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系:张宗标《线性代数》说课课件理化系:张宗标,讲师。2003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现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计算数学专业。说课教师简介说课内容课程设置1教学设置2课程实施3课程评价41、课程设置1.11.21.31.4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目标使用教材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1.1课程基本信息《线性代数》课程名称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28学时学时数2学分学分数1.2课程的定位、性质与作用课程定位性质作用线性代数是大学代数课程的基本内容,是理论性较强,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的学科,它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它是处理和解决工程技术中一些实际问题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也是学习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1.3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本着“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一方面通过线性代数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线性代数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较熟练的运算技能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扩大数学知识面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并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矩阵的方法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发挥着工具的作用。1.4使用教材使用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推荐教材彭玉芳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使用理由:这本教材力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注意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运算方法的训练,内容通俗易懂,比较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缺点:教材内关于电子类专业的应用实例较少。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法设计教学重难点2、教学设置2.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行列式5第二章矩阵7第三章n维向量和线性方程组8第四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4第五章二次型4合计282.2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矩阵的概念与初等变换,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结构,方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求法以及方阵的对角化等。教学难点抽象概念的引入及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贯穿线性代数课程始终的思想----初等变换。解决办法实例引入概念,以问题驱动,淡化理论,借助多媒体,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2.3教学设计数学课程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往往困难很大,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力求体现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系统性和严密性,加强实践环节,运用现代技术的理念。所谓淡化系统性,是指不强调教学内容的连贯与衔接;所谓淡化严密性,就是针对学生抽象能力的薄弱,不追求逐字逐句的严格描述;强调思维性,就是关注数学的思维方式,体现数学素质的修养。(1)在介绍各种概念的时候,以实例引入,使概念尽可能不以严格“定义”的形式出现,而是结合自然的叙述,辅以各种背景材料,顺势引入减少数学形式的抽象感。(2)在介绍基本定理的时候,不拘泥于“定理——证明”的单一模式,也不是简单地删去证明了事,而是尽可能地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渐入主题,既交代了来龙去脉,又冲淡了抽象成分,让学生有一种“水到渠成”之感。(3)在讲解运算规则和规律时设计了一些精简易记的文字语言解读数学公式,对抽象内容作形象化处理,避免了记号复杂、下标林立的局面,使学生加强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4)对于抽象性比较强的内容,注重精选典型的例子引入,并通过例子逐步展开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相关结论。讲授法启发式演示法实验法谈话式练习法教学方法2.3教学设计2.4学法设计学情分析:水平参差不齐学法学会设疑学会联想学会发现学会尝试学会总结3、课程实施学情分析制订大纲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手段3.1学情分析学法高职高专学生虽然都经历过高考,但是除少数同学因高考发挥失常外,大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不端正水平参差不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3.2制订大纲实用学法学情分析够用必须教学大纲3.3教学手段线上教学教学资源上网多媒体教学黑板加粉笔目前来说,线性代数的教学方式还是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加入多媒体教学、网上共享教学资源或线上教学,这是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但是也要注意网络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的衔接过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为依据进行改革创新。3.4教学过程实施123456问题提出历史介绍归纳总结课堂练习概念介绍例题讲解布置作业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配合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通过作业反馈本节课知识掌握的情况,以便下节课查陋补缺,这符合教学论中的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3.4.6布置作业4、课程评价肯定性评价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与鼓励,加以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课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同一专业统一试卷,统一评卷,试卷占60%,作业及课堂上的表现占40%,课程实施课程评价1.课程信息2.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3.课程目标4.使用教材1.教学内容2.教学重、难点3.教学设计4.学法设计课程设置教学设置说课总结说课结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