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读《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有感这几天拜读了汤姆.G.吉诺特博士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一书,生动而幽默的情景对话,鲜活的事例,让每一个看过此书的教师深感敬佩,更不禁惶恐,原来自己的言行决定着学生的一切,正如作者在当老师时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话: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名教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欢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高声吟唱爱心对于教师多么重要,也没有反复强调责任之于教师的重要,相反,作者甚至有些不厌其烦地告知我们:什么是最佳师表,怎样做是最差师表;平时如何与学生交流,冲突时应该怎样;表扬、管理、鼓励等都应该注意什么。下面我就从2个方面来谈谈我看完此书后所理解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首先,我觉得老师在和犯错的学生说话时应该准确掌握批评的技巧。相信每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需要理解和接纳的,可是实际上我们老师却很少能真正做到遇事心平气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首先经常做的就是发泄内心的愤怒,而愤怒之下,我们往往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事后静下心来细想,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不仅不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学生注意到学习之外的事,得不偿失,不仅折磨自己,也伤害学生。更糟的是,如果我们的言行没有触及学生的心灵,那么,当他走出办公室后,错误还会继续发生。吉诺特说:老师和蔼的态度胜过一切争论与指责。既然令人生气的事情已经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轻事情发生所带来的后果。“无论如何,尽可能不要把轻微的过失看成是故意违犯,让孩子有保全面子的余地。”只要有积极的态度,再大的裂缝也是可以解决的。唯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方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另外,鼓励也是老师在和学生交谈时必须要用到的技巧之一,它也是一门艺术。现实社会中,学校的重视、父母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都极易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有不少的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经常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安全感、意识到即使学习失败了也不用怕。在日常的工作中,老师应当做到:激励孩子学习、鼓励孩子自治、树立孩子的自我形象、增强孩子的信心、缓解孩子的焦虑、消除孩子的恐惧、减少孩子的挫折、平息孩子的怒火、化解孩子的冲突……做好恰当的交流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书中有一位老师是这么说的:“我过去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的未来。现在,我却有了更为切实的目标,我只关心孩子们现在的情绪和主要的需要。我不再去构想遥不可及的乌托邦,我只想富有人情味地处理好教室现时发生的各种问题。”是的,我们不需要时时将孩子的未来当作自己指责与愤怒的幌子,重要的是,现在我们能否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我想作为幼儿园老师——孩子的启蒙老师,在这方面更需要加强。从这本书中,我领悟到了教师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不少教育的方法,也掌握了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与艺术。最后我想说:虽然这本书题目是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其实,书中还谈到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家长和老师的对峙,所以它也是一本值得所有家长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