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美学史大纲绪论一、研究中国美学史的意义:建立现代美学体系1、现代美学体系四原则:(1)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相互贯通(2)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相互融合(3)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4)基础美学和应用美学相互推进2、总结:如果不系统研究中国美学史,不把中国美学和西方美学融合起来,就不可能使美学成为真正的国际性学科,就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现代美学体系。二、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看法一:中国美学史主要研究历史上关于美的理论(狭窄)看法二: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宽泛)美学史应研究每个时代的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一部美学史,主要就是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审美意识史:1、形象的系列:《诗经》、《楚辞》(艺术史)2、范畴的系列:“意象”“气韵”(美学史)审美意识史=美学史+各门艺术史三、中国美学史的分期:中国古典美学:发端——先秦、两汉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等展开——魏晋南北朝至明代李贽总结——清代前期王夫之、叶燮四、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些流行性考察:1、西方美学重再现、重模仿,发展了典型的理论;中国美学重表现、重抒情,发展了意境的理论。2、西方美学偏于哲学认识论,侧重“美”“真”统一;中国美学偏于伦理学,侧重“美”“善”统一。3、西方美学偏于理论形态,具有分析性和系统性;中国美学偏于经验形态,带有直观性和经验性。第一篇中国古典美学的发端★第一章老子的美学★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思想发源地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一、中国美学史从哪儿开始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为中心的哲学体系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老子》中“道”的性质和特点: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它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朴”、“玄”、“恍惚”是对这种原始混沌的形容)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作为天地之始:“道”是无规定性、无限性。“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作为万物之母:“道”有规定性、差别和界限。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道”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是混沌和差别的统一。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3、“道”不是绝对的虚无。“道”包含“象”(物的形象)“物”“精”(气),是真实的存在。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道”,是“气”,那么“象”(物的形象)也就不能脱离“道”和“气”。如果脱离“道”和“气”,“象”就失去了本体和生命,就成为毫无意义的东西。4、“道”“气”“象”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审美客体不是孤立的、有限的“象”。“象”须体现“道”“气”,才成为审美对象;(2)审美观照:必须从对于“象”的观照进到对于“道”的观照(玄鉴)审美观照不是对于孤立的有限的象的观照实质—并不是把握物象的形式美,而是把握事物的本体和生命(3)中国古典美学认为,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必须表现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气”),这样艺术作品本身才有生命力=“气韵生动”(几千年来中国绘画的最高美学法则)三、老子论“有”“无”“虚”“实”老子认为:“道”具有“无”(天地之始)和“有”(万物之母)的双重属性就现象界来说,宇宙万物是“无”和“有”或是说“虚”和“实”的统一。天地中间充满虚空,但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有了这种虚空,才有了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有”“无”统一,“虚”“实”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生生不息。“虚实结合”—1)认为艺术形象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的反映有生命的世界。2)表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古典艺术的重要美学特点。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四、老子论“美”“妙”“味”1、老子论“美”:1)明确的与“善”区别开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2)“美”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它的对立物“恶(丑)”而存在的老子不是第一次使用“美”的概念的人,而是使它第一次成了一个独立的美学范畴,美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在老子时代,美和艺术是专供于奴隶主贵族享受的,所以他对美和艺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否定的态度。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在一定意义上对美和实用、美感和快感作了区分:他认为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他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为腹——实用的东西,产生生理快感为目——美的东西,产生美感)4、老子对形式美也持否定的态度:老子的“拙”成为后代一种审美趣味及审美风格“光而不耀”(审美理想)5、老子谈“味”:审美标准——淡乎其无味(对“道”加以表述,所给予的是一种平淡的趣味)是听别人说话(言语)的味道,是一种审美的享受。6、老子谈“妙”:把握“道”的“无”的一面——观照“道”的“妙”的属性(“妙”主要用于审美领域)“有”的一面——观照“道”的“徼”的属性(“徼”体现道有规定性、有界限的一面)“道”又叫做“玄”,“妙”和“徼”“同谓之玄”,但“玄”终究更偏重于说明“道”的无限性,与“妙”这种属性更为接近,所以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否定“美”,但不否定“妙”:由于“妙”取法于“道”,体现“道”的“无”的一面“妙”的特点是体现“道”的无规定性和无限性,“妙”出于自然,归于自然,不能执着于有限的物象来求“妙”总结:从老子的“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一个重要特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往往不限于概括具体的审美对象或审美过程的某种特点,而是同古代思想家整个宇宙的看法密切相关,因而往往包含有形而上的含义。★五、老子论“涤除玄鉴”★“涤除”:洗除尘垢,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和迷信,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玄鉴”:“玄”是“道”,“鉴”是观照,“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涤除玄鉴”第一层含义:把观照“道”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老子认为一切观照都要进到万物的本体和根源的观照,即进到对于“道”的观照。这就是认识的最高目的。这就叫“玄鉴”。但对于“道”的观照怎么实现,老子没有明确的回答)第二层含义: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庄子“心斋”“坐忘”(老子强调,为了实现对“道”的观照,观照者必须保持虚静)“涤除玄鉴”文学领域的影响:1、宗炳:澄怀味象(“澄怀”是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味象”实质在于观道)①审美观照的实质是对于宇宙的本体和生命“道”的观照②为了实现审美观照,必须有审美的心胸32、陆机《文赋》“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文学创造首先要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万物本体、生命。3、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虚静的心胸对于审美观照及文学构思的重要性4、其他:唐刘禹锡、宋苏轼、宋画论家郭熙★第二章孔子的美学★——孔子强调美育的重要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一、孔子论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孔子肯定美和艺术:审美和艺术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起积极的作用。2、审美和艺术在人们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在主观意识的修养中,在为了达到仁而进行的努力中,审美的境界高于知识的境界。3、孔子认为:政治风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他看到审美、艺术、政治风俗有内在联系。思想核心是“仁”,“仁”是要把遵守奴隶等级制度的“礼”作为内心自觉的要求,所谓“克己复礼为人”“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属性,只是一种可能性,不是现实性。“仁”与“不仁”取决于主观愿望和主观修养。二、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1、孔子对审美和艺术进行规定:(1)艺术必须符合道德的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才能引起道德美感(2)孔子不仅要求区分“美”和“善”,还要求在艺术中将二者统一起来原因:并不是任何一种艺术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只有符合“仁”的要求的艺术才能达到这种作用(3)“美”“善”统一,在一定意义中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指人的纹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纹饰,(“质胜文”),就会粗野;一个人单有纹饰而缺乏内在品质(“文胜质”),就会虚浮(4)“文”和“质”的统一就是“美”和“善”的统一。反对文胜质和质胜文。2、“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的审美标准一个字概括“和”例如:(1)史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2)晏婴:“和”与“同”区分(3)《左传》里“季札观乐”(4)《国语》3、艺术包含的情感必须是有节制的,有限度的情感,这种情感符合“礼”的规范,是审美的情感。4、孔子说:“礼之用,和之贵”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的美学思想——着重点不在于音调本身的和谐,而在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受“礼”的节制,要适度。三、孔子论“兴”“观”“群”“怨”——美感作为一种精神愉悦的心理特点“兴”: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奋发。这种精神的感发,是和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不可分的(“托物兴辞”“引譬连类”),因而是和诗歌的审美形象不可分。“观”: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生活、政治风俗的情况(盛衰得失),也就是说,诗歌的欣赏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郑云“观风俗之盛衰”、朱熹“考见得失”);另一层含义是“观志”,从诗中看出诗人之志以及诵诗人之志。“群”:孔安国“群居相切磋”,朱熹“和而不流”;即是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怨”:孔安国“怨刺上政”,但“怨”不限于“怨刺上政”。凡是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表示一种带有否定性情感都属于“怨”。“可以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引起欣赏者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态度。孔子“兴”“观”“群”“怨”对于诗歌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的心理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深刻性表现为:(1)孔子看到了艺术欣赏活动的多种因素、多种内容,并且把这多种因素、多种内容统一了起来。“兴”“观”“群”“怨”这四者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互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孔子看来:艺术欣赏活动(美感活动)①不单纯是感性的活动,也包含有理性的内容;②不单纯是认识活动,同时是情感活动;③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它同时是主动的抒发;④不单纯是个人活动,它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活动。(2)孔子强调诗歌对人的精神的感发作用,从而把握了艺术欣赏活动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理由:孔子把“兴”摆在首位,在他看来艺术欣赏作为一种美感活动,它的最重要的心理内容和心理特点就4在于艺术作品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中国美学史上一个优良传统)四、孔子论“大”1、孔子使用“大”的范畴,最开始是对于尧的赞扬(尧很崇高,很广大,功绩伟大,典章制度有光辉),实质上:“大”:1)首先是一个道德的范畴,孔子赞扬尧是从道德修养和事业成就的角度着眼,但同时又是一个审美的范畴2)孔子的“大”与西方美学“崇高”之比较:同:他们所指的对象都具有数量和力量的巨大;异:①“大”包含对所指对象道德的评价,“崇高”则不一定含有对所指对象的道德的评价;②“崇高”的对象之所以崇高,是在于对象的巨大、无限等特点引起了主体对于自身力量的一种崇高感,“大”所指的对象不能引起主体对于自身力量的崇高感,他只能引起主体对于对象的一种敬畏之情,并且伴随着一种神秘感。(“大”的特点是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相联系的)3)“大”与“壮美”(阳刚之美)区别:“大”使人敬畏、崇拜“壮美”虽使人惊怖,却并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