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宋辽金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宋代的统治者实行“守内虚外”政策,比较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并大大超过唐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就宋、辽、西夏、金各代而言,在我国历史上正处于中华民族相互交融、社会制度处于重大变革时期,由经济基础反映出来的技术特色,在艺术设计上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与风格,成为我国艺术设计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金南宋对峙图北宋与辽对峙图第一节手工业的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形成1、北宋时期,手工业生产无论是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胜过了前朝。2、北宋被金吞并后,宋室南迁,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及能工巧匠带到了南方,由此带动了南宋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纺织、印染、造船、制瓷、造纸、印刷等行业都有了明显地进步。3、西夏,先后与宋、辽、金形成三足鼎立局势。4、金代在纺织、制瓷、印刷、造纸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并出现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产品。宋瓷龙、凤、鱼、摩蝎形玉佩北宋缂织第二节宋瓷的生产规模与设计成就制瓷业的发展与五大名窑的特色1、窟址数量超过唐代。2、宋瓷的品类及适用面较前代大为拓展。3、宋代的瓷器还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品种。五大名窑: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定窑白轴刻花折腰碗哥窑鱼耳炉天青霞紫的钧窑汝窑宋官窑竹节瓶宋瓷的装饰手法综观宋瓷的各个窑系,从整体上看其装饰设计主要有印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弦纹、春字纹、珍珠地划花。宋装饰纹样青瓷龟形水洼注宋装饰纹样青瓷透雕双龙笔插第三节宋代丝织、染缬工艺的发展丝织工艺的兴盛苏州宋锦宋代的丝织工艺是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更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专门从事染织的管理机构就相当庞大,而且分工更细,设有文思院、绫锦院、裁造院、文绣院等。此外,在洛阳、真州(今仪征)、定州、青州、益州(今成都)、苏州、杭州、润州(今镇江)、湖州等地,还设置官方派出的机构。宋代云锦织机图丝织纹样设计南宋纹样朱克柔缂丝山茶图南宋花罗纹样复原图染缬工艺的发展染缬在宋代极为盛行,且印染技术大有提高,色谱也较齐全。特别是北宋末年出现的镂空印花版开始改用桐油竹纸代替以前的木版捺印,使得印花纹饰更加精细;甚至为防止染液渗化造成花纹的模糊,就在染液里加入胶粉调成浆状后再行印花,这些创造都有利于夹缬印花技术的推广和提高。由此,夹缬印花在当时已成专门化的工艺行当。北宋张齐贤《洛阳绅缙旧闻》云:“洛阳贤相坊,染工人姓李,能打装花缬,众谓之李装花。”这种“装花缬”,可能是仿照织锦花纹印染的多彩丝绸。第四节宋代服饰与艺术设计风格品冠服饰的类别宋官员佩挂“鱼袋”服饰北宋初年服饰尚未定制,品冠服饰大部分沿袭唐朝章服的佩鱼遗制。其主要表现在男服仍以袍衫为主,并且还保留着上衣下裳制,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不过仅用于官服中的礼服,一般人很少穿着,士大夫中也只是追寻高雅习风者才以此样式作为日常便服穿着。常服的类别宋女常服第五节雕版印刷与商业美术设计雕版印刷概括宋代雕版印刷的主要特点有:版式、字体、用纸和插图四项。商业美术设计宋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商品生产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往来的繁荣。自北宋以来,彻底废除了历代王朝的抑商政策。至此,城内不再划分方形之坊,市场也不再由官府设定,商业交易的时间、地点等完全由商人自己选择。在此基础上,北宋首创在县以下的商业繁荣区域设立市镇,成为商贾交易之地,使众多的商业城市、手工业城市和海外贸易城市发展起来。加之宋太祖的开明,下令京城取消夜禁,使商业机遇扩大,大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艺匠师们纷纷涌进城市,出卖自己的技艺,参与如幌子、招牌、商标、店堂陈列、门面装潢等多种多样的商业促销活动的设计。例如,在宋代的门面装潢中,尤其是铺面幌子,便是独具特色。幌子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广告”形式,可能是由酒店招徕顾客的幌子开始。唐诗人张籍《江南行》诗中记载:“长于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宋代称为“望子”。《宋杂剧演出图》中,一人身背药囊,囊上面一大眼,另于帽子及两串圆形药葫芦上,各画一只圆眼睛。这是卖眼药的标记。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写东京汴梁商号店铺的地方很多,其中有招牌、幌子、横匾、对联等等,都脱离不了工艺设计。第六节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铜器工艺宋铜镜宋代的日用品铜器多为杯、盘、罐、壶、盒、炉之类,出土的文物中就有杭州老和山宋墓、长沙宋墓、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山西忻县宋墓,以及山西襄汾县赵康地区曾发现陶罐内埋藏的几件铜器,这些宋代日用铜器的特点表现出质朴的风格。如铜执壶,鼓肩收颈,细长的流插入成八棱的流座,把手精巧,与盖用活扣相连。壶的造型和瓷器执壶有共同之处,盖钮作葫芦宝顶形也和宋代其他工艺造型相似,形式优美。又如匜形提染锅,也是一件出色的作品,平底浅腹,口沿有折边,锅有三个特制的铜钮,前二后一,使提梁成丁字形。锅身有流,构成了轻巧而安定的造型。金银器工艺宋乳钉狮纹鎏金银盏宋代金银器工艺是随着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出现而发展的,在大中城市中均有专门的店铺交易金银制器。《梦梁录》记载,南宋时的首都临安,“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清盐钞引,并诸作分打钑炉鞴,纷纭无数。”据记载,宋代金银制器仍作为财富宝藏,被视为可用作货币的替代品。像北宋年间输往辽、西夏的物资除了粮食、茶叶、布帛、瓷器、漆器之外,就使用了大量的金银制器,一是用于相互间交换货物的结算,二是馈赠辽、西夏的上层统治者,以谋求和平相处。第七节宋代建筑及家具设计建筑与建筑彩绘设计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家具宋椅宋衣架第八节辽和金时期的艺术设计辽瓷的工艺特色从已发现的大量辽代器物看,辽瓷与邢窑、定窑关系最为密切。辽白瓷和邢瓷、定瓷一样,胎质细,釉色纯,瓷化程度高。有两大类器型,即模仿中原传统形式的碗、盘、瓶、罐、盂、壶等,具有定瓷风格;另一类是有契丹族独特风格的三角碟、四方碟、海棠盘、长颈瓶、凤首瓶、鸡冠壶、鸡腿坛等。此外,还有在继承唐、宋三彩釉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辽三彩釉陶。金瓷的工艺特色金代耀州窑月白釉刻花洗金代瓷器工艺是在辽和北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当时战争频繁之中,相继重建与开发窑场,继承和丰富了辽和北宋的瓷器工艺。诸如在河北定窑、抚顺大官屯窑、辽阳江官屯窑、邯郸观台窑、河南钧窑、陕西耀州窑的产品中,瓷器的造型与釉色,基本上跟北宋、辽瓷相差不多。同时,还新建了安徽省萧县的萧窑、泗州的泗窑、新宿的宿窑等。这类窑场生产的瓷器均工艺精致,以致于达到与北宋瓷乱真的地步。辽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纺织品罗地压金彩绣山林双鹿(辽代)辽代刺绣球路双鸟纹锦夹袍金代的纺织业与织造工艺特色金代在世宗统治的近三十年间,女真族基本上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过渡。随着社会经济中封建关系的建立,金代出现了一时间的经济繁荣。女真、汉族等各族人民辛勤劳动,推动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兴盛。特别是世宗对大批奴婢的解放,促成了纺织业劳作人手的增加。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纺织业已成为官营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府在真定、平阳、太原、河间、怀州等五处设置了绫锦院,派官员“掌织造常课匹段之事”。《金史·地理志》也有记载,“上贡”或盛产某种纺织品的地区,分布有许多私营的纺织业作坊。河北东、西两路,北宋时号称“衣被天下”,到金代时相州产“相缬”,河间府产“无缝锦”,大名府产皱和绢,河东南路平阳府产卷子布,山东西路东平府产丝绵、绫锦、绢,东京路辽阳府产“师姑布”,中都路平州产绫,涿州产罗,都是金代纺织工艺的代表品种。中都大兴府在金朝初年就已是“锦绣组绮,精绝天下”,丝织业居全国之冠,此后更加发展。缬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金代“相缬”继承了该染法,且多为民间所用,一般作单色加工,朴实大方。少数供官府呈作贡品的“相缬”,加工复杂,套染出多彩纹样,具有晕渲烂熳、变幻迷离的装饰效果。辽代金属工艺辽代开采金银矿始于太祖时。阿保机南征返回途中掳掠蔚县汉人,在泽州立寨“采炼陷河银冶”(《辽史·地理志》),又在征战幽蓟还军道上,发现银铁矿,命令开采。灭渤海后,在富州置银冶,改名银州。辽代从事金银矿冶的以汉人为主,渤海人、契丹人也参与采炼,并共同发展了金、银手工业。鎏金铜观音佛像鎏金马具金代银铜及铁制器工艺的形成与发展金代禁止民间铸造铜器,并把民间铜器拘括入官。旧有铜器除腰束带、鱼袋、神佛像等以外,必须全部卖给官府,由官营作坊铸造大批铜器。如黑龙江省阿城出土的“童子攀枝镜”,边款刻铸“上京巡警院”五字。在另一枚“牡丹花纹镜”上,边款刻铸“上京宜春县”五字。在同处出土还有银盏、银托等日常用具。这些器物都是在官府控制下的铸铜作坊生产并经过官府“检校”的。尽管官府铜禁甚严,民间仍私铸出许多铜器,尤其是腰带和镜子。近年,在黑龙江省当时的金朝肇州城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大约七百多件铁制器皿,以农具居多,其他的各种铁制兵器和手工业劳作工具、日常生活用品有锅、熨斗、刀剪、锁钥等。遗址中还发现了金世宗大定年号的铜钱。第九节西夏时期的艺术设计西夏的毛织工艺元代初年,马可·波罗曾途经“额里合牙”(即宁夏)的阿刺筛城,记载说:“这城里用骆驼毛制造驼毛布,为世界最佳美,白驼毛布是白羊毛做的,极精细,极好看。他们做出这种布很多。”由此,也可推断西夏毛织业的生产水平较高,已引起世人的注意。西夏的瓷器工艺归纳西夏陵出土的瓷器,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以白瓷为主,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白瓷器形有两种:一种为常见的饮食用器,主要为碗、盘两类,出土地点在挟屋与厢房。此类器物大多胎体粗疏,釉层薄而颜色不够纯正,且外壁多不施釉,制作亦很粗糙。另一种器形主要为瓶、钵、豆等,可能是一种供奉器物,出土于中心大殿、过殿,殿内有佛像。此类器物胎体较厚,但质地细腻,釉层厚而光洁润泽,纯白色泽,杂质很少,器物常内外施釉。其二,以素面瓷为多,在西夏陵出土的全部瓷器中,有纹饰者仅一件,余皆素面。其三,高圈足器数量较多。圈足的形制有直口、小喇叭口、大喇叭口等不同式样,高度3到10余厘米不等,并见施于瓶、钵、豆、碗等不同器物。其四,普通圈足器常有挖足过肩的作法(即圈足内侧长度大于外侧),故有的器底较薄。其五,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特别是碗、盘等常用器,规格不一,个体差异亦大,有的器形甚至很不规整。练习思考题1、简要概述宋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2、为什么说宋瓷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3、举例说明宋代丝织工艺的设计特色。4、简述宋代染缬工艺的艺术特色。5、举例分析宋代服饰艺术的风格特征。6、简述宋代商业美术的形成与其种类特色。7、宋代金属制器与工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8、结合实例简述宋代的建筑及家具设计的风格。9、辽、金时期陶瓷、金属制品设计的特色是什么?10、简述辽、金时期纺织品种的设计特色。11、简述西夏时期艺术设计的主要种类及特色。第八章元代的艺术设计主讲教师:夏燕靖元朝在统一国家的进程中,中央集权的统治作用,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自唐代中期安史之乱后,中原大地战乱频繁,分裂割据局面长达五百余年,及至元代统一,结束了割据战乱的局面,从此奠定了我国辽阔的版图,使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结构更加牢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第一节瓷器工艺与设计元代瓷器生产主要由私人手工作坊经营,其产品讲究销路、注重竞争,尤其是求精求益,工艺上追求美观新颖。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生产,虽有官窑和私窑之分,但官窑只出产少量质量很高的白瓷,专供蒙古贵族饮食乳酪使用,纹饰自然受到喇嘛教艺术的影响;而民窑则遍及整个镇子,凡湖广、四川等地所用的瓷器,盖由这里运出,产品以青花、雕花、划花最为著名。除景德镇之外,民窑中较具代表性的还有浙江龙泉,山西的蒲州、潞安、霍州,河北的漳水,这些民窑都有尚好瓷器问世,甚至远销国外市场。由于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使得陶瓷匠师们更愿意在工艺上下功夫,形成一个比较广泛的民间瓷窑生产格局。民间瓷器的快速发展,引起官府的重视,至元代中后期,官府逐渐关注起瓷窑生产,并从政策上予以扶植,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