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编元代文学概述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元代文学现象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一、元朝历史大致可分三个阶段:1.(1206—1234)自成吉思汗统一北漠各蒙古部落,1206年在斡难河召开部落首领会议,创立蒙古帝国至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方(1234)。2.(1234—1279)由此至蒙古大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6)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元世祖)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大元,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灭宋,统一了全国。3.(1279—1368)由此至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明王朝建立,即元王朝统治整个中国的时期。元代文学主要指后两个阶段130多年间各民族人民用汉语记事的文学创作。这一时期文学的显著标志为:叙述性文学第一次处于文坛的主导地位。二、元代社会的特点: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被他的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后,越来越多地接受汉族文化,忽必烈采用儒士许衡等的“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元史·许衡传》)的建议,变易旧制以适应中原地区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但在政治上,蒙古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把人分成四等,即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在经济上也有民族掠夺性质,如朝廷给予西域商人放高利贷的特权,中原人民为交赋税常向西城商人借银,结果连本带息,越滚越大,以至倾家荡产还还不清债,元代经济掠夺江南地区尤烈,江南三省(江苏、江西、湖广)每年所征税粮近六百五十万石,占全国总数二分之一强,“贫极江南,富夸塞北”(元末农民义军韩山童的宣传口号)。过去对元代落后、黑暗面讲得多,近来元史研究专家认为元朝也有些前代没有的积极因素。由于蒙古族入主中原,商人地位的提高,同时带来了某些文化“异质”给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增添了新的成分和新的活力,也表现为由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放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从此,在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一些引人瞩目的特点:1.统一结束了数百年民族间相互纷争的战乱局面,出现了各族人民之间空前的融合,带来卓绝的文化成果,据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载,外国人或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而有成就者达三百余人,如贯云石、萨都剌等人都是很有成就的文学家。元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史·地理志》)。中国2同欧洲、中亚、东南亚的交通便利,中国的印刷术、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在此传入欧洲。元统治者重视商业,工商业的发展使城市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各的经济中心之一,《马可波罗行记》对元大都的繁华进行的描绘。因为崇尚功利,社会中传统的轻商观念便有所转变,遂产生了像秦简夫《东堂老》那样以赞赏的态度描述富商的人生理想的作品。2.在元代,儒家的独尊地位和它的思想统治力量比较前代严重削弱,造成思想界相对松动和活跃的局面。信仰出现多元化局面。仁宗就说:“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表面上,正统儒学仍在发展,尤其在仁宗恢复科举时,规定以朱熹、程颐等人的传、注为经学考试的依据,使程朱理学首次成为官学,但蒙古民族原有的粗犷豪放性格,重视实利的习惯,并不是很快能受之改造。因此,他们推行之并不积极,加之,元代仕出多途,儒士官职卑微,官方虽利用儒学,但对其他宗教一视同仁,统治者崇信佛、道,更甚于儒,故汪元量《自笑》诗云:“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道出文人的窘境。元代社会一个重要的与文学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现象,是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玩忽,使大批仕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前途,从而也使他们摆脱了对政权的依附,他的人生观念,审美情趣,由此发生了与以往所谓“士人”明显的变化,这对元代文学的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知识分子地位的下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情绪,这亦是促成杂剧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元代文学的特点1.由于社会内部经济、文化诸条件的变动,促使文学同大众传播媒介结合,戏曲、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进程的前沿。戏曲、小说无论在题材、内容或美学形式方面,都直接受它的读者或观众——主要是市民的制约,表现出世俗生活的众生相及其美学情趣,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东西,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原创活力。而传统的文学样式——诗、词、文,仍与知识阶层的生活与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通俗文学的冲击和影响,呈现出某些新的特点。元杂剧是北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它标志了中国戏剧的成熟,前人把它同元散曲合称“元曲”,与唐诗宋词一样,成为一个时代文学特色的代表。元杂剧成熟是因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娱乐要求的增长,外来各民族带来文化“异质”的渗入,加之,蒙主北方后,诸文人士子加入市井伎艺,如“玉京书会”是一个写作剧本和唱本的团休,关汉卿乃其成员。元代的杂剧创作和演出十分繁盛,但受歧视,故资料甚少,唯钟嗣成的《录鬼簿》和元明之际贾仲明(或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等书载元明之际可考剧作家一百多人,剧目七百多种仅藏懋循《元曲选》和隋树森《元曲选外编》相加就有162种。元杂剧一般以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为界,为前后两期,前期是繁荣时期,3关、王、马、白等是主要作家,后期剧作家大都集中东南沿海城市,南北统一,沿海经济发展迅速,剧作家纷纷南下,重要作家秦简夫、郑光祖、乔吉等。元杂剧是用北方曲调演唱,在南方地区,自南宋以来流传着一种用南方曲调演唱的戏剧称为“戏文”或“南戏”,其重要作品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元末有高明的《瑟琶记》,通过赵五娘、蔡伯喈的家庭悲剧,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某些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2.白话小说在元代继续发展,一方面在杭州等都市中,唐宋以来的“说话”伎艺仍相繁盛,另一方面,小说也借出版商的力量扩大其传播范围,获得更多的接受者,话本如《全相平话五种》、《新编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均出于元代。3.散曲。所谓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刘熙载《艺概·曲概》:“一曰清深、二曰豪旷、三曰婉丽。”和杂剧中的唱词使用同样的格律形式,具有相近的语言风格,是元曲的一部分。它既承继了传统诗词的某些因素,又鲜明地体现出元代文学的新精神。从内容看,它比传统诗词大大开拓了表现范围。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富于活力、多姿多彩的市井生活,如杜仁杰的套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写一个乡巴佬进城看戏,展示了一幅市井风俗画。再次,对爱情的描写:如曾瑞《黄钟醉花阴·怀离》:“待私奔至死心无憾”,与以前诗相较,有石破天惊之感。珠帘秀《正宫·醉西施》套数:“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见元代社会某些变革,使妇女的精神桎梏有所松缓,在众多咏及妓女的作品中,作家不仅反映了她们的痛苦和对真正爱情的憧憬,并对她们在情场中种种情感的弱点表示同情,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对于人性开放的宽厚态度,是以市井社会的生活形态与生活观念作为基础的。另一方面,由于散曲作者以士大夫阶层为主,他们在融合市民阶层思想意识的同时,也表现出他们自身的生活感受,弥漫于散曲中的是一种由于世变沧桑而带来的空幻感和凄凉感。“王图霸业成何用”(马致远《拨不断·无题》)“盖世功名总是空”(白朴《双调乔楂·对景》)“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白朴《寄生草·劝饮》)散曲在语言和形式上较之于诗词的特点:一方面,散曲在遵守固定的平仄格律的同时,可随意增加衬字,从一字至十数不等;另一方面,散曲的语言(尤衬字)主要是口语、俗语,这些特征,使散曲成为更自由、轻灵的形式,更适宜于表达即兴的、活泼的情感。从而打破了在中国诗坛传统且长期居统治地位的“温柔敦厚”的诗教的束缚,使渊源于早期的民歌俗谣的美学趣味获得显著的进展。它是一种率直、浅露、恣肆的感情表现:描写人的内心活动,敢于活生生地揭示人的欲望或本能的心理层面,如荆斡臣《黄钟醉花阴·闺情》套数:“锦被堆堆空闲了半床,怎揉我心上痒,越越添惆怅。”奥敦周卿《南吕一枝花·远归》,“将个栊门门儿款4款轻推,把一个可喜娘脸儿班回。”白朴的《中吕阳春曲·题情》:“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4.诗歌仍是广大知识阶层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特别是表现重大的人生思考,深刻的精神活动方面,诗歌尤主。元诗大致可分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忽必烈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三十多年)主要作家戴表元、刘因、赵孟頫等,他们都经受过离乱的悲哀。中期:(大德至天历间)代表作家元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此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诗仿唐风,仍见疮痍。后期:主要作家萨都剌、杨维桢、高启、顾瑛、王冕等。此时商业、手工业发达,崇尚“功利”,重视个性,政治和伦理的色彩相对淡漠,他们的诗一方面富于世俗生活的情调,讴歌城市的繁荣或人生的享乐,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乐观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开始觉醒。从儒学传统依附与伦理中游离出来,带有个人化倾向,他的诗中自我既表现为向人生和自然拓张的意向,又表现出受到现实环境压迫的苦闷和彷徨,这对于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实体的困境具有象征意义,他们的诗歌写前人未写之事,诗歌风格表现出强烈的个人特征。如杨维桢特异的诗风被人攻击为“文妖”,高启诗指示了诗人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呈现出一种被诗化了的处于日常生活中的,更富于人性的、真实的自我。第一章元杂剧的崛起和兴盛教学目的要求把握元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地位;了解元杂剧的丰富内容、元杂剧的体制与艺术。教学内容第一节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一、戏曲的形成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渐趋成熟,为元杂剧的产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诗经》中有关祭祀的舞乐和《楚辞·九歌》来看,歌舞内容主要是对祖先或神灵的礼颂,但有些包含萌芽状态的戏剧因素。到春秋、战国之际,又产生了专门供人娱乐的俳优,“优孟衣冠”的故事有一定戏剧因素。汉代的“东海黄公”亦然。唐代出现的“拨头”、“踏摇娘”、“参军”等杂戏具有一定故事内容和战斗意义的艺术形式,为我国戏曲的形成准备了良好的条件。宋金是我国戏曲的形成期,宋杂剧、金院本是戏剧的雏形。杂剧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演出,由参军戏两个角色扩充到四人或五人为一场,《辍耕录》载有院本名约690种,如《杜甫游春》、《陈桥兵变》、《张生煮海》等剧目存备。宋金说唱文学主要有鼓子词、词话和诸宫调,注意了说白和歌曲的分工,直接导致以曲白结合表演故事的元杂剧的产生。5二、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杂剧的直接源头主要是两个:一是从宋到金的说唱艺术——诸宫诸;二是从宋到金的以调笑为主的短剧——宋杂剧、金院本。(元)陶宗仪《辍耕录》:“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实际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元杂剧是直接继承金院本,又糅合了诸宫调的多种特点,并从其它民间传艺中吸取了某些成分而发展起来的。其成熟兴盛原因:(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和兴盛的必要基础。元代中西交流不断扩大,促进了城市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自然也相当地壮大,这些市民既不像传统文人士大夫那么高雅,又比乡村农夫见多识广,需要文化娱乐活动,较高艺术性的戏曲很适合他们的精神享受,他们是戏曲的热心观众,如杜仁杰《般涉调要孩儿·庄家不识勾栏》具体描述了当时杂剧作为一种商业性演出的情形。(二)元杂剧作为作家们揭示社会不平,歌颂人民斗争的有力武器而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元朝统一中国结束了国内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使中国版图扩大,国内各民族交流增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但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也更加尖税和复杂,蒙古贵族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压迫和血腥统治,并且对各族人民实行分化瓦解,加之,元代吏治腐朽、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四处横行。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劳动人民奋起反抗,向蒙古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展开各种方式的斗争,严酷的斗争给作家们提供了激动人心的素材,戏剧这种形式又最善于表现矛盾冲突,故兴之。(三)专业作家群的形成。元代统治者对文人采取轻视的态度,科举考试中断了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