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问题归类一、碰撞的定义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相互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叫做碰撞。二、碰撞的特点作用时间极短,相互作用的内力极大,有些碰撞尽管外力之和不为零,但一般外力(如重力、摩擦力等)相对内力(如冲力、碰撞力等)而言,可以忽略,故系统动量还是近似守恒。在剧烈碰撞有三个忽略不计,在解题中应用较多。1.碰撞过程中受到一些微小的外力的冲量不计。2.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速度突然变化所需时间极短,这个极短时间对物体运动的全过程可忽略不计。3.碰撞过程中,物体发生速度突变时,物体必有一小段位移,这个位移相对于物体运动全过程的位移可忽略不计。典型问题及其结论:如图示一木块用细绳悬挂于天花板上O点处于静止状态,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向质量为M的木块,射入木块后,留在其中,求木块可达最大高度。(子弹和木块均可看作质点,木块未碰天花板。空气阻力不计。)分析及解答:子弹进入木块前后动量守恒则有:mv0=(M+m)v子弹进入木块后,与木块一起绕O点转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m)v2=(M+m)gh说明:在此题中,子弹进入木块前后归为一个碰撞过程,子弹进入的过程中,木块的位移极小,忽略不计,所以在列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时,其初状态可取木块位于最低点时的位置。三、碰撞的分类1.弹性碰撞(或称完全弹性碰撞)如果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只产生机械能的转移,系统内无机械能的损失,称为弹性碰撞(或称完全弹性碰撞)。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和机械能同时守恒。2.非弹性碰撞如果是非弹性力作用,使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机械能有了损失,称为非弹性碰撞。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即机械能不守恒。3.完全非弹性碰撞如果相互作用力是完全非弹性力,则机械能向内能转化量最大,即机械能的损失最大,称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物体粘合在一起,具有同一速度。此类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机械能的损失最大。典型问题及其结论:在一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发生碰撞,设碰撞前后两小球的速度分别为vA、vB、vA`、vB`,小球质量分别为mA和mB。(1)、若两小球发生的是完全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则有:mAvA+mBvB=mAvA`+mBvB`mAvA2+mBvB2=mAvA`2+mBvB`2若设vB=0(即碰撞前B静止),vA=v0,解得:vA`=①vB`=②讨论:①由vB`表达式可知,vB`恒大于零,即B球肯定是向前运动的,因B受到的冲量向前。②当mA=mB时,vA`=0,vB`=v0即A、B动量互换,实现了动量和动能的全部转移。③当mA>mB时,vA`>0,即碰后A球依然向前运动,不过速度比原来小了。④当mA<mB时,vA`<0,即碰后A球反弹,且一般情况下速度也小于v0了。⑤当mA>>mB时,vA`=v0,vB`=2v0。碰后A的速度几乎没变,仍按原来速度运动,B以A速度的两倍向前运动。⑥当mA<<mB时,vA`=-v0,vB`=0。碰后A被按原速率弹回,B几乎未动。(2)、若两小球发生的是完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机械能的损失最大。则有:mAvA+mBvB=(mA+mB)v机械能损失=mAvA2+mBvB2-(mA+mB)v2上述结论在解题中应用较广,比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中的第24题就是上述完全弹性碰撞的模型。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理综试卷中的第24题24.(19分)用放射源钋的α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u和14u。)解:设构成铍“副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mHvH′①mv2=mv′2+mHvH′2②解得vH′=③同理,对于质量为m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VN′=④由③④式可得m=⑤根据题意可知vH′=7.0vN′⑥将上式与题给数据代入⑤式得m=1.2u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