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L/O/G/O登高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首页•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登高架设作业的基本知识•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常见登高工具一、危险源危险源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存在的。虽然危险源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说,能够造成危害后果的,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结果。因此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一)第一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二)第二类危险源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几个方面。这是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三)危险源与事故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两类危险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二、危险源识别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我国在2009年发布了国家标准《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该标准适用于各个行业在规划、设计和组织生产时对危险源的预测和预防、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可参照该标准的分类和编码,便于管理。(二)危险源识别方法专家调查法安全检査表(SCL)法识别方法专家调查法是通过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调查,识别、分析和评价危险源的一类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常用的有: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和德尔菲(Delphi)法。它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识别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可以用“是”、“否”作回答或“√”、“×”符号作标记,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单位同时签字。三、危险源的评估后果风险等级后果轻度损失中度损失重大损失很大ⅢⅣⅤ中等ⅡⅢⅣ极小ⅠⅡⅢ根据对危险源的识别,评估危险源造成的风险可能性和大小,对风险进行分级。GB/T28002推荐的简单的风险等级评估如表所示,结果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风险等级。通过评估,可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应持续评审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当条件变化时,应对风险重新评估。四、风险的控制风险评价后,应分别列出所找出的所有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对已经评价出的不容许的和重大风险(重大危险源)进行优先排序。由工程技术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风险控制策划,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或管理方案。对于一般危险源可以通过日常管理程序来实施控制。(一)风险控制策划在条件允许时,应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降低人的精神压力和体能消耗应考虑保护每个工作人员的措施如果是不可能消除有重大危险的危险源,应努力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使用低压电器等尽可能完全消除有不可接受风险的危险源,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应尽可能利用技术进步来改善安全控制措施(一)风险控制策划在各种措施还不能绝对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作为最终手段,还应考虑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预防性测定指标是否符合控制措施计划的要求应考虑引入诸如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维护计划的要求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应有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二)风险控制措施计划风险措施可忽略的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该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中度的应该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病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的相关场合,必须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重大的直到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容许的只有当风险已经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不同的组织,不同的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和风险量来选择适合的控制策略和管理方案。下表是针对不同风险水平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表。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风险评价所得出的不同风险源和风险量大小(风险水平),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更改的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允许水平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是否已选定了成本效益最佳的解决方案更改的预防措施是否能得以全面落实(二)风险控制措施计划五、风险控制方法可以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危险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方法。建设工程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各种自然灾害引发的风险,只能采取预测、预防、应急计划和应急救援等措施,以尽量消除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的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帮助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高处作业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一)人的不安全行为1、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2、安全带低挂高用。安全带低挂高用安全带正确系法错误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3、临边高处作业无防护措施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4、高处作业人员站在不牢固的结构物(如石棉瓦、木板条等)上进行作业。员工在石棉瓦上作业,摔伤现场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二)物的不安全状态1、搭设的脚手架无防护围栏、无踢脚杆,脚手板未固定,踏步间距大于400mm。无防护围栏、网,未系安全带无防护围栏未系安全带脚手板未固定、间距大于400mm无踢脚杆六、登高作业常见违规2、跳板没有铺满,不合格脚手架。返回登高架设作业的基本知识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作业高度面●●坠落基准面≥2m一、高处作业的级别作业高度在30M以上时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时特级高处作业二级高处作业三级高处作业作业高度在2-5M时一级高处作业二、高处作业的种类一般高处作业特殊高处作业1、特殊高处作业在阵风六级(风速10.08M/S)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降雪时进行的高处作业降雨时进行的高处作业。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处作业雪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1、特殊高处作业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而进行的高处作业。在接近或接触带电体条件而进行的高处作业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对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抢救的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带电高处作业悬空高处作业抢救高处作业2、临边作业临边作业是指:施工现场中,工作面边沿无围护设施或围护设施高度低于80cm时的高处作业。3、洞口作业洞口作业是指:孔、洞口旁边的高处作业,包括施工现场及通道旁深度在2m及2m以上的桩孔、沟槽与管道孔洞等边沿作业。4、攀登作业攀登作业是指:借助建筑结构或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采用梯子或其他登高设施在攀登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5、悬空作业悬空作业是指:在周边临空状态下进进行高处作业。其特点是在操作者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条件下进行高处作业。6、操作平台在施工现场常搭设各种临时性的操作台或操作架,进行各种砌筑、装修和粉刷等作业。7、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的上下不同层次,于空间贯通状态下同时进行的高处作业。三、高处作业的危险2007年1-6月全国建筑施工生产各类型事故死亡人数比例图三、高处作业的危险高度与坠落半径2-5米R为2米5-15米R为3米15-30米R为4米30米以上R为5米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在高处作业中危险隐患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发生地点上主要是:—临边地带;—作业平台;—高空吊篮;—脚手架;—梯子。三、高处作业的危险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2)人的行为可包括:—高处作业人员未佩戴(或不规范佩戴)安全带;—使用不规范的操作平台;—使用不可靠立足点;—冒险或认识不到危险的存在;—身体或心理状况不健康。三、高处作业的危险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3)管理方面可包含:—未及时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监督管理不到位或对危险源视而不见;—教育培训(包括安全交底)未落实、不深入或教育效果不佳;—未明示现场危险。三、高处作业的危险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4)高空作业事故发生的时间:—7月~8月是事故的高发时期,1月~2月是事故发生较少的月份。这主要与建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有关,而到了冬季建筑工程大部分也到了停工状态。—每天最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段是:上午10:00点到11:00点期间;下午13:00点到15:00点期间。三、高处作业的危险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5)高空作业事故发生的高度:—据统计:大部分高处坠落发生在并不十分高的地方。也许正是人们忽视了这一高度,认为无需做太多的安全防护,才导致事故的频频发生。—在3~6米是最易发生高处坠落的高度。70%的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在高度不到9米的地方。由此推断,低作业层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容忽视。三、高处作业的危险1、高处作业危险隐患:6)高空作业事故发生的主要位置:—大部分事故发生在屋顶、结构层、脚手架、梯子、和从临边洞口处(详见下表),这些事故占所有高处坠落事件的80%。因此,为避免高处坠落,在这些位置配备足够的防护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三、高处作业的危险工作内容高处坠落数量比例从屋面坠落33328.4%从结构层坠落22719.3%从脚手架上坠落15313.0%从梯子上坠落13311.3%其他32827.9%小计1174100.0%未知工程41总计1215工作类型事故分布表2、登高前注意事项:高处作业使用的安全带,应符合国家标准(GB6095-85),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有损坏的不得使用。安全带栓挂,要在垂直的上方无尖锐、锋利棱角的钩件上,不能低挂高用。不准用绳子代替,栓挂必须符合要求。安全帽要符合国家标准(GB2811-81),使用时必须戴稳、系好下颌带。三、高处作业的危险2、登高前注意事项:登高作业中使用的各种梯子要坚固,放置要平稳。立梯坡度一般以60一70度为宜,并应设防滑装置。梯顶无塔钩,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扶梯监护。人字梯拉绳须牢固,金属梯子不应在电气设备附近使用,梯子应每年检查一次,发现爆裂等不安全因素立即修理或报废。三、高处作业的危险2、登高前注意事项:在石棉瓦、瓦棱板作业时,必须铺设坚固,防滑的脚手板。如果工作面有坡度时,必须加以固定。坑、井、沟、池、吊装孔等都必须有栏秆栏护或盖板盖严,盖板必须坚固。因工作需要移开盖板时,必须加设其他防护措施。三、高处作业的危险2、登高前注意事项:安全带和安全绳应保持干燥整洁。使用完毕后,应储存于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接触明火、酸碱等腐蚀品。防止与锋利物品接触,严禁曝晒。使用高空作业个人防护用品时,应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无损方可使用。且要求使用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三、高处作业的危险2、登高前注意事项:多层交叉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并设置安全网,禁止上下垂直作业。在六级以上强风或其他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登高作业,室外雷雨天气禁止登高作业。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内。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不

1 / 5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