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由于“官本位”传统的影响,历代中华民族最杰出的人才都是以金榜题名和升官进爵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官品高低曾长期被国人视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尺,权利金字塔成了优秀人才向往的圣地,我国工商界因此缺少优秀人才,企业家人才先天不足。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差异表现为各国企业实力的差异,而企业实力又直接取决于企业家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经济虽然获得快速增长,但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却寥寥无几,而真正拥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企业家则更少。要使我国经济彻底走出困境,就必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代企业家人才队伍,“官本位”的文化也应该成为历史。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日益临近,创造财富的多寡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必将取代官阶高低而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权威尺度。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批判社会上对企业家的错误认识,即认为企业家就是厂长、经理。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家呢?在国内一直都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通常按照国际流行的说法,企业家是那些敢于梦想并善于将梦想转化为现实的人。在西方,一般把企业家解释为有事业进取心的人,有冒险精神的人,有胆识的人等。法国早期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就认为:企业家是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组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同时他认为企业家还承担着可能破产的风险,因此,企业家也应该是冒险家。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的出现,发生了资本最终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的分离,逐渐形成了企业家阶层。这时,著名经济学家韦伯斯特在《新世界词典》中,第一次对企业家的概念作了较规范的解释:“企业家是一个经济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之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企业家内涵的揭示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他认为创新是判定企业家的关键,而普通经营者与企业家都要承担风险,不同的是企业家对所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能作出新发现,采取新措施,并使之付诸实际应用。他讲的企业家的所谓“创新”,就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特别是通过“技术的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歇尔也认为,企业家是以自己的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均衡性,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指出方式,使生产要素组织优化的人。美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更明确地认为,企业家是革新者,是敢于担当风险,有目的地寻找革新的源泉,善于捕捉变化,并把变化作为可供开发利用的机会的人。日本经济学家池本正纯在《企业家的秘密》一书中认为“所谓企业家,就是统筹、调整市场交易中已经发挥作用的领域或尚未发挥作用的领域之间的关系。企业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市场调节人”。从上述对企业家本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西方学者对企业家的界定,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的。但有一点比较一致,即都认为企业家不是单个的一般自然人,也不是一般的厂长、经理,更不是一般的管理人员,他们是可以支配企业资产,能对生产要素进行组合的、能把握市场开拓市场的、有着特定活动内容和特殊利益目标的运筹企业的精英阶层。这种活动内容和利益目标的特殊性,构成了企业家的内涵。同时从上面的种种定义,我们也可以发现企业家所具有的不同于一般领导者的特殊的素质,也即“企业家精神”。下面我们具体阐述之。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创新精神是市场竞争的内在需求,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企业家最宝贵的素质就是创新素质,对他们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品质、智慧、才能和心理的集中体现。怎么才能培养和建立这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一方面技术将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场所,它的决策人必须了解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市场急需的,怎样学习和运用。企业家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做知识的主人。另一方面,企业家要懂得发现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因为企业如此之大,仅靠企业家一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成功的企业,必须有成功的人才,有各岗位的优秀的专业人才。第三,要有一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职工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创造力。不怕失败的精神我认为,为了探索一些新的方式去提高效益,应当允许失误和失败。如果没有甘冒风险和承受风险的魄力,就当不了真正的企业家。本田先生在与东京大学毕业生谈话时说:“很多人都梦想成功,可是我认为,只有经过反复的失败和反思,才会达到成功。实际上成功只代表你的努力的l%,它只能是另外99%的被称为失败的东西的结晶。”所以成功的企业家都把失败看作是“企业家精神”的副产品,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李泽楷,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后,去加拿大工作了两年,1990年回到香港加入父亲的和黄集团。第一次出手是收购美国30亿美元债券,后来计划失败。1994年独立运做盈科拓展集团时,遭遇东南亚金融危机,地产项目失败甚多。但是。如今李泽楷的高于其父的成就,恐怕更多的要归功于他以前的失败和从中吸取的教训吧。快速的市场应变能力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国内外市场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就对企业家的快速应变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家应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根据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和判断,迅速抓住商机,做出反映。去年,台湾发生大地震,使占全球约12%芯片、75%主板和40%笔记本电脑产量的台湾电脑业遭受重创。韩国作为电脑内存芯片的主要产地,一直是台湾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敏锐的发现了这场天灾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商机,迅速调整营销和生产计划,全力抢占市场,结果销售额大幅增长。相反,中国的企业家的应变能力就相对差了许多。去年6月份的洋奶粉事件,本是对国产奶粉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但却没抓住,使洋奶粉在失败后的3个月东山再起,重新挽回失去的市场份额。高尚的品德和修养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诚信应该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企业家的诚信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用状况和水平。而企业的信用状况,又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企业家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操守,所谓“不能正己焉能正人”。作为企业的当家人,有职有权,大到企业的发展决策,小到个人的福利待遇,都必须审慎对待,廉洁奉公,决不可滥用职权,更不应以权谋私。企业家的品德是企业凝聚力的粘接剂,是带领职工开拓前进的无声命令。除了以上几点外,企业家还应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能完全胜任繁杂的会议和交涉的特殊的体力和魄力,要有善于说服他人并能获得支持以及具有能通过巧妙的交涉操纵他人的谋略和胆识等。当然,企业家还应具有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应有的素质,如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果断的处理能力、良好的业务能力、有效的控制能力等,但这些并不构成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特殊的素质和精神。有人说经济发达的国家的企业家之所以多是因为他们是正常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植物,那里的宏观秩序正常,法律、法规健全。其实也不无道理,在如今这个时代里,要培养出合格的企业家,必须有公开透明的法律,高效的资本市场、平等的制度、明晰的产权关系、快捷的通讯和政府鼓励开拓市场的能力等各种外部条件,再加上内部的提倡创业流动,充分发挥人的潜力的企业家精神的灵魂。相信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能拥有和发达国家一样多甚至更多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