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反对个人主义思想研究姓名:唐子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韩振峰20070601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反对个人主义思想研究作者:唐子茜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金鑫.陶林.JINXin.TAOLi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的再论证--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之比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7)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二代领导核心,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都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当前分析比较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研究和贯彻科学发展观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在历史与逻辑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后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是历史的科学结论.2.期刊论文莫菊初毛泽东、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发展-台州师专学报2000,22(1)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了对外开放的主张,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提出了一些正确的主张和设想,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邓小平从时代的高度实践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大大发展了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3.期刊论文潘鈸.PANHong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三下三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6)邓小平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三下三上,这都和毛泽东有直接或问接的关系,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倚重,始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感情.1933年,邓小平坚定地和毛泽东站在一起,第一次下.从1935年到1966年,是毛泽东把邓小平提拔起来的第32年.从1966年到1973年复出,是邓小平的第二次下的8年.邓小平的二上是林彪事件后,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有了一定醒悟,决定让邓小平重新出山.邓小平的三下是个伟大的悲剧,但毛泽东最后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清醒,他没有听从四人帮的意见,相反,保留了邓小平的党籍,以观后效,为邓小平更辉煌的三上提供了前提.4.期刊论文公方海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比较研究--兼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新发展-理论月刊2002,(7)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体系.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体系的重心,实现了由生产关系向生产力的转变;把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作为主要方面考虑,发展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论;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实现了由调整向改革的转换.5.期刊论文吴仁平.WuRenping论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2)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呈现给后人的是一幅成功与失误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历史画卷.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毛泽东的探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一方面,毛泽东在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后来邓小平形成系统、成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毛泽东的许多正确思想、观点成为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内容或理论生长点;另一方面,邓小平解决了毛泽东许多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纠正了毛泽东在探索中的失误,对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做出了重大的发展.总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6.期刊论文韦日平毛泽东教育哲学视野中的知识分子——兼谈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4)从教育哲学的视野看,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毛泽东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辩证关系的层面,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之一,高度评价和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重任赋予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在建国后,他关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属性,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论述,包含了错误的判断和看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否定和纠正了毛泽东晚年关于知识分子的错误判断,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理论.7.学位论文闫丽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2009人的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因。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两代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此高度重视,并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生成了他们既有一致,又独具特色的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而全面地比较。先是梳理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并试图通过研究其理论渊源、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来探究其产生差异性的原因;而后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的解放与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实现程度等四个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尝试性的启示分析。人的解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因。作为20世纪中国的两代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此高度重视,并在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他们既有一致,又各具特色的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通过比较研究,以期能得到一些启示,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思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和推进发展的关键时刻,深入研究人的解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人学热”,国内的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对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尚缺乏对两者之间的内在的逻辑性的把握。因此,本文试图从这方面进行尝试性地挖掘和探讨,以期能梳理出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生成的逻辑,找出其思想的异同,得出一些启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人学思想。第二部分,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生成逻辑分析。文章分别对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三点结论:一是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是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共同理论来源。但他们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的同时,又不是完全教条式地照搬,而是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二是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毛泽东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在当时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争取民族解放与独立,实现人们的政治解放;反映了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如何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以及建设社会主义,为促进人的解放与发展提供保障。而邓小平则站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的制高点上,根据20世纪80、90年代经济和科技等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国内形势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严峻挑战,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人的解放和发展思想。毛泽东、邓小平之所以在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上有所不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三是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都具有浓郁的实践特色,都是在中国伟大的实践创造活动中反复提炼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毛泽东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思想主要形成于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最多的一个实践问题就是“革命”问题,通过革命实现人的政治解放。革命的伟大实践成为毛泽东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而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则主要形成于他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最多的一个实践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人的思想解放、经济解放和人的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成为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主要的理论来源。可以说,正是因为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所指向的实践基础的不同,导致了他们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差异性。第三部分: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之比较。这一部分主要从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主体、实现途径和手段、实现程度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异同。一是从内涵上来说,毛泽东和邓小平人的解放理论中都包含着“思想解放”,都从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的方面来探讨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都达到人的解放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他们所不同的是:在人的解放这一层面,毛泽东主要致力于让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被压迫、被剥削的困境中获得政治解放,虽然也提到思想解放,但并不是毛泽东的着眼点,也未能很好地贯彻到底。而邓小平比毛泽东更加注重思想解放和经济解放,主要精力放在解除束缚人们发展的思想、经济、制度上的限制和禁锢。在人的发展这一层面,毛泽东主要从政治的领域来理解人的发展,更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而邓小平则从经济和改革的视角赋予了人的发展新的内涵。二是从主体上来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人民是人的解放与发展的主体,两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探索和努力都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解放与发展。由于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的不同,又使他们共同的主体体现出差异性:毛泽东着眼于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界定“人民”范畴,邓小平则从新时期的特点来界定“人民”范畴;毛泽东更多关注的是群体主体性的发挥,较多地强调了个体对群体利益的服从,对于个体应有的权利强调得不多,邓小平则更强调人民群众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结合。三是从实现途径和手段上来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同时,两代伟人在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手段上又存在着同中有异:毛泽东人的解放与发展的实现途径是“夺取政权→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而邓小平则是“解放思想→改革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试图走“平均主义、同步均富”之路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而邓小平则行“按劳分配、先富带后富”的共富之路;毛泽东试图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而邓小平则采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毛泽东通过政治运动以革除政治体制弊端的手段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邓小平则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毛泽东致力于通过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来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邓小平则靠实施全面教育。四是从实现程度上来说,毛泽东和邓小平在理论设想上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与发展,但毛泽东在理论设想和实践操作上出现偏差,邓小平则实现了二者的有效统一。第四部分: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的启示。比较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的异同,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要从其找出一些启示,对当代如何推进人的解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部分在梳理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之间的内在的逻辑性的基础上,指出毛泽东邓小平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存在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人的解放与发展思想要在实践中坚持与时俱进;人的解放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要坚持理想和现实的统一。8.期刊论文李俊.LiJun关于邓小平国情理论与毛泽东与毛泽东国情理论的比较研究-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国情是一个综合范畴和动态概念,对国情的认识与判断是否科学,关系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的成败.文章探讨了毛泽东与邓小平国情理论关于中国国情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判断和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并从毛泽东和邓小平所处时代背景不同等七个方面挖掘了二者国情理论的不同处.9.期刊论文柴生祥邓小平的民族思想及其时代意义--兼论邓小平对毛泽东民族思想的发展-甘肃社会科学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