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论文江津区广兴学校梅雪楷[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主动阅读”,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精神。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其原因。从课外阅读的硬件条件,给学生正确方法的指导,享受阅读等个方面着手,谈谈如何加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关键词]:挖掘书源方法指导享受阅读语文本身是美好的。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课外阅读就是一个最重要、最有效的捷径。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越多,书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诗人杜甫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新教育的引领下,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迫在眉睫。可对于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又该如何加强呢我将结合目前农村阅读现状分析其原因,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点滴感受。现状:调查报告发现,现在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极个别学生甚至是为了应付家长与教师而进行课文阅读。从内容上看,学生选择陷入了误区,约有80%的学生认为漫画书、小学生作文等属于课外阅读。阅读时间太少,有近72%的学生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少于30分钟。有的根本不去阅读。多数学生的阅读量不足,没有达到新课程标的的阅读量要求。原因:1.社会原因。苍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学生的阅读场所、书资料补充的投资。大多数有钱的家庭也对孩子的的课外阅读投入很少。这就使学生缺少课文阅读的社会环境。2.家庭的原因。有的家长不主张甚至反对学生读课外书,认为会影响学业;而有些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孩子的课外阅读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家庭的文化素质也是限制学生的课外阅读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的家长很少或根本不在家里读书、看报、学习,家庭学习氛围淡薄。也就谈不上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课文阅读观,引导孩子进行健康、必要、有益的课文阅读了。3.学生原因。在各种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很多学生即便有了空闲时间,也沉迷于电视或电子游戏,而不愿静下心来阅读书籍。一、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1、动员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2、学校要完善教育事业应受到全社会的支持,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检查工具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在新课程“资源共享”理论基础上,我校前年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一进校门,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有两个大大的书架,这些书一部分是学校提供的,一部分是学生捐献的。全校的学生自由借,主动还。这就保证了学生的书源问题,为学生阅读提供一个大舞台。3、创建“书香”班级我在班级里开设一个小小图书角,让孩子都把自己的书放在图书角,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提倡资源“共享”。然后在班级里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且定期更换,如“不读书就像生活里缺乏阳光一样”“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等,还在教室里开设一面“阅读墙”,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读书心得,都在墙上展现,以便互相交流。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阅读的氛围中,能不激发阅读兴趣吗二、加强指导,让学生会读书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1)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内学习与心理认知水平,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很多:通读、跳读、精读、略读、浏览、赏读等。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1、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2、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3、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三、享受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一)经典阅读,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中,处处充满了创造精神和民族智慧。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民族文化的根,并由此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同时,又要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中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1、诵读古诗,品味古代诗词的悠远、豪放、瑰丽、浪漫。我们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开展“今日古诗”诵读活动。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学生诵读古诗的范围不断扩大,他们的文化积淀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厚重。2、.“读千古美文,做谦谦君子”。国学中经典的文辞句段,犹如酷暑的缕缕凉风,山涧的汩汩清泉,沁人心脾,唇齿留香。经典文化导读的作用决不仅囿于学识拓展的狭窄范围,它更多地对于孩子的人格成长,发挥“长善救失”的功效。我们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学习“每日益言”的时候,就不失时机地引进了《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让学生诵读。每天一句,日积月累,修身养性。为使经典美文的学习能深入孩子的心灵,我们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小诗人评比”“读《三字经》,做现代人”“《千字文》背诵大比拼”等活动,以生动活泼的谐趣牢牢吸引孩子国学诵读的欲望。孩子们背诵《千字文》更是兴味盎然,课间时也有三三两两的孩子在一块背诵。他们把背诵作为了一种好玩的游戏,“糜有不鲜,鲜克有终”,耳濡目染,水到渠成。(二)与时俱进,时尚阅读孩子也喜欢流行,喜欢时尚。贴近孩子的,特别是关于科幻的,童话故事的,往往是他们的首选。其实名人传记可以培德励志,童话故事则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科学幻想亦可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近年,英国女士J•K•罗琳的四本厚厚的《哈利•波特》风靡校园,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的长发小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都为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而陷入暇想之中。这种校园时尚也应成为推荐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我给学生推荐过类似的书目,也为他们读过《哈利•波特》的精彩片段,因为这样的童话经典能够让孩子心中充满美好的幻想、天真的童趣、正义的力量。(三)追踪成长足迹的阅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着无穷潜力的生命个体,就好比是“心似百花开未得”,就待我们教育工作者为他们创设生命自由生长的环境,让他们能够“年年争发被春催”。学生本身就是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努力挖掘这个巨大的宝库,实现学生的“自育”与“互育”。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文章,使之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活水”,“催发”他们创造的潜能。1、阅读学生自主编辑的班刊。班刊是由学生自己选稿、自己编辑,自己出版的一份“非正规刊物”,但由于班刊的编者、作者、读者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学生对于自己的这一份刊物十分喜爱。我们通过这两年多的实践,学生自主编辑出版班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班刊由最初的只有几个人的稿子到今天全班大多数同学的稿子;从封面封底的临摹到学生自己创作。孩子们拿到班刊总是是爱不释手,一读到底,百读不厌,它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2、阅读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集。让学生“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把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所有作品(包括周记、日记、练笔、考试作文等)进行整理、修改,或手写,编辑自己的作文集,开学后就留在班级的图书角,作为大家课余阅读的书籍。这不仅是一个整理的过程,还是一个展示的过程,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发现,学生编辑的作文集有许多闪烁着新思维火花的地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个很好的反思与借鉴。学生感受到被肯定的喜悦,对课外阅读的性情更浓了。(四)师生共读,情感共鸣师生共读好似春风化雨,能唤醒学生心中好学的天性,使学生读书的兴致悄悄萌芽。如果老师自己都不阅读,那叫学生阅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为让学生能静下心来专心阅读,早午读时间,我会手捧心爱的书,坚持陪读。而且率先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磁场”,吸引学生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我们今年暑假,我选择了《爱的教育》作为共同阅读的书籍,同时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反馈学生地阅读兴趣和读书情况。利用开学的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了这本书,而且针对当时班里孩子的情况(重点是孩子们还没具备的好习惯)谈了自己读后的感受,慢慢地我发现文中的点点滴滴正在逐步的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后我还会经常与孩子共读,这样做不仅体验了学生阅读的甘苦,而且与学生产生了共鸣,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并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带动更多的学生爱上读书。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本着一份朴素,一份期待,呼吸一缕缕书香,品尝人生百味……让我们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