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柘汪二小2012年科技周暨第二届科技节活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委、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市民防局、市科协《关于举办连云港市第二十四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连科协[2012]26号),经研究,决定举办2012年赣榆县中小学科技活动周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这个基础工程,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创新促进社会和谐,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原则,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等内容,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提升全县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后发先至作出积极贡献。二、活动时间5月23—29日各校统一于2012年5月23日上午举行开幕式三、活动主题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城市”为主题,突出“节能低碳,科学生活”的活动内容,突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科技与生活同行”的活动特色。四、主要内容今年的科技开放周暨科技节活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活动主题,重点围绕节能低碳,科学生活、乡情研究等项目,以多种形式开展主题活动,展示和检阅科技创新教育成果。(一)县局规定项目1.营造科普活动周暨科技节氛围。中心小学要在校门口悬挂“2012年赣榆县柘汪二小科技活动周”横幅,中心校及各完小要在校内张贴其他宣传标语,营造活动氛围;要举办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并利用画廊、板报、主题班会、广播、电视等宣传科普知识;要布置学生读科普书籍、画科幻绘画、写科普作文。2.开展“科普大讲堂”系列活动。活动周期间,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针对各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层次的科普报告会,全面提升全县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3.举办“城市与新能源”征文比赛。为加快连云港市新能源产业基地的建设,提2高广大教师与学生对新能源推广与应用的认识,融入我市新能源创新步伐,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理念,市科协将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共同举办“城市与新能源”征文活动。征文要求:来稿系作者原创,内容真实;以随笔、杂文、散文为主,题目自拟,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统一用A4纸打印,文末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学校、通信地址、邮编和联系电话等。希望各校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按每班级1篇(含幼儿园)的总数于5月15日前将书面稿件(用A4纸打印)报教导处,同时报电子稿。(还需报汇总表纸质及电子稿,附后)经中心校复评后上报参加市、县级竞赛。4.科普宣传周期间,开展“行知苑免费开放”活动。各校可根据实际组织师生参观(请提前与教导处联系,包括参观时间、参加人数、带队领导、往返路线车辆安排、安全措施等)(二)本校同时开展系列活动1.科技小论文评比活动。(1)围绕“乡情的调查研究”这一主题活动,联系生活实际,创作构思新颖、内容科学、形象而富有生活情趣的科普作文,可以从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社会发展等方面着手,字数不低于600字。希望各校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按每班级1篇(含幼儿园)的总数于5月28日前将书面稿件(用A4纸打印)报教导处,同时报电子稿。2.科技手抄小报评比活动。围绕“乡情研究”这一主题,乡情研究的范围较广泛,我们从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社会发展等方面着手。自然地理方面的研究包括:地名沿革、村庄地理、土壤改良、山水风景等;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包括:历史遗踪、名人足迹、民间艺术、地方方言等;民风民俗方面的研究包括: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地方食俗、农事生活等;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包括:民居变迁、交通建设、地方经济、乡镇新貌等。三到六年级学生人人出一期手抄小报,小报具体刊名也可自行另定,要求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每班级按人数的三分之一报送,以班级为单位装订成一册(只在左上角订一下),8开,边距上下为2cm、左右为3cm。3.组织参加劳技、科技作品制作竞赛活动。以“科技、环保、节约、低碳”为主题的科技制作比赛活动,学生自带制作材料和制作工具,现场制作,同校的学生可以互相协作,作品种类不限,制作时间不超过120分钟。名额分配:王坊小学1件,吴公小学、陡岭小学各2件,马站小学、下沟小学、棘荡小学各3件,中心小学5件(现场比赛时间2012年5月30日下午2:30-4:30)。4.创新发明作品展评活动。师生最新科技小发明作品,每校至少2件(其中教师作品至少1件),连同作品说明书于5月30日前报到教导处。5.乡情调查研究的活动图片评比;乡情的调查活动,撰写调查报告;6.科幻绘画创作活动。本项活动分三部分:一是以“乡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展评活动,要求:数量不低于各校(含幼儿园)在校班级的总数,版面为A4纸,页边距上3下左右均为2cm,于5月30日前报到教导处。二是以“保护柘树”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作品现场评比活动,A4纸自备,可事先画好框,版面同上。(现场比赛时间2012年5月30日下午2:30-4:30)。7.“保障安全健康、爱科学、爱创造”演讲比赛活动。要求:以讲科学家的故事为主要内容,倡导“爱科学、爱创造”精神,名额分配:王坊小学1人,吴公小学、陡岭小学各2人,马站小学、下沟小学、棘荡小学各3人,中心小学5人。(现场比赛时间2012年5月30日下午2:30-4:30)8.年度“十佳科技辅导员”和“年度十佳科技新星”评选活动。中心校在科技节活动期间将评选“十佳科技辅导员”和“十佳科技新星”(学生)各10名,以表彰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师生,评选条件:(1)近年来科技创新(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占60分)(2)科技节创造发明新作品,占40分。申报表见附件2;名额分配:科技教师和科技新星:中心小学各推荐4-5名、完小和中心园各推荐1-2名;以后每年度评选表彰一次。申报表和个人照片(可以是生活照、活动照也可以是标准照)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一份于5月28日前报教导处,同时报电子稿。四、活动要求⒈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校要把举办科技活动周作为贯彻落实《江苏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和《赣榆县科普工作“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中小学生科技活动积极开展,科技教育不断加强。各校要成立科技活动周领导小组,做到任务分工明确,项目责任到人,为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创造必要条件。⒉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各校要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活动项目,制订活动计划,编制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各项活动的开展。要围绕主要活动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把全校师生都动员组织起来,形成团结协作、共同参与的局面。⒊大力宣传,及时报道。各校要充分利用赣榆教育城域网、学校网站以及市县报纸、广播、电视媒体,大力宣传报道科技活动周的成果,大张旗鼓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各校科技活动周开展得更好,更具影响力。⒋认真总结,表彰先进。活动结束后,各校要及时对本届科技活动周进行全面总结,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活动内容、成果成效和典型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形成总结材料(附原始文字材料和活动情况,如:图片、影像光盘等),于5月31日前报教导处,整体材料将作为专项评比;同时中心校将对在活动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在科技活动周期间,中心校将组织人员到学校巡视检查。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2012年5月21日4附件1:柘汪镇第二中心小学2012科技活动周暨首届科技节领导小组姓名职务小组职务分工李青中心校校长组长全面负责刘栋中心校副校长副组长具体负责刘玲中心园园长副组长负责中心园活动黄刚教导处主任组员活动组织张明敏教导处副主任组员活动资料管理秦入林中心校前勤校长组员负责中心校活动霍允浩王坊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张广涛马站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苗旺棘荡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霍西龙吴功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胡绪清下沟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张国庆陡岭小学校长组员负责本校区活动5柘汪二小2012年科技活动周暨第二届科技节现场比赛项目报名表学校(盖章)填表时间:项目名称参赛学生所在班级辅导教师备注劳技、科技现场制作比赛科幻绘画现场比赛“爱科学、爱创造”演讲比赛此表于5月28日前报到教导处6柘汪二小2012年科技周暨第二届科技节活动项目得分汇总表学校:编号项目实报送数量应报送数量总分平均得分名次备注1科技小论文2科技手抄小报3劳技、科技作品现场制作4小发明新作品5科幻绘画命题作品6创意设计作品展评7科幻绘画现场比赛8演讲比赛注:如“实报送数量”超过“应报送数量”,则按从高分到低分顺序选“应报送数量”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如“实报送数量”不足“应报送数量”,则每缺少一件按一个0分计入总数进行核算。7柘汪二小2012年科技活动周活动暨第二届科技节项目评分表项目学校作品名称作者得分奖次辅导教师备注评委签名:日期:8柘汪二小2012年科技活动周暨第二届科技节活动综合评估统计表项目得分学校八项总分名次备注王坊小学学校整体材料评比另行专项评比马站小学棘荡小学吴公小学下沟小学陡岭小学中心小学9附件2(1)柘汪二小年度“十佳”科技辅导员申报表姓名性别民族照片(2寸彩照)另附电子版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所在单位及职务任科技辅导教师年限获奖情况(科技创新方面个人获奖及辅导学生获奖情况)获奖时间获奖(作者作品)名称授奖单位证明材料科技节新作品简介所在学校意见(盖章)年月日中心校评审意见备注另附1000字以内事迹材料(电子稿)。10附件2(2)柘汪二小年度“十佳科技新星”申报表姓名性别民族照片(2寸彩照)另附电子版出生年月年、班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获奖情况(科技创新方面个人获奖及辅导学生获奖情况)获奖时间获奖(作者作品)名称授奖单位证明材料科技节新作品简介班主任评语所在学校意见(盖章)年月日中心校评审意见备注另附500字以内事迹材料(电子稿)。11“城市与新能源”征文活动推荐汇总表序号征文题目作者工作单位推荐单位(组织单位)联系人及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