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教案(之十九)——渔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渔父作家与作品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关于楚辞•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语气词“兮”。“楚辞”的特点•“楚辞”:兴起于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宋玉、唐勒等)创作的一种诗歌形式,又称“楚辞体”、“骚体”。•《楚辞》:西汉刘向编辑的收录屈原等人诗歌的一本诗歌总集。背景知识屈原是一位正直、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政治家,而且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一直在奋斗。年轻时受怀王高度信任,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后来上官大夫进谗,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以后,楚国内政外交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屈原屡谏不听,反而多次被流放。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眼看祖国灭亡,悲愤交加。《渔父》就是楚国即将被灭亡,屈原被流放,他的政治理想完全破灭,处在困恶之境产生的。解题:《渔父》:1、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选自《楚辞》。2、渔父fǔ:“父”,从事某种职业的老年男子。渔翁。《辞源》P1878《渔父》系何人所作《渔父》出自《楚辞》,东汉文学家王逸认为:“《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品,而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或战国时期楚国的人而作。蔡靖泉《楚文学史》亦引以上观点。主张各异,但说服力似还不充分。也有人力主《渔父》《卜居》为屈原之作,如朱熹、洪兴祖、王夫之等。今人姜亮夫在《屈原赋校注》《楚辞今绎讲录》《屈原赋今译》诸书中亦反复的论证,认为是屈原作品。《渔父》与《卜居》可看做是姊妹篇,《卜居》偏重于对黑暗政治的揭露,《渔父》则主要表明自己的高尚品德。两篇都是以问答的方式表现的。渔父是一位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而诗人则强调“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也要保持自己清白的节操,这种精神与《离骚》中“虽体解吾犹未变”的精神是一致的。词语读音词语读音渔父弹冠憔悴汶汶枯槁皓皓淈其泥莞尔餔其糟鼓枻歠其醨濯我足听录音,读准下面词语的读音fǔqiáocuìkūgǎogǔbūzāochuòlítánguānménhàowǎnyìzhuó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已经被流放脸色形体、容貌在深水省略,状后枯瘦顺承连词通“欤”,吗这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湘江一带徘徊,在江边边走边吟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渔翁看到屈原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地步?”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回答说:“世上的人都肮脏(混浊)惟独我干净(清白),大家都醉了惟独我清醒,因此被流放。”被举:全,整个以是(宾语前置)屈原流放江潭渔夫见而问故概括本段内容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渔翁劝他说:“圣人不本被外物拘泥,并能够随着世道而变化。如果世上人人都浑浊了,你为什么不搅混泥水推波助澜呢?拘泥。今:停止流动,不灵活被推进,变动搅浑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既然大家都醉了,您为什么不吃酒糟饮薄酒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高出于世俗,以至使自己被放逐呢?”令自,宾前,让(使)自己被流放句末疑问语助bū,吃chuò,饮lí,薄酒行为高出于世俗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三个反问句,渔父启发屈原学习圣人,走一条与世浮沉、远害全身的自我保护道路。阅读理解渔夫诚心劝告屈原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概括本段内容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乎?代词,代后面的话洗头洗身抖怎么用,让皎洁的样子mén,污浊定后掸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上的尘埃,怎么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呢?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我宁可投入那湘江水中,葬身在鱼腹之中。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洁白光亮在怎么,哪里蒙受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两个反问句,表明了屈原不惜牺牲性命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阅读理解屈原断然拒绝决不受尘世污概括本段内容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微笑的样子表修饰划动,名作动桨离开于是,就再,又省略句洗渔翁听了微笑起来,划动船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他离开了,不再与屈原说话。这一部分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听了屈原的回答,渔父“莞尔而笑”,不再答理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阅读理解渔夫在歌声中离去概括本段内容知识总结一、通假字1.子非三闾大夫与二、词类活用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与”通“欤”,表示疑问的虚词划动,名作动三、特殊句式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2.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3.是以见放4.圣人不凝滞于物5.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7.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8.遂去,不复与言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状后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句宾前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四、古今异义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3.圣人不凝滞于物颜色:古:脸色;今:色彩。形容:古:形体容貌;今: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高举:古:举动行为高出众人之上;今:高高举起凝滞:古:拘泥,执著。今:停止流动,不灵活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①生动具体地写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做铺垫。3、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他具有怎样的处世态度?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塑造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他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文章刻画渔父这位隐者形象,是为了与屈原形象形成对比,更突出屈原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4.对渔父的观点,你是怎么认识的?渔父是一个主张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知天达命的隐者高士。他的看法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如与世推移,变换角度,灵活处理世事,在保持自己品性不变的前提下,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不必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5.文章为什么要以“渔父”为题?①线索作用。本文由三次对话构成,都是渔父主动发问,他的问话贯穿了全文。②对比、衬托作用,两者的形象特征与处世态度明显对立。其一,文题是“渔父”;其二,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隐士。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他的形象令人仰慕。①面对社会的黑暗,屈原始终坚守着高洁的人格精神,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令人敬仰。②写渔父是为了衬托屈原,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此凸现屈原崇高的人格。观点一:屈原是主角观点二:渔父是主角6.文中屈原和渔父谁是主角?7、比较阅读分析: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屈原:以死明志“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在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之路。司马迁:以生践志屈原——壮烈地死,以死明志——不屈的气节司马迁——勇敢地生,以生践志——坚韧的意志渔父——超然地活,以隐守志——自由的灵魂8、《报任安书》(课外阅读)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史记》)报任安书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戴罪被侮辱的处境是很不容易安生的,地位卑贱的人,往往被人诽谤和议论)。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特、仅、但、径直的含义,可译为“不过”)为闺阁之臣(指宦官),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所以只得随俗浮沉,跟着形势上下,以表现我狂放和迷惑不明。如今少卿竟教导我要推贤进士,岂不是与我自己的内心愿望相违背的吗?现今我虽然想自我雕饰一番,用美好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这也没有好处,因为世俗之人是不会相信的,只会使我自讨侮辱啊。简单地说,人要到死后的日子,然后是非才能够论定。书信是不能完全表达心意的,因而只是略微陈述我愚执、浅陋的意见罢了。恭敬地拜两次。1.下面句子中,“察”做定语的一项是()A.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先秦诸子语录》)B.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留侯论》)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

1 / 6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