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复习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旬邑中学郭昭君【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科技文解题技巧。2.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教学方法】讲练结合1.理解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⑵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⑶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纲要求1、对象:研究社会科学的动态和成果——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法学、文艺等。2、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3、特点: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4、内容: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5、类别:论文、杂文、评论等。考情透视解法探究一般的解题常用方法: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明确区间,筛选信息)比(仔细推敲,细心辨别)读: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主要观点)①整体阅读,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②勾画关键词句:关联词:“因此”“但是”“如果”“一旦”等;表程度、限制、范围的副词:主要、关键、最重要、特别、更、甚至、尤其;唯一、一些、某些、全部、差不多、所有、一切、到…为止、除…之外等。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词: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表数字的词:大约、约、近、左右、最多、最少、至少、大概等。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关键句:中心句、要点句、联结句等。审:审准题干,明确要求。①题目要求:选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②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A、“解释”“理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应注意“内容”和“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找:明确区间,筛选信息。(找到与选项对应的信息区)①找区间,审题干。即细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间。②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比:仔细推敲,细心辨别。(微小的带迷惑性、欺骗性的错误)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主要“雷区”: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混淆范围——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推测有误——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主次不分;选择与兼备;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张冠李戴;肯定与否定不当;范围扩大缩小;客观与夸大(歪曲事实);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答非所问;自相矛盾;理解不当。重要概念的理解掌握做“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题的要求和方法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论述类文本1.先看标题,预测内容。文章标题有的是论点,有的是话题,阅读文章之前,可以先根据题目预测一下文章内容,阅读文章过程中,不论预测是得到印证还是被推翻,都有助于对文意的整体把握。2.快速阅读,把握大意。第一遍阅读的目的是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为下一步做题时的比较、筛选信息打好基础,如了解中心论点、主要论据等。阅读时应该用稍快的速度,重点放在文章的首尾或段首段尾表达观点的语句上,而对那些举例性质的文字可以一扫而过。3.模糊概括,提炼段意。第一遍阅读时,要把思维的焦点集中在对段意的概括上,这种概括不必十分准确。概括时要充分注意寻找文段的关键句,以及对段落之间关系的分析。这种分析概括不是阅读之后才进行的,而应该是和阅读同步进行的。4.整合信息,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论述的结构、论证的方法等。如何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的含义主要指:①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②体现作者观点立场的词语,③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④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①概念的内涵——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所谓“本质”也就是一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以及区别于其他任何事物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唯一的。对于文中的重要概念的理解,选取文中最能反映该概念特征的词语、句子,仔细揣摩,把握住其实质。②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指具有某种特有属性的所有事物。③属性——概念的性质及同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区分易混概念间的关系。(2)联系具体语境,注意上下文。练习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整体把握(1)全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悲剧(2)全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①阐释悲剧概念内涵;②悲剧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形式③悲剧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3)作者的写作意图?人们喜欢悲剧,在于悲剧不仅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研做试题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试题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意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实价款优先受偿。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2015年新课标做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题的基本方法法一:“投石探波”定区间“投石探波”法,是将题干或选项中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偷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相关信息的方法方法二:文题比对细排除方法三:识破干扰保准确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陷阱干扰你、迷惑你,做题者要明察秋毫,善于识破。这些常见的陷阱有:①背离原文,歪曲观点②置肯定为否定,置否定为肯定③过于武断,以偏赅全④节外生枝,无中生有。方法四:标志词语助判断1、角度性标志语2、结构性标志语3、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其发行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重要的句子:是从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常指那些承载了较多、较重要的信息或感情的语句。包括:1、内容上,解释事物主要属性,说明主要事理的句子;直接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语句;不同层次的中心句:如主旨句、各段的中心句。2、结构上,起连接或呼应作用的语句。如过渡句、总领句、总结句。3、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结构较复杂的语句,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反复出现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语句,用法“反常”的语句等。主旨句——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线索句——贯穿全文的句子;关键句——提请注意的句子(如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特殊句——结构复杂、含意丰富深刻、特殊句式的句子。解题指导遵循“句不离篇”的原则,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是理解重要句子的钥匙(这一点客观题和主观题有相同之处)。要注意:1、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句子2、分析句子的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第一层的关系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3、分析修辞手法,揣摩表达意图——针对有特殊作用的句子4、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解释句子内涵的作用。5、关注句子的位置,联系语境分析:总领句——结合领起的范围(下文)作答总结句——结合总结的范围(上文)分析过渡句——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上下文)作分析6、从相邻句入手几个原则:(主要步骤“读”“找”“比”)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几个原则:(主要步骤“读”“找”“比”)1.审清题干,明确指向2.还句入文,揣摩句意3.抓住关键词,找到突破口4.细心比照,鉴别真伪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筛选”就是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地锁定信息段,获取所要求的信息;“整合”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筛选所得的信息做出正确认知,把握各个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综合或重组。做题时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1.删:删减。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2.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3.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5.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迷惑性,须多加留意。6.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注:正确选项多采用句式互换、同义词替代的方式。选择题的设错陷阱的规律1.以偏概全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3.因果混乱:(强加关系)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5.主次颠倒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8.故意混淆充分、必要条件9、混淆程度深浅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11、答非所问。12、曲解原文。13、遗漏信息。14、指代不明。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