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特殊句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及“状语后置”的特点。2、学会辨析以上句式,并懂得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学法指导】借助具体的句子给学生小组观察、分析、思考,并整理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们相互补充,总结出各种句式的规律,并进行运用。【考纲表述】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考纲精解】主前宾后谓居中定状补语辅其间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考查题型】选择题翻译题考题回顾:(06年广东卷)3、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shěn讥笑)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一、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后面。古汉语中,有时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叫宾语前置。探究一: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⑷微斯人,吾谁与归?⑸客何为者?总结规律: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积累:常见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奚”等。牛刀小试: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臣实不才,又敢谁怨?B、豫州今欲何至?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D、而今安在哉?答案:C探究二: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⑴古之人不余欺也。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⑶忌不自信。⑷臣未之闻也。2⑸时人莫之许也。总结规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积累:常见否定词:“不”、“无”、“毋”、“未”、“弗”“莫”常见代词:“之”、“余”、“吾”、“己”、“尔”、“自”牛刀小试: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B、受制于人。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D、城中皆不之觉答案:B探究三:找出下列句子的共同点。1、何陋之有?2、无乃尔是过与?3、唯利是图。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5、惟命是从。总结规律:规律三:以“之”或“是”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牛刀小试: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唯才是举B、夫晋,何厌之有?C、唯余马首是瞻。D、甚矣,汝之不惠!答案:D探究四: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规律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宾语前置句小结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二、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探究一:分析下列句子,找出共同点。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⑵冰,水为之,而寒于水。⑶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3⑷长于臣。⑸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标志性词语:于(乎)格式:动(形)+于(“乎”,相当于“于”)+宾(名/代)翻译:于+宾+动(形)探究二:分析下列句子,找出共同点。⑴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⑵请其矢,盛以锦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请其矢,盛以锦囊。规律:标志性词语:以格式:动+以+宾语(名/代)翻译:以+宾+动一试身手:下列句式中不属于状语后置的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C与“具告以事”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D、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答案:D实战演练: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并指出其类型。A、何以伐为?B、君患何焉?C、恐年岁之不吾与。D、唯兄嫂是依。E、游于赤壁之下。F、师不必贤于弟子。G、具告以事。答案:A——D宾语前置E——G状语后置二、选择题1、选出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4A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唯才是举。答案:C2、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余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答案:A3、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D.君何患焉!答案:C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贪于财货D.无伤也,请辞于军。答案:A5、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唯才是举B.唯利是图C.何以伐为?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D6、下列句子哪句属于状语后置句的,请选出来()A、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B、故燕王欲结于君。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答案:B小结: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三、用“之”或“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四、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标志词:于、乎、以格式:动(形)+于(“乎”,相当于“于”)+宾(名/代)动+以+宾语(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