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叛逆了吗?桥头初中一(7)班班会请同学们先看一组图片•叛逆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往往导致一方的抵触、不顺从甚至反抗。•1、与父母在学习上或生活中的争辩——一些家长抱怨: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你说什么他就偏不做什么。有时候你刚要说话他就非常烦躁,不愿意听你说下去。而一些学生则说:你们每天管这管那的,烦都烦死了。若这样发展下去,一场大战必不可免。再唠叨,就不学了•2、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因为一点小事就发生口角或者大打出手的事情已屡见不鲜。•3、与老师,学校和社会的规定不符——某些学生旷课甚至抽烟喝酒,故意处处与老师学校对着干。下面请4人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身上表现出的叛逆的现象,你是如何处理的,并且从这次实践中你认识到了什么,4分钟后全班交流一下。讨论:你觉得叛逆心理会带来哪些危害?对家庭:顶撞父母,影响亲子关系,严重者甚至导致家庭分裂。对社会:对人、对事多疑、偏激、不合群的病态心理,看谁都不顺眼,消极冷漠。导致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自己的形象,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也对他人造成一定伤害。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往西,就是存心不让大人顺心,也不让自己听从大人的,觉得自己很有主见。产生原因:敏感、强烈的自尊心——不接受;渴望自由、独立民主——不服从;自以为是、自我中心——不认同;标新立异、吸引注意——不寻常;好奇心强、盲目模仿——不理智逆反心理的危害:“逆反期”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这在杨女士的小孩身上就得到体现。据杨女士说,她和丈夫忙了一天后回到家,身心疲惫,与儿子很少交流,而对儿子的一些行为看不惯时,便会忍不住予以责骂,使儿子的对抗情绪逐步升级,从沉默寡言到明显对抗。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叛逆心理对中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学习被动、意志衰退、信念动摇、理想泯灭等。叛逆心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病态心理犯罪心理转化。青少年叛逆的影响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1、理解——体谅父母、老师的真实用心;2、沟通——找合适的时间、场合主动沟通交流;3、发散思维——多方面考虑问题,少钻“牛角尖”;4、换位思考——走出“对着干”的误区;5、把握自我——稳定情绪,克制情绪;6、反思自我——克服好奇、敏感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7、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心理适应能力,培养谦虚谨慎,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1、要知道善意的批评比美丽的谎言好(认真倾听)2、拒绝错误时聪明的,拒绝正确时糊涂的(主动道歉)3、理解的要接受,不理解的要冷静对待(控制情绪)4、如果父母错怪了你,要像原谅自己一样原谅他们(善于体谅)5、与父母平等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真实想法(主动沟通,交流)6、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承担责任)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想想你今后打算怎么做,让自己的父母更融洽、更和谐地相处。也不要让父母对你失望。★其实你们都是幸福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再去抱怨父母没有给我们更好地生活.你们还叛逆吗?亲爱的同学们:现在的你们,正生长在璀璨而美丽的生命季节,你们有激情,有梦想,当然也有些叛逆,标榜着你们所谓的个性和成长,但是始终不能否认的事,你们是朝气蓬勃,可爱又善良的孩子,在面临着成长阶段中必然出现的心理逆反期这一阶段,就让老师家长还有我们自己一起努力,来走过这一段特殊的路,我相信你们是很出色的新一代学生,也相信你们会如愿以偿,梦想成真。下面伴随着我送给大家的这首《我相信》,结束我们今天的讲座,同时也希望你们在今天有所收获,相信自己,打开心灵,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