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一、填空。二、单选。三多选。(源于平时做的单选、多选题)练习题1《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比较教育学界人们常说的“比较教育之父”指的是:朱利安2、萨德勒是英国比较教育的先驱者之一,1895~1903年,他主持考察了欧洲各国、当时大英帝国的领地和美国的教育,撰写了一部28卷的著作是:《教育问题专题报告》3.1817年,朱利安在巴黎《教育杂志》上连载发表作品是:《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4.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在英王学院任职期间撰写的代表作为:《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5.1842年,马萨诸塞州的教育督察长霍拉斯·曼访问欧洲归来,撰写了一本著名的:《第七年报告》二、多项选择题1.在比较教育的史前时代有一些学者对异地教育进行了描述与比较,以下属于这一时代的学者有:B.色诺芬C.柏拉图D.西塞罗E.伊拉斯谟2.霍尔斯认为比较教育内部已经分化出四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A.比较研究B.外国教育D.国际教育E.发展教育3.中国编辑出版的重要比较教育刊物有B.《比较教育研究》D.《外国教育研究》4.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因素分析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萨德勒C.康德尔D.施奈德E.汉斯5.汉斯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分作三类,它们是:A.自然因素B.宗教因素C.世俗因素练习题2《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一、单项选择题1.结构功能主义对比较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比较教育注重对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2.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的舒尔茨,他在1961年发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3.比较教育学家福斯特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分析了学校在社会流动、社会成层和精英遴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4.结构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加纳的教育和社会变迁》的作者福斯特.5.在比较教育的发展史上,萨德勒是一个在“借鉴时代”与“因素分析时代”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人物。6.汉斯使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法趋于成熟,把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发展推到了顶峰。二、多项选择题1.20世纪60年代以来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有:A.结构功能主义B.冲突理论C.世界体系分析理论D.依赖理论E.新殖民主义理论2.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的几种主要理论是:A.结构功能主义理论B.冲突理论C.世界体系分析理论、依赖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3.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是:B.使个体社会化D.对学生进行甄选4.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论著,按照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和马西亚拉斯的分析,体现出三种主要目的,它们是:A.“报导-描述”的目的B.“历史-功能”的目的C.“借鉴-改善”的目的练习题3《英国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1870年,英国教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教育法案并获得议会通过,这项法案是:《初等教育法》2.《罗宾斯报告》发表后,教育和科学大臣克罗斯兰正式提出了高等教育双重制的设想。3.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著名的《1988年教育改革法》,这是继《1994年教育法》之后英国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立法,是英国教育制度新的立法依据。4.英国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教育和科学部5.英国大学:绝大多数是国家办的二、多项选择题1.在英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的主要有A.幼儿学校B.初级学校C.混合学校2.英国的综合中学是把现代中学、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合并”在一起的学校。3.英国的公学是私立、中等教育机构。练习题4《美国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在美国教育史上,18世纪中叶富兰克林在费城创办了第一所文实中学。2.美国现行法定义务教育年限是:各州规定8~12年不等3..1944年通过《退役军人重新适应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供给退役军人入学者以学费和生活费,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4.1996年布什总统签发了由教育部长亚历山大负责起草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5.美国第一所注重学术研究的研究型大学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它首先创立研究生院,强调教学与科研的统一。6.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实中学已经代替了拉丁文法学校而成为当时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7.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美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州立大学8.美国完成普及6-8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大约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最初20年9.美国第一所初级中学建立于20世纪初,从此,美国六三三制逐渐成为美国中小学的主要学制,并被国际上采用。10.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斯法,规定联邦政府拨款资助各州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多项选择题1.美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任务由C.文理学院D.综合大学E.师范学院承担。2.美国独立后至南北战争前是教育的改造和初创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发展有:A.公立学校运动B.州立大学的兴起3.美国州教育行政当局包括A.州教育委员会D.州教育厅长E.州教育厅4.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除了有一般性综合大学外,还有A.文理学院D.社区学院E.研究型大学练习题5《法国、德国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1833年公布的《基佐法案》可以说是法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规定,每个市镇必须有一所初级小学,并在城镇设立高级小学。这实际上创立了法国的初等教育体制。2.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设立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为:国民教育部3.1986年法国国民议会批准了教育部副部长德瓦凯起草的《高等教育改革法案》,再次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4.一直到17世纪末,法国的所有教育都控制在.教会团体手中。5.拿破仑第一帝国时期,“帝国大学”是法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总称6.1763年普鲁士公国颁布《乡村学校规程》规定实施义务教育,德国各地几乎都实行了义务教育。7.为了行使更多的联邦职权,德国在1969年10月成立了中央一级教育行政机构:联邦教育和科学部8.德意志帝国时期,德国的幼儿园在福禄倍尔创办下发展起来。9.德意志帝国时期,凯兴斯泰纳在“补习教育学校”的基础上创立了:职业学校10.德国的学前教育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其法律基础是青少年福利法11、德国大多数州法定普通义务教育为九年。二、多项选择题1.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两个阶段,分别称为A.观察阶段B.方向指导阶段2.在法国“旧制时期”,A.由城乡文法学校实施初等教育B.由大学的文学院实施中等教育D.由大学的神、医、法学院进行高等教育3.法国私立小学,大多数A.按统一的教学大纲施教B.得到政府少量的资金补助D.与政府签订合同4.综合中学是德国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把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这三类中学综合在一起,兼有各类中学的教育使命。5.联邦德国的学位分为三级:第一级是:文凭学位和硕士学位,第二级为:博士学位,第三级是:教授备选资格练习六1.日本在1872年颁布C.《学制》,成为其现代教育的开端。2.1951年,日本制定(D.《产业教育振兴法》),规定产业教育是发展产业经济及提高国民生活的基础。3.1890年,日本政府编撰的(A.《教育敕语》),以天皇诏书的形式,再次确认了教育的国家主义方向。4.日本现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是(B.文部科学省)。5.日本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的权限是负责处理D.除大学、私立学校以及教育财政等事务之外的一切教育)行政事务。6.日本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达到了普及程度。7.日本的“各种学校”大部分是(B.私立的单科)学校。8.日本专修学校中招收高中毕业生、开设专门课程的学校是C.专门学校9.俄罗斯的教育行政是(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实行分级管理)的模式。二、多项选择题1.1885年,明治政府建立了内阁制度,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于1886年制定了一些法令,统称为《学校令》,这些法令包括(ABCDE)。A.《帝国大学令》B.《师范学校令》C.《小学校令》D.《学位令》E.《中学校令》2.在日本,实施中等教育的机构为(CD)。C.初级中学D.高级中学2.俄罗斯实施普通教育的主要的学校类型包括(ABCD)。A.普通学校B.特科学校C.文科中学D大学预科学校四、名词解释(4×5′)1、比较教育比较法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比较法是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包括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2、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3、教育洞察法是比较教育问题研究法的另一种形式,代表人物为英国埃德蒙·金;他的教育洞察法与教育问题法观点大致相同,强调以问题设想为依据来收集资料进行研究。注重在社会文化大背景中,以生态学的方式来考察和研究教育问题,是一种强调理性、智慧、思想或分析的框架。4、朱利安,法国比较教育学家,被称为比较教育学之父1817年的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标志借鉴时代的开始。认为教育的研究应当成为一种以事实观察为基础的带有实证性的科学研究。同样,比较教育的研究也必然能为教育的完善而成为科学,提供一些新的手段。他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术语,第一次系统倡导和阐述了建立比较教育的基本设想,是比较教育的创始人。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在一开始就奠定了一个不断科学化的发展方向。明确地把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体系化了。5、萨德勒英国比较教育学家,1900年发表论文《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标志着因素分析时代的开端他认为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提出民族特性这个概念来说明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对这个时期比较教育研究的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6、康德尔美国比较教育学家,其研究工作更加典型地反映了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的特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1933年出版的《比较教育》中。其中表现出三种目的:第一,“报导——描述”的目的;第二,“历史——功能”的目的;第三,“借鉴——改善”的目的。他的《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块重要里程碑。系统阐发了比较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观点影响了当代的比较教育学者,并对其后比较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汉斯英国比较教育学家,1947年撰写了《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认为影响教育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可分作三类: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汉斯的历史贡献突出表现在他对历史主义思想和因素分析等比较教育研究法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使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因素分析法趋于成熟,把比较教育在因素分析时代的发展推到了顶峰,并由此而促进了比较教育在此以后逐步走向科学化的发展道路10、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具有技术和教育两个层面的特征。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征。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11、教育国际化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教育思想、模式、内容,以及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诸多方面的国际间相互交流、研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是教育在教育的能力、文化传播、教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国际化性质的一种教育活动。12、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双元制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形式。这是一种一边在企业里训练实际操作,一边在职业学校里传授理论知识,企业训练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以企业训练为主,学校教育为辅的职工培训制度。五、简答(2个)1、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一)认识及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二)借鉴国际教育经验(三)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四)促进国际教育交流、理解和合作(五)推进全球教育发展2、简述比较教育学的学科特征?(一)研究内容的广阔性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