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6章《物质的物理属性》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苏科八下《6.1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知识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怎样换算。2)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3)会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会对天平测量结果准确读数。4)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2)通过比较物体质量的多少,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协作精神。二、设计思路:[来源:Z*xx*k.Com]本节教学内容为三个知识点和一个活动。三个知识点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工具。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其中三个知识点中,质量的概念是定性的,要求较低,重点在质量的单位和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里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天平,教材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托盘天平的说明书,寻找天平使用中的常见错误,通过师生的交流协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这与传统教法有明显区别。本节的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体会同一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外界环境变化时,该物体质量不变,不同物体的质量一般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只反映物体包含物质的多少。三、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物理天平和生活中的案秤、台秤、杆秤等。四、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课: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我们周围的所有物体,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本节导图)围绕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多举几个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举例学生学会了“比较”的思维方式,同时采用了讨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来源:学科网]真正成为学习这样的例子归纳出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符号教师作介绍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先讲授,后练习)[来源:Z_xx_k.Com]建立质量单位的大小的具体体验,一只苹果质量约0.15kg,一只大公鸡质量约2.5--3kg质量的测量工具(重点介绍托盘天平)结合实物讲授天平的结构、使用方[来源:学+科+网]法、使用注意点介绍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其它测量工具(可利用实物或实物投影仪)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6.1归纳分析探究结果小结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作回忆,接触过的有哪些?学生板演学生当堂练习让学生在实验室面对天平学习练习天平的调节方法、游码的读数方法分组讨论图6-2的问题利用托盘平天进行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及地理位置的变化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完成课本P4的填空部分的主角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放开了巩固已学过的单位换算[来源:Z|xx|k.Com]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大小的具体体验更直观明了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熟练掌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方法。2)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测“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测水的质量”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测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2)通过测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天平,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2)通过“古代天平”的学习,体会我国是文明古国、增强爱国热情。二、设计思路:本节教学内容为二个活动与一个介绍。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并使学生学会测量微小物体质量的方法。活动“测量水的质量”,是让学生会测液体的质量,并使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两个活动中都能让学生感受测量误差的含义,同时能让学生考虑实验中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生活、物理、社会”介绍了“古代天平”,它充分体现我国古代文明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素材。三、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校内资源,即学校物理实验室资源。本节课在实验室授课。四、教学活动:教师活动[来源:学,科,网]学生活动点评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点活动6.2: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指导学生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交流讨论学生讨论导图观察天平,弄清天平的称量分度值调节横梁平衡用天平测大头针的质量按实验表格要求进行测量,将结果填入表格内以便准确读出测量值经历测量过程,知道固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填写实验表格是搜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重要环节,本活动采用测多算少法,实验结论应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活动6.3:测量水的质量[来源:学科网]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分析,[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并在课本上标出实验的顺序巡回指导学生测水的质量组织学生讨论“制作简易天平”的方法[来源:Z&xx&k.Com]小结布置作业讨论交流合理的实验顺序,并能讲出其理由用天平测水的质量学生自学《生活、物理、社会》“古代天平”课后活动:自制简易天平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得出答案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测液体质量的方法让学生领悟我国的古代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体验学生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课题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认知1、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2、通过活动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能力1、实验能力,归纳分析及概括能力;德育1、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通过自己设计天平,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3、感受中华民族伟大的古代文明。教学重点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教学难点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操作技能训练。设计思路1.经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过程,进一步熟悉天平的使用;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合理地设计实验步骤的能力;3.测量前先进行估测,使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大小产生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教学用具托盘天平、大头针、烧杯、水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质量?物理实验中称物体质量常用的工具是什么?2.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要进行哪些调节?怎么调节?3.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哪一盘上?砝码放在哪一盘上?4.一般按什么顺序加减砝码?在什么情况下移动游码?5.怎样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数。7.怎样确定天平的最大称量值?8.使用天平时要注意哪几个问题?⑴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⑵调天平横梁平衡,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中线处或指针在中线处左右摆动的刻度相等为止。⑴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接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⑵增加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右边,而减少一个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边,此时不加砝码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⑴根据天平底座上的铭牌的标称确定。⑵根据天平配套的砝码的总质量数及标尺示数估计。学会如果调节天平学会如果使用天平导学二、实验活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过程1.阅读实验要求。2.讨论:小男孩和小女孩哪个方法正确?为什么?3.了解实验的目的、器材。4.设计实验步骤。5.设计实验记录表格。6.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师检查、指导。7.各组交流实验数据。如果偏差较大,要分析原因。8.讨论:怎样测量一个微小物体的质量?以前哪些实验用过同样的方法?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也要用这种方法?1、阅读。2、学生讨论。3、检查器材。4、设计实验步骤。5、设计表格。序号数量总质量单个质量11210032006、实际操作。7、讨论。师不急于评价,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使用天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检查、纠正。前后知识联系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三、实验活动:测量水的质量1、估测烧杯内水的质量,记录下来。2、设计实验步骤3、比较不同的实验方案,找出缺点,指出测量值偏大还是偏小。A.先测烧杯和水的质量,再测烧杯的质量。B.先测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水的质量。4、讨论:测液体质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5、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6、整理器材。1、先估测,后测量。2、方案A的缺陷:水不易倒干净,测量值偏小。3、实际操作4、整理器材对质量单位的大小产生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培养爱护公物的好习惯四、生活、物理、社会1、我国古代就掌握了天平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请阅读“古代天平”。2、阅读、讨论。阅读、讨论1.拓宽视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五、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架天平。讨论:你用什么样的材料来做?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课堂反馈讨论:1.将一段1cm长的棉线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能称出它的质量吗?想一想怎样才能测出这段棉线的质量?2.怎样称出一张邮票的质量?3.容器里盛有质量为1kg的饱满的大米,如果给你一架天平,你能测出容器里大米的粒数大约是多少吗?说说你的方法。4.小明由于粗心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讨论培养发散思维作业1、小结2、布置作业1、课后利用网络进一步扩大知识面。2、自制天平,测量自己的橡皮的质量。物质的密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探究自行建构密度概念;会测一些固体或液体的密度;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物体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探究和测物质密度的实验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学习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二、设计思路:1、本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以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重视实验探究,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变知识传承为实验探究,变被动接受为自行建构,变教师演示为学生独立操作,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2、结合本节内容的实际,采用“边实验、边自学、边讨论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探究→建构概念→实验操作→实际应用的主要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三、教学资源:本节所需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校内实验室资源。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所配实验器材为:一架天平(砝码),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塑料块(或木块)和铁块(塑料块和铁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一只量筒,盛水的烧杯,系了细线的小石块。教师所需器材为:投影仪(投影片)、三只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的相同的小瓶、表面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各一只。四、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来源:学科网ZXXK]点评激趣引学1、创设问题情境:三只瓶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如何区分?2、出示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何区分?(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机引出本节内容)。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讨论、回答问题。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寻求其中的奥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来源:学科网]新课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设计四个问题作为线索来组织、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哪几个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3、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通过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来源:学,科,网Z,X,X,K]设计实验(明确需测的量及相互间的分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交流与合作(解决P9的三个问题)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等。1、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在生生互动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意识。[来源:学|科|网

1 / 10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