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玄奘,俗姓陈,名炜,世人称唐三藏。13岁时出家为僧,玄奘是他的法名.唐朝初年,玄奘研究佛经理论,发现其中诸多谬误,就决心到佛教“圣地”----天竺求法.•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出玉门关,经过寸草不生的沙漠,翻过终年积雪的高山,历经千难万险,由天山南路横穿新疆,越过葱岭,通过中亚,最终到达印度.偷渡出国玄奘早就想申请去天竺,但唐朝政府不批准。贞观三年(629),玄奘偷越国境,义无反顾的向西而去。(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唐玄奘西天取经,西天为何方?取何经?印度:天竺玄奘著书称“印度”佛教传播到中国后,佛经的翻译有误,所以要到天竺,吸取真经,解除疑惑。出行路线•出行的基本路线:公元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偷渡玉门关,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经阿耆尼国(今新疆焉耆)、屈支国(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尔岭),来到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后经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东)、翻越铁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布兹嘎拉山口)到达吐火罗(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经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东行至犍驮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印度。名震天竺玄奘到印度以后,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习,在印度留学期间学习优异,为当时印度各国所推崇。学成回国公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了长安。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唐太宗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翻译佛经•玄奘对许多以前佛经的翻译都不满意,为此他有选择地进行了重译。在长安的大慈恩寺,玄奘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在西安市南4千米的慈恩寺内,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2年,玄奘为安放佛经而奏请唐高宗在长安慈恩寺内建造。它由玄奘亲自设计主持,原为五层,武则天时改为七层,后来增至十层。但由于战乱,最终只剩七层。塔名是根据《西域记》中一个故事而来:据说印度王舍城一寺中,僧人看到群燕飞过,就开玩笑说:今天大家食物不足,菩萨应该知道。没想到这时天上有一只燕忽然自己投在地上,于是大家瘗燕建塔。大雁塔的南门两侧嵌有唐太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这两个碑都是唐代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书法秀美。此外,大雁塔还是唐朝进士题名之地。当时进士登榜后由皇帝在曲江池赐宴,然后便鱼贯而入,登上大雁塔题名,被称作雁塔题名,是一种很高的荣誉。明朝人吴承恩以玄奘取经的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小说《西游记》著述游历玄奘根据沿途的所见所闻,在归国不久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介绍印度各国的物产、制度、种族、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人口等。提到的国家亲身经历的有110个国家,没有到过而听说的有28个,从后来的地图看,几乎是印度现在国境的全部。•1.从学者的角度玄奘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天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3.作为一个翻译家,教育家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这些都体现了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印度•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园前2000年前后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文明。•印度面积29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1亿,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民族、宗教众多,文化各异,被称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种、宗教、语言博物馆”。•印度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虔诚的印度教徒一生有三大夙愿:到圣城朝拜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死后葬于恒河。•印度妇女额头点有吉祥痣,表示喜庆,吉祥。妇女穿共同服装是丽莎。倡导和平共处,发展中印关系•1953.12中国政府代表团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中印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在北京开始谈判。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也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家关系的重要准则。在这一原则指引下,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思考:我们在玄奘身上看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他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