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文言文中词的活用一、名词话用为动词1、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驴不胜怒,蹄.之。“之”在这里是代词,它前面的的名词“蹄”活用为动词:踢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其中”前省略了介词“于”一鼓作气,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先主器.之。处处志之。志:名词用作动词,做标记。《桃花源记》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打。(八下)《马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理相待。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如鸣珏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八下)《小石潭记》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2、名词后面带宾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今王鼓.乐于此鼓:弹奏冠.切云之崔嵬“冠”后面带宾语“切云之崔嵬”,活用为动词:戴3、同一名词跌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即不是叠字,又不偏合、联合、复指关系,则其中一个名词常用作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名词“事”跌用,第一个名词“事”作动词:做,从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愿为市.鞍马。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八上)《三峡》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八上)《观潮》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八下)《送东阳马生序》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八下)《醉翁亭记》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陈涉世家》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变或竹板打。朝服衣冠,窥镜服:名词做动词,穿戴。(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丧服。(九上)《唐雎不辱使命》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饷:名词用作动词,送食物。(九上)《观刈麦》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九下)《公输》2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核舟记》4、前面有能愿动词(欲、能、可、愿、敢、当)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字前面有副词“非”和能愿动词“能”,“水”用作动词:潜水。愿为市.鞍马。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狼不敢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战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5、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名词“王”前面有副词“则”,用作动词:统治天下,称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不蔓.不枝.。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未果,寻病终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桃花源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曹刿论战》6、结构助词“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之中。名词“罾”前面有结构助词“所”,用作动词:用网捕捉。太守即遗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7、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在有连词或副词,有的什么也没有。王师遂东.。方位名词“东”用作动词:向东进发。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8、名词后面带补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履至尊而制六合。“履”带补语“至尊”活用为动词:登上。郑商人弦高市.于周。“市”带补语“于周”活用为动词:做买卖。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其中”前省略了介词“于”9、连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连词(而、乃、故)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腊:把肉晾干)(《捕蛇者说》)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八下)《满井游记》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喝。罍: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蹇:名词用作动词,骑着驴。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九上)《出师表》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口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陋室铭》3词的活用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七上)《〈论语〉十则》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七上)《智子疑邻》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七下)《伤仲永》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九上)《隆中对》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七下)《伤仲永》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诧异。(八上)《桃花源记》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七下)《伤仲永》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七下)《狼》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八上)《陋室铭》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亲人。(八上)《大道之行也》不独子其子子:形容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孩子。(八上)《大道之行也》虽乘奔御风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马。(八上)《三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八下)《与朱元思书》互相轩邈,争高直指轩: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高处。(八下)《与朱元思书》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伸向远处。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尽兴。(八下)《五柳先生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八下)《小石潭记》蛇:名词用作状语,像蛇蜿蜒那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用作状语,像翅膀一样。(八下)《醉翁亭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八下)《醉翁亭记》散入珠帘湿罗幕湿:形容词用作动词,渗湿或沾湿。(八下)《白雪歌送武断官归京》天下苦秦久矣苦: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苦恼。(九上)《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死:动词为动用法,为……而死。(九上)《陈涉世家》此教我先威众耳威: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威服。(九上)《陈涉世家》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怪。(九上)《陈涉世家》夜篝火,狐鸣呼曰篝:名词作状语,用篝罩。(九上)《陈涉世家》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九上)《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恼怒。(九上)《陈涉世家》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充。(九上)《唐雎不辱使命》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九上)《唐雎不辱使命》与臣而将四矣四:数词用作动词,成为四个。(九上)《唐雎不辱使命》宜枉驾顾之驾:动词用作名词,指车、马。(九上)《隆中对》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扩大。(九上)《出师表》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的人、忠实的人。(九上)《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亲、远:形容词用作动词,亲近、疏远(九上)《出师表》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九下)《公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九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苦。(九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苦、疲劳。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资财缺乏。拂乱:动词使动用法,使……不顺利。动: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坚韧。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幅:名词做动词,赐福,保佑。(九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九下)《曹刿论战》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九下)《愚公移山》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名词活用作状语和名词活用作动词这两种特殊语法现象的辨析,一直困扰着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关教辅资料的表述也存在分歧。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基本特征,找到它们之间的区别点,使这一问题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以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关于古代汉语名词活用的现象不外两种,一种是名词活用作状语,一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一、名词用作状语的判断古代汉语中名词活用做状语应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个名词必须是具体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或者是表示时间的名词;第二,这个名词必须是用在动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形容词之前。这与现代汉语中状语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是完全相同的。在《古代汉语》一书中,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第一,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1、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蒲松龄《狼》)2、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柳宗元《小石潭记》)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柳宗元《小石潭记》)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当作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例如: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第三,表示处所、工具、依据。例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以上表示工具或依据的名词状语,5可添加不同的介词去理解。“工具”是供使用的,可加“以”“用”等介词,“船载”=用船装载,“箕畚”=用箕畚。“依据”是动作行为赖以执行的凭据,可加“依”、“按照”、“根据”等介词,“法皆斩”=按照法律都斩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力先生提出了一个通过普通名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其用作状语的标准,他认为:“用作状语和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因此,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谓语)的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对于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名词充当状语。王力先生重点讨论了“岁”、“月”、“日”这三个表示时间的名词做状语的用法,他认为有三种用法:第一,‘岁’、‘月’、‘日’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的前面,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天)’的意思行,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例如: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岁:每年),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日:每天)(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岁赋其二(岁:每年)(《捕蛇者说》)。第二,‘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例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日:一天天地)(《捕蛇者说》)。第三,‘日’字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用来追溯过去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发现表示方位的名词,如“上”、“下”、“东”、“西”、“南”、“北”等这些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方向,也可以充当状语。例如:横柯上蔽(上:在上面)(吴均《与朱元思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古代汉语中,当名词充当状语用时,其应当具备以下特征:第一,这个名词必须是具体指某一类人或事物的,或者是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第二,这个名词必须是用在动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形容词之前;第三,这个名词必须用以修饰动词或表示性质变化的形容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方位、处所,或事物发生变化的状态、性质、频数。二、名词用作动词的判断文言名词活用与否,主要是由语言环境形式——上下文所决定的。这上下文包括:词的意义搭配关系;词与词之间的结合关系;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大致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