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青少年篇学前1310班制作者:吴佳倩24,励宁宁34成员:盛旖旎4,朱叶青30测一测•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2、上网时表现的深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又有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的欲望,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7、每当因特网的线路被掐断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网,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10、因迷恋因特尔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IAD•如果你其中有4项或4项以上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换上了IAD。•“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IAD患者最主要的表现是,对网络操作出现时间失控,而且随着乐趣的增强,欲罢不能,难以自拔。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网上世界浩瀚无际。对于分辨与自控能力较差而追求新奇、刺激心强的青少年来说,电脑及其网络是天使也是魔鬼,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抑弊扬利,趋利避害,所以青少年用慧眼看清网络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镜头•炎夏日里,大街上热浪滚滚,上班族们行色匆匆。街边遍布网吧,几乎家家座无虚席,而且清一色都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正在网上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上网游戏和在QQ聊天。•难道网络的用途仅仅是玩游戏和聊天吗?难道大好的青春时光就是泡网吧吗?•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到底有什么帮助?•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到底有什么危害?网络正能量•互联网被认为是“改变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信息工具,如今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由于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的特点,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网上媒体的信息更新,改变了过去的以月、旬、周、日为周期的概念,正在以小时为周期乃至以几分钟为周期更新信息。青少年在网上可以随时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最新动态。•2、加强了青少年的对外交流•网络无国界,人们在任何一个网络终端都可以自主地、随心所欲地“周游”,真正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梦想。在网络创造的虚拟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都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3、促进青少年完成学业与个性化发展•互联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已成为现实。互联网就是一个提供无限多样发展机会的环境。青少年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也可以获得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充分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4、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网络负能量•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互联网上的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它的一些特征使得广大青少年为此受到不良的影响。过分迷恋网上聊天、游戏或不良网站:1、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2、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交往;3、造成经济负担;4、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有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话说网络犯罪(一)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研究范围“犯罪是指一切基于可以产生或可能产生某种罪恶的理由而人们认为是禁止的行为。”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研究范围,主要有狭义、广义和最广义三种观点。狭义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或以其为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广义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网络犯罪不仅包括行为人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或以其为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而且包括由网络诱发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最广义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不仅包括青少年的网络犯罪行为和和一般违法行为,还包括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其他越轨行为。(二)网络犯罪场与青少年犯罪网络犯罪场是指以潜在犯罪人为中心、以网络生活环境为背景的犯罪主客体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从网络犯罪场的角度可以揭示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犯罪与青少年被害各自发生的机制及其内在关联性,并为预防和控制由网络诱发的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被害提出了可行性的应对策略。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况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也存在三种分类方法。第一种分类,青少年网络犯罪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网络为对象进行的犯罪;二是以网络为工具进行的犯罪,如浙江省某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从杭州到山东泰安,千里迢迢会网友,没想到网友竟将她所有的钱和部分衣物拿掉跑了;三是由网络诱发的犯罪,如2002年12月兰州西固警方破获一起上网少年盗窃案,这个盗窃团伙竟是由6名13、14岁的少年组成的,由于上网成瘾,长期有学不上、有家不归,白天网吧玩,深夜去作案,将偷来的钱物挥霍一空,一次次作案得逞,使得他们索性吃住在网吧,他们开始变本加厉,偷盗次数越来越频繁,数额不断加大,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就盗窃作案23起,金额就达8万元之多。第二种分类,青少年网络犯罪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纯正的青少年网络犯罪;二是不纯正的网络犯罪。第三种分类,青少年网络犯罪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犯罪行为;二是违法行为;三是一般越轨行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关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犯罪数量增长迅速;二是社会危害性严重;三是低龄化趋势明显;四是不良网络内容及网络成瘾症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加剧作用明显等等。青少年网络被害青少年由于其在智力上尚未发育完全,在生理上处于未成熟期,又由于网络所特有的虚拟性、超时空性、高度自由开放性,以及行为主体在网络中匿名性等特征,导致青少年在网络空间脱离现实空间成年人(老师、家长)的约束和教导,从而增大了青少年网络被害的几率。青少年网络被害主要表现为:1、精神性被害。首先是人格被害,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格化倾向,导致其不能正常地、充分地社会化,极大地妨碍了青少年社会人格的正常形成和发展。其次是心理被害。网络沉迷行为本身就可以给青少年心理带来危害,其典型表现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2、物质性被害。青少年网络物质性被害包括人身被害和财产被害。人身被害一方面包括长期沉溺于网络给青少年自身身体带来的损害。另外,青少年由于上网而被诈骗、勒索钱财的事件也十分常见。3、其他被害。主要体现为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个人基本信息被盗取、利用、公开等情形。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青少年网络心理的主要特征为:开始先感受上网的无穷乐趣,通过上网逃避现实,下网后烦躁不安,为享受上网的乐趣而不惜支付巨额的上网费用。有的宁可荒废学业,也要与网络为伍。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几乎没有克制与约束,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心理迁移到现实中来会带来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适应不良。在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的过程中,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偏差,形成违法犯罪心理。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青少年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互联网色情信息的刺激和诱惑,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性犯罪的病态心理。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互联网上大约有100万个黄色电脑软件,全球每天新增2万多个黄色网站。互联网上各种色情信息的泛滥,加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期的特殊情况,如果缺乏有力引导,很容易诱发青少年实施卖淫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2、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互联网上的暴力内容,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暴力犯罪心理。目前全国有4000万网络游戏玩家,其中25岁以下的用户超过80%。而带有暴力内容的游戏在青少年中不断升温,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导致的青少年暴力犯罪也不断增多,还有的利用网上论坛,结盟犯罪团伙。•3、对青少年诈骗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会直接导致青少年道德和法制观念的弱化,从而形成诈骗犯罪心理。如有的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网上诈骗。案例1:青少年网络成瘾李新,男,高一学生,小学时期成绩优异,初一时由于哥哥的引导,开始接触网络,后来慢慢沉迷其中。后果可想而知,其成绩急速下滑,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李新经常流连于网吧和游戏机房。他的家人对他严加看管、切掉网线,监视他读书等,但还是成效不大,李新还是会在上课期间偷偷溜去网吧上网。•李新的父亲做生意,是个成功的商人,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母亲是没有工作,做全职主妇,他们文化程度都较低,都是小学还没毕业。父亲性格火暴,动不动就发火,在家最有说话权,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李新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父亲非常宠爱他的姐姐,而比较忽视李新。他的姐姐目前在国外留学,哥哥在一所高职学校里就读,平时住学校,所以大多时间,在家里的小孩只有李新一个人。李新的父母关系不好,父亲经常责骂母亲,母亲则逆来顺受,所以把气都发到李新身上,对他要求很苛刻。从他懂事后,他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上初一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沉迷网络。到现在为止,他已经不能自拔。•李新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不成熟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案例2:网瘾少年锤杀奶奶犯下忤逆血案•12月9日下午7时许,如东警方接到报警,73岁的老婆婆徐某在家中三楼被人杀害。警方现场勘查后发现,受害人徐某身上的钱包被人放在三楼西房间的木箱子上,里面的钱全部不见了。经法医鉴定,受害人系被他人用钝器打击头部致严重颅脑损伤死亡。由于现场门、窗均完好无损,家中其他地方并未有翻动的痕迹,警方初步排除了外人谋财害命的可能,遂将目光锁定在受害人抱养的孙子身上,王金平时不务正业,经常上网,都是深更半夜回家,用起钱来也比较厉害。为此,公安机关派人到王金经常出现的网吧蹲点守候,当晚10时许,王金在一网吧上网时被抓获归案,当时王金还穿着沾染着奶奶血迹的鞋子。犯罪嫌疑人王金归案后交待了自己杀人的起因及过程。由于沉溺于网络,王金经常受到奶奶的教育,奶奶是个哑巴,王金每次觉得很不耐烦。案发当天吃过午饭后,奶奶又因为孙子前天晚上上网晚归,而且弄坏窗户进屋的事情打哑语手势责怪他。王金当时便和奶奶顶撞起来,气急之下奶奶拿起锄头打了孙子一下,王金便拿起一把铁锤击打奶奶的头部,奶奶当即瘫倒在地,王金又接着用铁锤连击奶奶头部数下,直到奶奶嘴、鼻、耳等多处流血了才扔下铁锤。下楼后不久,身无分文的王金又回到三楼,从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奶奶身上拿走了钱包,里面共有140多元钱。紧接着,王金把铁锤装进放在西房门口纸箱里的书包内,连衣服鞋子都没顾得上换,就出门去了网吧。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1、网吧对青少年的影响•目前,网吧的消费群体绝大部份是青少年,因此网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网吧顾客成份复杂,社会闲杂人员较多,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屡有发生,人身安全易受到威胁。二是各家网吧均有不同程度的向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的违规行为。三是网吧经营者对上网消费者的网络行为管理不力,对个别人员的不良行为甚至违法犯罪行为采取默许态度,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四是个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