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改革思路1.1进行社会调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为了解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从2001年开始,课题组针对我校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和培养质量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求重点在:软硬件设计和实践动手能力;基础理论与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而我校电子信息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工程实践能力不强;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创新精神和能力弱;团队和协作精神差。上述调查统计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培养的需求和我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因此,如何加强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成为课题组及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们追求的建设目标。武汉大学关于展开教育思想和教学改革讨论的有关文件学院进行关于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1.2不断探索,积极实践,提出“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改革思路如何通过大学四年教育,培养出受社会欢迎,具有“三创”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实现我们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如何变革教育教学理念,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革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发展潜力大、适应面广、创新素质好、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课题组进行了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在历年的学院暑期工作会议和教代会中,如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均成为核心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逐步形成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1.2.1学院十五发展规划纲要(节选)(2002年12月学院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通过)基本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一、基本情况电子信息学院发端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新武汉大学组成后,她由原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原武汉水利大学三校中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工程、无线电科学与技术、空间物理与探测技术、光电信息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组成。电子信息学院学科涵盖面广,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主流学科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市场需求旺盛,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科学研究成绩明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人才培养基础厚重、就业市场需求旺盛。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教师队伍建设形势严峻1、教师学历、学缘和知识结构都不尽合理。我院学科合并调整后,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97名,占教师总数的69%,但45岁以下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只有19人,约占其总数的20%,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比例明显偏低;教师大多数是学校自身培养,学缘结构及不合理;教师自身的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不宽,面对开设、讲授新课、进行创新研究和交叉研究时,显得力不从心,后劲不足。2、师德和教风建设任重道远。3、各学科的学术梯队不够健全,尤其缺乏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创新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术带头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有些学科后继乏人,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发展后劲不足。(二)人才培养硬件和软件急待改善1、人才培养的硬件已成为制约我院发展的瓶颈:第一、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极度饱和。学院教学、科研的办公用房较为分散,无法统一规划,资源不能共享,极大地制约了学院的发展。第二、本科教学实验设备落后。学院的教学实验设备大多数为80末、90年代初的产品,虽然学校给予了一定投入和改善,但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由于学生人数规模较大,致使实验仪器设备超负荷运转,实验设备损坏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2、软件建设急待加强。第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还不能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培养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未真正落实。教师对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的研究不够,真正懂教学、会教学的教师为数不多。教学研究项目和成果较少。教学手段不够先进,还承袭着“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的更新缓慢。现代化的电化教学、双语教学、网络教学还未全面启动,学生创新实验基地、EDA实验室还未实质建立。第二、教风、学风建设急待加强。师德状况不尽人意,部分教师教书育人不尽到位,只教书,不育人,对学生关心、指导不够。少数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令人忧虑。(三)学科优势不明显、发展极不平衡、创新能力弱第一、主流学科带头人缺乏,基础薄弱。第二、学科交叉、融合难以进行、难以找准新的生长点。第三、科研究设备奇缺。“十五”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十五”期间,在学校的领导下,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力争达到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基本能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队伍,引进和培养1-3名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基本改变教师队伍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建成三至五个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研究基地,形成若干个具有创新研究能力的群体;培养一批具有“三创”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完成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成果。使电子信息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有明显提高,若干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前列。具体建设任务如下:一、办学规模(略)二、教学工作1、人才培养:积极探索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的课堂与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和完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争取每年有一至二篇博士论文入选武汉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争取在各类与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有关的全国大赛总成绩居于前十名。2、课程建设:重点投入建设一批名牌课程,其中本科生十一门。本科生重点建设课程为:数学物理方法、电子线路与实验、计算机原理与实验、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实验、通信原理及实验、电磁波传播与天线、自动控制原理、激光原理及实验、EDA及实验。使其均达到学校名牌课程。3、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创新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达到全天候开放,使其成为优秀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全国电子设计制作大赛的重要基地。力争电子信息学院教学实验中心整体进入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一定规模、水平较高的EDA实验室和DSP实验室。4、教材建设: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到“十五”末期,出版五至十本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材。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1、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建设。2、优先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急需的研究方向。3、综合提高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四、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院首要工作位置,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师德和师风教育。努力营造“自强、弘毅、求实、拓新”的学风和教风。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院每年都将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学术骨干,力争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使我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院教师总数的45%。四十岁以下的教师都能做到教学科研双肩挑;四十五岁以下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有所增加。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造就1-3名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梯队结构。五、综合管理主要措施一、促成学校尽快建成电子信息大楼二、加大教师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1、筹措专项经费,培养和引进高水平英才。2、实施学院青年教师培养攻坚计划。在工作安排、收入分配等方面继续实施对青年教师的保护政策,让他们有机会、有条件、能安心学习深造和提高业务技能,全面改善自身的学历和知识结构;继续抓好对青年教师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业务培训;每年有计划地选派3-5名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造,重点培养;安排老教授、博导开展“一帮一”工程,实行“责任培养制度”,搞好学术梯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三、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搞好师德师风教育,调整、充实教学一线的教师队伍。要借助优秀本科教学学校评审的机会,真正落实武汉大学本科教学行动纲要,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对于教风不严、师德不良的教师实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考核制度,逐步改变目前以数量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建立新的质量考核体系和方法。2、加强研究生培养各个环节的管理,严格把握学位授予质量。3、改革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和主干课的实验教学。对于毕业论文质量较低的,由学院组织二次答辩,规定5%的淘汰率,严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质量关;抓住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基地的立项评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本科生主干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重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4、继续抓好学习、考风建设。严惩作弊行为,对达到试读标准的学生实行末位自然淘汰制,树立刻苦好学、积极上进的优良学风。四、抓住机遇、筹措经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1、发扬优势学科,加强主流学科建设。2、做好“211工程”、“985工程”二期的立项和建设工作。3、抓好高新技术的科研开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五、加强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六、探索适合高校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1、全面提升管理干部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重点培养有技术、懂管理的专家性管理骨干。2、努力探索新形势下适应学院发展的教师评估体系。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1、筹措专项经费,支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或加入知名国际学术机构,尽可能多的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结构建立更为广泛、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2、努力拓宽办学渠道,大力开展联合办学。3、积极争取举办国际或国内学术会议,扩大学术交流。1.2.2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节选)(2005年12月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1、教师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五年来,学院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积极创造条件,从国内外引进和选留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与此同时,采取各种(如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鼓励青年进修攻读学位、聘请校内外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为青年教师授课)有效措施培养在职青年教师,基本改变了教师队伍的学历、知识和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青年教师独立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人数明显增加,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得到了较大学院提升。2、学科建设全面进步。3、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五年来,学院在“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并逐步完善了主干课程教学小组制度、课堂教学和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制度、教材出版资助和奖励制度、优秀教学效果奖励制度,大力加强基础课实验室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初见成效,课堂和实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居我校前列,社会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2004年我院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申请成功,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水平进入国内电子信息领域的前列。2000年至今,我院学生在历次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一系列赛事中屡创佳绩,整体成绩位居全国各高等学校同类学院的前列。4、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1、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水平亟待提高。2、学科特色优势尚未真正形成。3、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自学院成立以来基本实现了“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然而,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在:符合学科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