人胰岛素优于动物胰岛素,但是动物胰岛素却较人胰岛素更为便宜、经济。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了效价比之后,选择合适的类型。误区之六:糖尿病的治疗只需降血糖就行。血糖增高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但在糖尿病的治疗上绝不是仅仅降糖就可以了。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血压的升高和血脂代谢紊乱。由于高血压、血脂异常可引起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等一系列急、慢性并发症,所以,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治疗不能单纯降血糖,而应监测血压、血脂等的变化,加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误区之七: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许多糖尿病病人以为自己的血糖是一下子升高的。一般情况下,血糖升高是逐渐发生的,只是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在病症发展的初期阶段往往不被觉察,所以,当病症被觉察时,血糖的变化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此时要把血糖迅速恢复正常,就像本已绷紧的弹簧突然予以巨大的外力进行压缩而产生强烈的反弹一样,人体内环境对血糖突然下降是无法马上适应的。所以,最好是促使血糖稳步下降。此外,就目前治疗水平来看,糖尿病尚无法根治,某些病情较轻的糖尿病病人,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配合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降至正常,临床症状也暂时消失了,甚至不用药也可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患者往往以为自己的糖尿病已被治愈,而轻易中断治疗,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有类似经历的患者会发现,用不了多久,血糖的水平又会“高高在上”。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遵照医嘱,不要相信那些所谓快速降糖、根治糖尿病的广告。应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也只有如此糖尿病患者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健康。容易并发感染的原因1、由于血中糖浓度高,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而且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低下,降低了预防感染的能力。2、由于糖尿病病人体内代谢紊乱,抗病能力显著下降,炎性反应明显下降,抗体生成亦降低,故容易受到感染。3、糖尿病容易发生血管病变,引起血流障碍,抗体分布减少,影响了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故易发生感染。又由于血流量下降,组织缺血缺氧,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足以引起组织坏死和坏疽。4、皮肤和粘膜是防护局部和全身受微生物入侵的屏障,但糖尿病病人这些部位的供血量减少,易产生缺血性病变,为微生物入侵提供了条件。感染与糖尿病形成恶性循环感染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两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主要表现的以下几个方面:1、糖尿病控制不好,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反过来又促使病情恶化,引起血糖升高,尿量增多,糖尿病加重,甚至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死亡。因此,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诱因。据统计,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8倍,在糖尿病病人中,约有5%-10%的人合并肺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较单纯肺结核严重得多。肺结核可使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又加速了结核病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表现为结核病变发展迅速,病灶范围大,易形成空洞,病菌阳性持续时间较长。由于结核病发病急剧,病情难以控制,易诱发糖尿病病人发生酮症酸中毒。因此,当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到合并肺结核的可能性。糖尿病患者合并肺结核后,必须坚持两病同治,并且要延长抗结核药的疗程。有的糖尿病病人脚癣多次引起足的化脓感染,有的糖尿病病人患肾盂肾炎,迁延不愈,糖尿病从中起了促发作用。反过来,病毒性感染,可使隐性糖尿病转为临床糖尿病。感染时,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给用药治疗增添了困难。重在预防糖尿病并发感染是很可怕的,关键是重在预防。病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某些感染的发生。要常洗澡,注意外阴、足部的清洁,避免皮肤损伤。是预防感染非常有效的措施。糖尿病病人抵抗力差,而且由于足部神经及血管病变,很容易因小伤引起大祸,所以应抱着小题大做的态度来对待足上的水泡及小伤。一旦发现小伤口,需立即到医院看病,争取及早得到有效治疗。切勿自行处理。糖尿病病人在病情控制不好时,很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而且每次持续时间都很长,糖尿病的病情也会因此而加重。所以积极预防感冒,对于稳定糖尿病十分重要。定期给糖尿病病人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也应列入预防感染内容。必须强调,无论哪一型糖尿病病人,如遇感染,尤其是感染较重时,都应毫不犹豫地使用胰岛素,此乃控制感染的关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1.晨7~9时开始,受试者空腹(8~10h)后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则予每公斤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糖水在5分钟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小时分别在前臂采血测血糖。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5.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1)正常值:空腹3.9-6.1mmol/L,1小时血糖上升达高峰11.1mmol/L,2小时下降7.8mmol/L,3小时下降在空腹值.(2)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3)了解血糖波动范围,分析糖尿病稳定程度.正常人空腹血糖波动范围为3.9-6.1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3小时血糖值差越小越稳定,反之则不稳定.参考范围:空腹血糖(FPG)3.9~6.0mmol/L为正常。6.1~6.9mmol/L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大于等于7.0mmol/L诊断为糖尿病。OGTT2小时小于7.7mmol/L为正常。7.8~11.0mmol/L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GT)。大于等于11.1mmol/L诊断为糖尿病诊断标准:1、任意时间血糖大于11.1mmol/L,且有症状。2、空腹血糖(FPG)大于7.0mmol/L。OGTT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也可以诊断糖尿病。注意: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各种应急情况下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在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拮抗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糖耐量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增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可恢复正常。治疗:除积极控制高血糖外,还应纠正脂代谢紊乱,严格控制血压,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控制体重和戒烟等。糖尿病网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