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何不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问、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而设计确定。新课程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它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和观念的重大变革,是对原有课程哲学观和价值观的重大调整。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对比有以下不同:一、传统的课堂教学:1、以教定学。以往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考虑教师怎样教,教师的主角意识浓厚,表演欲望太过强烈。老师往往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配合教完成教案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存在,忽视了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2、以本为本。教师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好多教师视教材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一步,把毫无遗漏、毫不越位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课堂教学目的,使教材成为禁锢学生自由创造、大胆创新的枷锁。3、教路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是照本宣科,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活动总是受教案的束缚,教师不敢越出“教案”半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去展开教学活动,每当学生的思路与教案不吻合时,教师往往会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路“拽”回来。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4、学法单一。传统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个体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5、目标单一。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只强调记忆、思维等的训练和培养,却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活动过程,而且是一个情感活动过程。“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6、评价单一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的恶果是:压抑了学生学习的自信与积极性,使学生不能清醒地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与品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与培养,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了极大影响。二、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1、学习主体的确定教师由原来的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在对话中,教师“走下神坛”作为伙伴跟学生相遇,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体验感悟着真理的力量、对话的乐趣、人格的尊严与生活的美好,教师与学生围绕符合任务又同为师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教学专题展开畅所欲言的平等对话和信息交流。2、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站在教育阵地最前沿的每位教师必须要改过去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满堂转、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演生看等形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倡导的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辨论等一切学习方式。3、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它一语道出了教学方法的最高境界,教师不必照本宣科,或去照搬别的优秀教师成功经验和模式,因为我们的教学的对象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差异,地区的差别,教师的教学特点不同等等,都决定教师不可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模式或千篇一律地走老路。在课堂上应当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发展个性,以使学生的知识和情感能和谐发展。4、适当放飞课堂思维教师开始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了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估者成了参与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成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5、教路多元化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转变观念是新课改的核心问题。勇敢地越出“教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关注学生的“插嘴”,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6、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也是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怎样的课才能算得上是一节好课?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学习的本质是学会学习。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所以课堂教学不仅仅着眼于当前的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更注重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这也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好的一堂课应该第一看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状况;第二是看教学目标实现状况;第三是看教学氛围营造状况。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且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好的一堂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留给学生一生中难以忘怀的一幕,激励学生一生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这也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好课还要看教学目标实现状况。一堂好课教学目标要明确、突出,课堂思路要清晰,知识点要落实,教学过程要协调、和谐,学生思维要活跃。教态自然大方;语音清晰、标准、洪亮,语调抑扬顿挫、有变化,充满激情,有吸引力;书写简明规范、流利清秀;板书条理、醒目……一堂好课必然建立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前提下。在这样的课上,教师肯定会向学生传授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必然选择最好的、最适合教学对象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方案,使学生享受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实现学生在自己起点上的最大可能的提高,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目标达成效果,也能沟通师生感情。课堂要非常重视创设乐教乐学的氛围。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广采博取,横向扩展,纵向勾联,寻求训练与兴趣的结合点。积极的课堂氛围不但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也会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进程,因为课堂氛围会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情或动作而感染熏陶他人。总之,在快乐的氛围中教学,教就成为一桩乐事,学也不成为负担。乐教乐学,其乐无穷。教学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教师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践,如果教师能把自己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能渗透全新的教育理念,都像设计一件艺术珍品一样去构思设计而成为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一定能深受学生的欢迎!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探究课的一般流程1、提出问题。从实际生活和日常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比较清楚地表述发现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根据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4、进行实验。在实验操作中注意提醒学生操作规范,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5、收集证据。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记录,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并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6、作出合理的解释或得出结论。在老师的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7、反思与评价。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与他人讨论,对实验进行反思,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同时注意体验实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8、表达与交流。用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述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新课程理念对探究性教学的要求探究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探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学生的探究水平有不同的层次,从问题与假设探究程序和探究结论的开放性来看,一般可分为4级水平:水平等级问题与假设探究程序探究结论1级现成现成现成2级现成现成开放3级现成开放开放4级开放开放开放新课程要求的科学探究一般要求在2、3级水平以上,既要求探究程序及探究结论都是开放的,而传统意义上的实践活动探究水平都比较低,一般处于1级和2级之间。教学设计的撰写提纲课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实录】操作建议:在具体操作上要突出抓好以下“四点”:一是抓好教学前提——选准切入点。选准切入点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正如常言所说的“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证明,不同的切入方式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一堂课究竟是以问题切入还是故事切入、是以平铺直述切入还是悬念切入……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来选择设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是抓好主线——理清知识点。知识线索不同物体下落快慢如何?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原因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特点?教学活动设计演示:硬币比纸片下落快猜想: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演示:纸片捏成团后,下落加快教师总结、定义介绍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Δx规律分析照片中数据,得到Δx相同的结论分析纸带数据,得到Δx相同的结论演示: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的下落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研究重锤下落提出问题下一页讨论:怎样证明是空气阻力造成的进一步演示:真空中铁片和羽毛的下落(共30分钟)分析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三是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上。正确处理科学探究的丰富内容和有限时间的矛盾(1)分析“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目标。(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教学实施。●实验设计:教师讲解●实验操作:教师演示●收集数据●收集实验数据:学生●分析论证●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全部探究过程只用了全部探究过程只用了1111分钟分钟“课堂教学新标准”是:要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每节课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应少于1/3;重体验、重过程、重应用、重参与、重合作;先看一看、先想一想、先议一议、先问一问、先试一试;书本让学生自己读、见解让学生自己讲、“三点”(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自己议、规律让学生自己找、总结让学生自己作。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实现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目标。说课稿的一般要求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要有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准确、简洁、合理、层次恰当。2.教学重点:应是该课题教材最主要的部分或最重要的内容,通常每个课题只确定一个重点。3.教学难点:应是该课题教材学生最难理解或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部分。4.教学关键:应是该课题教材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内容。5.练习安排:应分析该课题教材上的练习题的难度和做这些练习的目的,指出哪些在课内完成,那些在课外完成;哪些口答,哪些笔答;还要补充哪些练习,练习有哪些要求等。二、学情分析:1.现有基础:主要分析学生对原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2.学习动力: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