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分析之贾宝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7/4/2020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具有反抗封建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作为《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艺术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贾宝玉封建社会的叛逆者⑴、出场前的侧面描写。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王夫人眼中的贾宝玉顽劣异常,是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不肖子弟。黛玉:(听母亲说)“衔玉所生”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她心中想“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侧面介绍,一般人对宝玉看法(贬斥态度)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社会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⑵、出场后的肖像描写。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非常眼熟,产生亲切感,一见如故,心灵相通。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黛玉的客观观察◆宝玉外貌描写“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他面容明朗,流光溢彩。月与花本已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尤为鲜艳润泽。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而他的心灵,也正如中秋之月一样纯洁无瑕,他的感情,也正如春晓之花一样朝气蓬勃。“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这里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整齐的鬓发,茂密修长的眉,直率可爱中透出勃勃英气;而红润的面色、灵活多情的眸子,又有几分女儿气,但这并非柔弱无力,这是他过于善良的心灵酝酿出的独特气质,与秦钟的女儿气不同,宝玉的女儿气带着生机和活力,带着不安分的气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不满现实、强烈追求自由的人。“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种奇特而美好的表情,只可能出现在宝玉的脸上。他纯真无比,崇尚青春美与自由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他同情女子(上至贵族小姐,下至地位低下的丫鬟)的悲惨命运,“专能和女孩们结交”,正因为如此,他首先领略了“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爱博而心劳”。他的过于美好的追求,使他的面庞永远不会被恶劣的表情玷污,永远温和若笑,饱含深情。“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宝玉外貌描写一句仍然是写他的俊美,但在俊美中带些大家子弟的养尊处优之态。宝玉从小生活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这样写是符合他的身份的。二句仍是写他的多情善感,与“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呼应。“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句写其眉目最为精彩:眉间目际,情思飘飞,动人心魄。这里的“风骚”与凤姐的“风骚”不同,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既表现着宝玉的聪颖多才,又代表了他“痴”的一面。他的“痴”,主要表现为用尽心力去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包括爱情、青春、生命乃至自然万物;对美与自由的欣赏与崇拜,正因为追求自由,宝玉对世俗的功名利禄毫无兴趣,反抗礼教的束缚,成了贾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叛逆者。⑶、两首《西江月》刻画。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评点:①、第一句是说举止不检点,行为不被人接受。与封建道德要求格格不入。②、第二句,没有一般人应有的学问,实际是肚子里没有儒家那套仕途经济学问。世俗眼中是个绣花枕头,是个大草包。③、第三句,困顿狼狈而又不懂一般社会的人情世故,实际指的是官场应酬,愚笨顽皮不喜钻研“诗云子曰”儒家书籍和八股之类的时尚之学。评点④、第四句是说行为不端正而偏激,性情古怪,我行我素,不在乎嘲笑与诅咒。其实是说他独立不羁,追求个性解放。不愿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追求,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评点:①、第一句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顺从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就必然“贫穷难耐凄凉”了。②、第二句是,可惜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个没有前途与希望的“逆子贰臣”。评点③、第三句,这里的“无能”指不善钻营求取功名,必是不肖子孙。④、第四句,忠告富贵人家子弟,不要向他学习。说宝玉不是封建时代的忠臣孝子,以封建卫道士严厉的口吻告诫子弟,用世俗眼光批判宝玉,似贬实褒,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赞颂宝玉。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小结宝黛初次相会,宝玉得知黛玉没有“玉”后,就摘下那玉,狠命地摔去,并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这个情节既照了前面文中的“有时似傻痴狂”、“行为癖性乖张”,又构成了这一回目内容的高潮,同时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埋下了伏笔。⑴、玉是天命的象征,他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质疑、违抗,对世俗礼教的鄙弃、对的蔑视。“通灵宝玉”上的字是篆文,正面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背面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十二个字。宝玉衔玉而生,是上天赐给他的,从上面的文字来看,它能保佑贾宝玉平安、幸福、长寿,可贾宝玉并不珍惜上天的恩赐,甚至说他根本就不相信玉上的话。⑵、这一“摔”,摔掉了中国封建社会那种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所以他摔玉实际上摔的是男权主义,表现出他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思想。在宝玉心中男孩有的东西,女子也应该有,这充分说明宝玉有着男女平等的美好愿望和崇高追求,这也是他叛逆性格中最绚丽的部分。“摔玉”也屡次上演,作者从小说的开始就暗示一种结局,产生了终极的悲伤。在“金玉”配与“木石”配之间,玉作为一种道具、一种符号,诠释着一种玉石俱焚的命运----为守护一份爱情,黛玉死了,宝玉疯了。落入了经典爱情故事常有的轨道:要么让爱情死掉,要么让人死掉!另解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摔”啊!他摔破了男尊女卑的传统,摔掉了封建社会的枷锁,摔掉了贾府的繁荣昌盛,什么光宗耀祖,什么封建伦理道德,都被他统统摔进了时间的车轮中!小结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