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年高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此考点常结合地貌景观图、地壳物质循环图,考查三大岩石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和地貌形成的过程。[考情分析]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1.(2011·大纲全国卷节选)读下图,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考题印证]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相互转化,侧重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解析:该山体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最后形成沉积岩。答案:C(2010·北京高考)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2~3题。2.图中指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3.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命题立意: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表形态的判断和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第2题,①为山顶,②为鞍部,③、④为山脊,⑤为山谷,故选D。第3题,解题时要充分利用题中所给的解题信息,如题中已知花岗岩为侵入岩,所以其地质循环过程依次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故选C。答案:2.D3.C此考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常结合地质剖面图,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貌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情分析]1.(2011·山东高考节选)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考题印证]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图中Ⅰ、Ⅲ处为沉积岩,Ⅱ处是断层,Ⅳ处是岩浆岩。故Ⅱ、Ⅳ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D2.(2011·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难度较小。解析: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答案:B3.(2011·江苏高考节选)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Ⅰ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Ⅱ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图Ⅰ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小。解析:①处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②处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③处的岩层不连续且发生了明显的错位,为断层。答案:C4.(2010·安徽高考节选)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断层形成的地貌,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渭河平原的成因是地壳断裂下陷及河流的沉积作用而成。答案:C此考点在高考中常结合地貌景观图、区域图,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特别是流水和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考情分析]1.(2012·北京高考)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考题印证]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河流上游地区流速较快,河流的下切(下蚀)作用明显,易形成峡谷;该景区位于温带,图示区域最高海拔为2038米,且河流发源地并不在最高山峰处,所以该地区河流应以雨水补给为主;瀑布的落差与陡崖的相对高度有关;火山口比周边地区的海拔要高,受火山口湖泊补给的河流向火山周边的低处流动,形成放射状水系,根据图中河流与湖泊的分布关系,可排除选项D。综上可知选项A正确。答案:A3.(2011·北京高考)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发育及河流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解析:据图可知,河流底部岩层的地质年龄小于2300万年,故A项错误;①处为断层上升的岩块,上升应伴随着外力侵蚀,故①处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B项错误。②处缺失1.5至21百万年的地层,故该地层不连续,C项错误。答案:D(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某地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4.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命题立意:本题组主要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与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析:第4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下,形成石灰岩层;石灰岩层在地壳运动作用下,抬升形成陆地;地下石灰岩层遭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下暗河;随着地壳进一步抬升,地下暗河被抬升到地表形成溶洞;在流水溶蚀、沉积作用下,溶洞内部形成石钟乳、石笋等。故D项正确。第4题,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环境:浅层石灰岩层,湿热的气候条件。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土层较薄,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岩层破碎,地表水贫乏。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3.D4.C5.(2011·广东高考)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D.上游来沙量减少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流水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使中上游水土保持作用增强而导致下游地区河流含沙量减小,淤积减弱,甚至对河道有冲刷作用,故D正确。流速下降、径流量减少、降水量减少都会使淤积加重,故A、B、C不正确。答案:D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