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要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要点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要点有限空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一旦防护不当或操作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因此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障作业安全。1、制定作业方案企业开展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评估,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制定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并经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负责人批准。方案中要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及其安全职责,并且在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作业方案和现场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告知作业人员。现场负责人应当监督作业人员按照方案进行作业准备。2、作业审批作业前,作业人员按照本企业制定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履行审批手续,审批文件应存档备案。3、封闭作业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作业前,应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4、安全隔离应当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5、清除及置换当有限空间内残留有挥发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物质时,需要使用水、水蒸气、惰性气体或新鲜空气进行蒸煮、清洗、置换或吹扫。当使用前三类介质置换后,应进行充分通风,防止有限空间内缺氧。6、通风和检测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先对有限空间进行充分通风。通风时应注意,通风设备应配置风管,并将其置于有限空间中下部(尤其是存在较空气重的有害气体时)进行充分通风,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通风后,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有限空间作业环境气体浓度如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要求,应重复通风检测程序,直至符合要求。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7、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作业时,人员应穿戴全身式安全带,使用安全绳。在做好隔离、通风、检测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如果有限空间作业仍可能存在威胁作业人员生命健康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送风式长管呼吸器时应先送气再佩戴面罩;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时应先打开气瓶阀,再戴面罩,最后将送气管与面罩连接进行送气。8、作业与监护确认气体环境、安全防护措施等符合要求,作业人员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1)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并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连续监测。(2)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3)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气体检测报警仪开始报警)、个体防护装备失效或作业人员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4)设置专职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作业期间与作业人员持续保持有效的沟通。(5)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3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评估依据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较多,最主要的是三大类气体危害,分别是缺氧窒息、中毒和燃爆。其它较常见的危害有坠落、淹溺、机械伤害、触电、物体打击等。(1)有毒有害气体有限空间内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有甲烷、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如:由于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下水道、化粪池、污水池等有限空间内会产生并积聚硫化氢。(2)缺氧窒息有限空间内缺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一类是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物质的氧化作用造成氧气的消耗,另一类是二氧化碳、氮气、甲烷等单纯性窒息气体对有限空间内氧气的挤占,导致缺氧。(3)易燃易爆气体有限空间内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有甲烷、氢气等,一旦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可能发生爆炸。应依据以下标准对有限空间内的危害进行评估:①氧气含量应在19.5%-23.5%Vol之间,低于19.5%为缺氧环境,高于23.5%为富氧环境;②可燃气体应小于10%LEL;③硫化氢浓度应低于10mg/m3(7ppm);④一氧化碳浓度应低于20mg/m3(17ppm);⑤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应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的相关要求;⑥其它危险有害因素执行相关标准。4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点为落实59号令等相关文件的要求,工贸企业应当加强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企业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审批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2)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确定有限空间的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基本情况,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3)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4)企业应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显著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5)企业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呼吸器、安全绳索、通讯设备等应急装备和器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6)企业不具备自行作业能力的,应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实施,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发包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主体责任。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