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之贾惜春总说•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珍的胞妹。她父亲贾敬在书中开场就年岁已高,在道观中沉溺修道炼丹,最后死于金丹中毒,书中未曾提及惜春母亲,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便剃发为尼了。•胞兄:贾珍•外貌描写:身量未足,形容尚小•擅长:绘画•丫鬟:入画、彩屏、彩儿•居所:暖香坞,前连蓼风轩,靠近藕香榭【从里面游廊过去,便是惜春卧房,厦檐下挂着“暖香坞”的匾。在飘雪的冬日,暖香坞是非常温暖的,院内红蓼花深,清波风寒。惜春的画室则腥红毡帘,没进门就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结局:续书中惜春在贾府败落后,在栊翠庵出家,终其余生。但根据脂砚斋批语,惜春最终“缁衣乞食”。•故事内容•惜春年龄较小,给人印象较深的是:她能绘画,曾受贾母之命,画《大观园行乐图》。她不工诗,但也参加诗社,在李纨的邀请下负责“誊录监场”,雅号“藕榭”,因为她在大观园中的卧房紧邻藕香榭,来人未进藕香榭的门便能感到一股温香拂面而来。但作者预示了她后来是“独卧青灯古佛旁”,即出家为尼。•清代王雪香《石头记论赞》评曰:“人不奇则不清,不僻则不净,以知清净法门,皆奇僻性人也。惜春雅负此情,与妙玉交最厚,出尘之想,端自隗始矣。”是的,在大观园中,除邢岫烟外,与她交厚的都是些出家人,第7回中就提及她经常与小尼姑智能儿交往,还戏言要剃了头做姑子去。她的孤僻是与妙玉志趣相投的内因。•抄检大观园时,她的丫头入画因私传东西受到遣责,这时惜春不但不为入画辩解讨情,反而催促道:“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大嫂子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实际上她只是逃避现实,以求个人的精神解脱而已。促使惜春最后落发为尼的是目睹贾府的衰败,于是作者安排她走上“了悟”的道路以求躲过“生关死劫”,最终也仍是归入薄命司了。•在第40回,刘姥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众人都笑了,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姆,叫揉一揉肠子,这是她唯一一次撒娇,可见她也有可爱之处。正册判词•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灯谜(佛前海灯)•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身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人物评价•冰清玉洁•质本洁来还洁去——性格成因•惜春的兄嫂贾珍、尤氏对她的关心是怎样的呢?在前八十回中,都未提及过他们之于惜春的关怀。亲情的缺位,使她更无从得到世间的温情。惜春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令人艳慕的外表,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落寂,让人怜惜之余更有慨叹。她所处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她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来,因而形成了“冷”的性格。•惜春之“洁”,正是相对于宁府之不洁而言。若说当着凤姐的面撵入画是出于无奈,那第二天找来尤氏带入画走,则是故意借题发挥,以此达到与兄嫂决裂的目的。惜春早就想摆脱宁府给她带来的阴影,而恰好入画之事与宁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这可以说她以自己全部的智慧和人生阅历得出的人生真谛。她的“洁”的性格,导致了她的“冷”,而以这种“冷”来达到“洁”的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不能同流合污。也许她唯一的过错就是带累了无辜的入画,使入画成了她断绝宁国府的“炮灰”。•缁衣顿改昔年妆——出家原因•惜春说过:“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去。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第七十四回)也许你会认为她这是绝情绝义语,其实从佛教理论上讲,这正符合了小乘佛教所重视的自渡。虽然自渡比普渡要狭隘得多,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自渡是错误的。惜春向往“大光明”,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凄凉,清净无为,圆融自通。她厌弃世俗的浮躁与丑陋,因其“洁”而不能忍受世间的污浊。•王国维先生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惜春之解脱是“超自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说惜春是《红楼梦》里悟性极高的人。她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愿活在浮躁和虚枉的痛苦中,是一种自我的顿悟。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这对于一个不经风雨、年纪尚轻的贵族小姐,实在难能可贵。心冷口冷•惜春的“冷”在抄检大观园的突发事件中暴露无遗。凤姐、王善保家的一行人到了蓼风轩惜春那儿,惜春开始是“吓的不知当有什么事”,放手让来人搜查。接着,在她的丫鬟入画的箱子里发现了“违禁品”。惜春见此,更加害怕。她说“我竟不知道”,是先将自己洗刷干净;“这还了得”是肯定入画问题十分严重;“你要打他,好歹带他出去打罢”,这是把入画交出去,听凭处理。总而言之,我和入画毫不相干,只要你们不来找我的麻烦,怎么处理入画都可以。•紧接着又续上一段余波,把惜春的“冷”写得足足的。这便是尤氏和惜春的一番争执。惜春先责怪尤氏“管教不严”;接着是要尤氏把人带走;最后表示“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入画跪着哭着,苦苦哀求,尤氏和奶娘也在一边为入画说情,可是惜春小小年纪,竟生就一副铁石心肠,难怪她后来能出家。她不顾入画从小服侍她一场的辛劳,也不顾嫂子尤氏的情面,竟是执意要将入画扫地出门。•惜春不但不要入画,而且还扬言宁国府那边也不去了,因为她“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惜春说得十分明确:“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惜春承认自己心狠,但她有她的理由:“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令人深思的是,作者对于惜春的绝情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所谓“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意思是说,不下狠心断绝世间的种种感情纠葛,便不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作者并不因人废言,他一面不动声色地写出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一面又肯定“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因为作者的描写极客观,所以给读者的印象,这种“狠心”完全是社会逼出来的。这一回的回目第二句是“矢孤介杜绝宁国府”,就是一种肯定的口吻。•作者同意这种“大彻大悟”的态度也得到了脂批的肯定。抄检大观园的这一回,针对惜春的绝情,有脂批说:“惜春年幼,偏有老成练达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