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风格________《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内容概要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中共十八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时,习近平和胡锦涛亲切握手。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2012年11月15日,新当选的中常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2012年11月29日,七常委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展示了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这些思路、观点、举措都是国内外十分关心的。外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回答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来、明天的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提出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阐释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真挚深厚的为民情怀展示当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体现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宽广视野宣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语言质朴清新,故事鲜活生动,反映了中国领导人平实自然、坦诚谦和的品格一、用梦想凝聚共识,激发能量7篇讲话谈中国梦,全书115次提到中国梦,几乎每篇都涉及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实际上是在探索凝聚全民族共识。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的想法差异甚大。当务之急就是凝聚共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提出后,迅速成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热议的话题,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国梦是切实的社会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它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也要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习近平同志围绕中国梦的内容实质、实现途径、依靠力量、外部环境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强调中国梦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面依法治国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护生态环境要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腐倡廉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等等。中国梦的最大特点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实现中国梦是非常宏大的奋斗目标,也是非常具体的工作目标,说到底,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习近平在国际国内不同场合反复阐释中国梦的内涵和真谛: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相通,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中国梦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也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主流认识。二、用自信坚定走中国道路的勇气和决心本书中透露出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自信,给人印象深刻。他说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反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彰显出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刻骨铭心。书中大量的篇幅是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认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三、把改革作为解决问题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招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选择的是广东,就是要向世人宣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习近平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的改革思路。随着国内外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西方强国不断向中国施压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发展就不可能迈开大步,梦想就难以成真。习近平鲜明地指出: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面向未来,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他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的改革行动之迅速、果敢令人惊叹。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改革,进一步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并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会后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中国的改革开始动真碰硬,真枪真刀地推进。比如沿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简政放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门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的热情。此外,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得以强势推进,一些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正在一步步从体制机制上得到破解。改革正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际上也是国家治理方式的改革。四、扭转作风,铁腕反腐,顺民意,赢民心书中十六、十七两个部分7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的思想和实践。习近平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尤其顺民意、赢民心、获好评的,是十八大以来力度空前的反腐败行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已有100名省部级以上的腐败分子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三多”市长房地产渔利,收受、索取贿赂1.45亿侵吞国有资产5300多万元以上贪污受贿1.98亿元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薄熙来。。。。。。。。王立军朱明国仇和100只老虎十八大以来共有100只老虎被关进笼子。铁的事实说明权力不进笼子,行使权力的人就可能进笼子。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习近平誓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了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从书中的文章看,已逐步形成通过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五、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书中收入了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答问。谈到执政理念,他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担当”很能反映他的品格、作风。习近平认为,担当就是责任。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他对社会上存在的好人主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圆滑世故、明哲保身以及“推拉门”、“墙头草”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官避事平生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经过习近平的倡导,国内媒体上“担当”这个词现在用得很多了,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是习近平的一句名言,反映出他崇尚实干的精神和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书中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等篇,很有代表性和针对性。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部门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了显示所谓政绩,换一届领导就来个“兜底翻”,另搞一套,到头来不能兑现,造成重大损失,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习近平倡导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常说: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提振了社会风气。六、保持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定力”是习近平喜欢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词也很能反映他的执政风格。在本书中,习近平讲定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定力,一是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习近平说得更多的是战略定力。战略定力,就是长远的战略眼光,就是要沉得住气。这是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一种工作、思维方法。习近平的战略定力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经济方面,十八大后,受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在改革问题上,习近平也特别强调要有定力。“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