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织物清洗与消毒管理标准一、收集与暂存1.污染的窗帘、床单、被服、工作服(以下统称为织物)应分类收集,并打包后方可在院内外运送。2.收集人员严禁在病区内进行逐件清点与清理,应尽量减少对污染织物的抖动行为。防止织物上病原微生物向周围环境扩散。3.包装污染织物的袋子,应采用不宜渗漏液体、便于清洗的可反复使用的材质制作。严禁采用污染的床单等污染物来包裹。4.包装袋外层应有醒目的污染织物专用的字样,如污染被服袋、污染工作服袋。5.收集的污染织物如需暂存时,应以打包形式存放,严禁与任何清洁物品存放在同一房间内。6.污染织物暂存间与洗衣房应有机械通风装置,并充分考虑到在满负荷状态下的通风量,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累积。机械通风的排风口设计应考虑对人员与环境的安全因素;通过建筑物屋顶排向大气,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但会带来管道与施工上的额外费用。二、清洗与消毒1.水不能完全清除织物上附着的微生物、有机物等,通常推荐洗涤的水温在22~50~C。通过洗衣机的循环,洗涤剂的作用,以及严格控制含氯漂白剂的用量,微生物污染的载量会得到满意的下降。2.普通织物在清洗的过程中,选择高温处理是最佳的消毒方法,推荐清洗的水温为71℃,并至少持续25min。3.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采用加氯清洗是安全的,可在漂白环节中,将余氯含量控制在50~150mg/L。4.对来自传染病房、烧伤病房的织物,推荐的清洗过程中所选择的高温为90℃,并至少持续25min;或采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min,然后用清水漂净。5.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被视为感染性织物。在使用高温水洗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再按传染性衣被洗涤消毒。洗衣房无完善的污水处理装置,应对该洗液进行消毒(如投氯消毒,总余氯含量不低于10mg/L)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6.含氯消毒剂的使用能有效杀灭织物上微生物,其副作用是对织物有损伤,缩短使用周期;对着色织物有漂白作用;对现场人员有毒性;对环境中的金属类设备有腐蚀作用。因此,含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应严格控制,并慎用。7.在洗涤过程中,采用弱酸溶液中和洗涤用水、肥皂、清洁剂中的碱,使织物洗涤环境中的pH值快速由12降到5,这样也可以使部分微生物灭活。8.织物洗涤的最后步骤—整熨环节,对微生物的杀灭也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应保证烘干、熨烫时间与质量。9.医院织物不推荐干洗。三、人员管理1.医院应建立各项织物使用与处置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指导洗衣房做好医院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做好上岗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实行外包服务的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参与企业资质水准的实地考察,并参与外包单位选择的决策。2.全体参与污染织物处置的人员,应全程采取“标准预防”措施,重点做好呼吸道与自身衣服的防范。四、洗衣房管理1.应实行分区管理,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有有效的物理隔断,流程合理,避免发生交叉污染。设有专用洗手水池,并配备手卫生用品。2.工作人员与患者的织物应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传染病患者使用的织物应专机专用。3.清洁织物的院内、院外运输均应采用清洁的包装袋(布、容器)进行屏障保护;任何用于运送清洁织物的车辆、推车均应保证其清洁、干燥,方可用于转运。有条件的单位洁、污织物分车转运。4.洗衣房各区域应保持整洁干燥,人员着装上班,执行手卫生。5.建立集中式污水处理,并有自检记录;医院自行设立洗衣房的,其污水排放应与医院总的污水管道连接,不需单独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五、清洁织物管理1.清洁织物存放间应采用货架存放,货架离地、离天花板距离各为30cm,离墙距离为10cm;保持室内整洁与干燥,室内的湿度控制在60%以下为宜。2.清洁织物存放间内严禁堆放污物以及无关的杂物;严禁人员在室内休息与饮食;保持存放间的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织物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3.不推荐对清洁织物进行常规微生物学采样检测;除非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发生医院织物相关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